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染病检测装置、反应芯片、采样试管及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242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染病检测装置、反应芯片、采样试管及检测方法,包括检测盒,检测盒内设置有加热模块,加热模块连接反应芯片,加热模块的一侧设置有超声震荡模块,超声震荡模块远离加热模块的一侧设置有光学检测模块;检测盒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光学窗口,第一光学窗口的外侧设置图像采集设备,图像采集设备通过光学窗口和光学检测模块获取检测结果。检测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检测盒内部设置有控制单元,控制开关连接控制单元,光学检测模块、加热模块与超声震荡模块均连接控制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装置对功能进行了集成化,无需借助外部设备即可实现样本进结果出的一体化检测,操作简单,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染病检测装置、反应芯片、采样试管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传染病检测
,涉及一种传染病检测装置、反应芯片、采样试管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对核酸检测要求越来越高,检测仪器需要便携化,样本可以在室外采集并且可以及时进行检测。传统的核酸检测过程复杂,核酸提取、扩增往往需要分布独立进行,且每个环节需要样本在不同设备转移,成本高且需要专业人员,同时在转移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样本的污染,影响检测的精度,这些因素都限制了核酸检测技术在现场即时快速检测的实现,目前全球公认的病毒核酸检测的标准方法是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但该方法大多只能在实验室完成,检测周期长、设备复杂、需要专业人员操作等不足导致其条件有限场合难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每个环节需要样本在不同设备间转移,依赖专业人员且容易造成样本污染,且现有的仪器检测周期长和设备复杂,无法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传染病检测装置、反应芯片、采样试管及检测方法。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传染病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盒,所述检测盒内设置有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连接反应芯片,所述加热模块的一侧设置有超声震荡模块,所述超声震荡模块远离加热模块的一侧设置有光学检测模块;
[0006]所述检测盒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光学窗口,所述第一光学窗口位于光学检测模块远离超声震荡模块的一侧,所述第一光学窗口的外侧设置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通过第一光学窗口和光学检测模块获取检测结果;
[0007]所述检测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检测盒内部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开关连接控制单元,所述光学检测模块、加热模块与超声震荡模块均连接控制单元。
[000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0009]所述检测芯片内设置有等温扩增腔室和检测腔室;
[0010]所述超声震荡模块与等温扩增腔室水平对应布置;
[0011]所述光学检测模块与检测腔室水平对应布置。
[0012]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加热模具,所述反应芯片设置在加热模具的内部,所述加热片贴在加热模具的外侧壁上。
[0013]所述超声震荡模块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检测盒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支撑件上固设有超声振荡器。
[0014]所述光学检测模块包括光学单元,所述光学单元的下方设置有LED灯;
[0015]所述光学单元包括检测壳体,所述检测壳体设置在LED灯的上方,所述检测壳体的
下端面开设有第一滤波片安装槽,所述第一滤光片安装槽内设置有蓝光滤光片,所述检测壳体靠近反应芯片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光学窗口,所述检测壳体靠近第一光学窗口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滤波片安装槽,所述第二滤波片安装槽内设置有绿光滤波片;
[0016]所述检测壳体的内部倾斜设置有二向色镜,所述二向色镜的倾斜角度为
°
,所述LED灯的光通过二向色镜传递至反应芯片处,再通过反应芯片返回二向色镜。
[0017]所述检测壳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倾斜角度为
°
,所述二向镜设置在卡槽内。
[0018]一种传染病反应芯片,包括芯片外壳,所述芯片外壳上开设有试样通道,所述试样通道的端口设置有密封塞,所述试样通道内部连通等温扩增腔室,所述等温扩增腔室内开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连通检测腔室;
[0019]所述连通槽上设置有密封膜,所述芯片外壳内侧壁上设置有与密封膜对应的刺破件,当向检测壳内按压刺破件时,刺破件能够刺破密封膜;
[0020]所述等温扩增腔室和检测腔室内均放置有反应所需的冻干试剂。
[002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反应芯片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0022]所述连通槽和检测腔室之间开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流道、重力梯度流道和第二流道。
[0023]一种传染病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用采样试管采集样本,将采集的样本转移至反应芯片中,采集的样本进入等温阔增腔;
[0025]将反应芯片放置在检测装置的加热模块内,打开开关,对反应芯片进行加热,同时启动超声震荡模块,待加热结束后,取出反应芯片,按压刺破件,密封膜刺破,使采集的样本进入检测腔室;
[0026]再次将反应芯片放置在加热模块内,待反应结束后,在光学检测模块的作用下,图像采集设备通过第一光学窗口采集图像,得到检测结果。
