【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间用子母平板车
[0001]本技术涉及平板车
,尤其涉及一种车间用子母平板车。
技术介绍
[0002]在生产车间中,为了便于对产品在车间内进行短途的位移,普遍会用到平板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将产品整板放置后统一堆叠放在平板车上,再推送至加工设备的位置,由于上料工位离地面具有一定的距离,需要人手将产品逐板转移到加工设备的上料工位上,导致大量消耗工作人员的体力,并且,由于每板产品具有一定的重量,搬运过程中若不小心脱手,就会容易出现被压伤的情况,鉴于这种情况,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间用子母平板车,通过采用子车和母车的配合结构,无需人力搬运,节省工作人员体力,并且杜绝了安全隐患,提升了工作效率。
[0004]一种车间用子母平板车,包括带推杆的平板母车,所述母车的底部四侧均布有万向轮A,所述平板母车上设置有子车;所述母车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均凸设有凸轨,所述子车的底部四侧均布有万向轮B,各所述万向轮B的轮子外侧面均凹设有与所述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间用子母平板车,包括带推杆(10)的平板母车(11),所述母车(11)的底部四侧均布有万向轮A(15),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母车(11)上设置有子车(13);所述母车(11)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均凸设有凸轨(12),所述子车(13)的底部四侧均布有万向轮B(14),各所述万向轮B(14)的轮子外侧面均凹设有与所述凸轨(12)配合的环形凹槽(27);所述母车(11)底部设置有联动挡料杆结构;所述联动挡料杆结构包括拉簧(23)和挡料杆本体(16);所述挡料杆本体(16)包括一体成型的L形控制前段(19)、连接段(24)、挡料后段(26),所述L形控制前段(19)与所述连接段(24)的一端连接并且构成垂直关系,所述挡料后段(26)与所述连接段(24)的另一端连接并且构成垂直关系;所述L形控制前段(19)靠向所述母车(11)带推杆(10)的一侧设置,所述挡料后段(26)靠向所述母车(11)远离所述推杆(10)的一侧设置;所述母车(11)下表面中部靠近所述挡料杆本体(16)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凸柱(25),所述挡料杆本体(16)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凸柱(22),所述第一凸柱(25)和所述第二凸柱(22)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创慧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