[0027]一种传染病采样试管,所述采样试管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软壳,壳体内部设置有核酸释放剂;
[0028]所述壳体的一端连接采样管,采样管伸入至壳体的内部,采样管的内部开设有中空流道,所述中空流道伸入壳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薄膜,另一端连接棉签。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0]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染病检测装置,在检测壳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模块用于对反应芯片进行加热,提供反应芯片反应时所需的温度,在加热模块的一侧设置有超声震荡模块,超声震荡模块提供超声波,便于反应芯片腔室内的液体可以实现更好的启动和反应,同时在检测壳的外侧设置有图像采集设备,图像采集设备在光学检测模块的作用下可以采集图像,并肉眼判断检测结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装置对功能进行了集成化,无需借助外部设备即可实现样本进

结果出的一体化检测,操作简单,对专业人员的依赖性低,且在检测时每个环节不需要在不同的设备间进行转移,节省了检测时间,加快了检测需求,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
[0031]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检测装置在超声震荡模块与等温扩增腔室水平对应布置,提高了超声震荡模块对等温扩增腔室的精准震动,同时检测模块与检测腔室水平对应
布置,可以更精准的获取检测结果。
[0032]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检测装置中反应芯片设置在加热模具的内部,既能保证反应芯片受热的均匀,又能保证在超声震荡时反应芯片的稳定性。
[0033]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检测装置在进行光电检测时,对光路进行了优化,通过两个滤波片和二向色镜的配合,对光路进行传递,便于图像采集设备对检测腔室的检测结果进行图像采集,通过采集的图像便可判断检测结果,无需接住外部设备,检测结果的获取更直观便捷。
[003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染病反应芯片,包括在芯片的内部设置有等温扩增腔室和检测腔室,等温扩增腔室与检测腔室通过密封膜隔离,既能保证初期两个腔室的相对独立,又可以在等温扩增反应完成后通过刺破件刺破密封膜实现反应液的快速转移,全程不需要打开芯片,操作方便,在外壳的入口处设置有密封塞,把证加样后内部的密封性,防止气溶胶污染,提高了样本检测的精准性,也不需要接住外部设备,芯片的成本低,检测便捷,出现交叉污染的风险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芯片可以针对不同的病原体进行检测,只需要更换冻干试剂即可,通用性更强,适用于多种现场检测的需求。
[003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染病采样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染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盒,所述检测盒内设置有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连接反应芯片(35),所述加热模块的一侧设置有超声震荡模块,所述超声震荡模块远离加热模块的一侧设置有光学检测模块;所述检测盒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光学窗口(47),所述第一光学窗口(47)位于光学检测模块远离超声震荡模块的一侧,所述第一光学窗口(47)的外侧设置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通过第一光学窗口(47)和光学检测模块获取检测结果;所述检测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开关(32),所述检测盒内部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开关(32)连接控制单元,所述光学检测模块、加热模块与超声震荡模块均连接控制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染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芯片(35)内设置有等温扩增腔室(29)和检测腔室(30);所述超声震荡模块与等温扩增腔室(29)水平对应布置;所述光学检测模块与检测腔室(30)水平对应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染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加热模具(38),所述反应芯片(35)设置在加热模具(38)的内部,所述加热片(39)贴在加热模具(38)的外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染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震荡模块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检测盒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支撑件上固设有超声振荡器(4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染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检测模块包括光学单元(45),所述光学单元(45)的下方设置有LED灯(49);所述光学单元(45)包括检测壳体,所述检测壳体设置在LED灯(49)的上方,所述检测壳体的下端面开设有第一滤波片安装槽,所述第一滤光片安装槽内设置有蓝光滤光片(51),所述检测壳体靠近反应芯片(35)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光学窗口(53),所述检测壳体靠近第一光学窗口(47)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滤波片安装槽,所述第二滤波片安装槽内设置有绿光滤波片(54);所述检测壳体的内部倾斜设置有二向色镜(52),所述二向色镜(52)的倾斜角度为(45)
°
,所述LED灯(49)的光通过二向色镜(52)传递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飞姜颖涛彭年才赵书豪路朝昌刘振梁焱李希晨姚远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