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穿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451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穿孔装置。电穿孔装置包括主体、活动件、电极阵列及顶端按压件;主体与电极阵列卡接;顶端按压件连接于主体的顶端,活动件与主体可活动地连接,活动件在顶端按压件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以与电极阵列抵接,并使得电极阵列脱离主体。该电穿孔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速完成电极阵列的安插对接,使用完毕后,按压活动件按钮完成电极阵列脱离,从而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避免了医护人员与电极阵列的接触机会,降低了电极阵列刺破手指的安全风险。险。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穿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穿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DNA核酸物质为基础的基因疫苗领域正在迅速发展,由于DNA是生物大分子,因此通过传统方法肌肉或皮肤注射抗原性DNA后,DNA很难通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发挥其作用,从而导致DNA疫苗在体内无法实现有力的免疫应答,免疫应答效率低。体内电穿孔技术是目前为止最为成熟的一种质粒DNA递送技术,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其可显著提高DNA疫苗在动物模型中的免疫应答。
[0003]电穿孔的一般原理是在机体注射质粒DNA后,在注射部位进行放电,通过瞬时电流通过靶组织和细胞,提高细胞生物膜的通透性,诱导生物膜产生瞬时性穿透形成微孔,胞外物质经由微孔向胞内被动扩散,同时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带电分子或离子产生电泳和电渗作用,从而增加细胞对外源物质的摄取。因此,电穿孔增加了DNA递送至其靶组织的程度,从而增强免疫应答。
[0004]电穿孔装置电极阵列不能在多于一名受试者上使用,以防止医护人员和受试者的交叉污染,因此,需要每次放电后,更换可拆卸电极阵列用于下一个受试者。目前的电穿孔装置一般是通过手动拆卸更换电极阵列,而手动更换不方便,容易污染电极阵列,并且非常消耗时间,操作时间久,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穿孔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速完成电极阵列的拆卸工作,从而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穿孔装置,电穿孔装置包括主体、活动件、电极阵列及顶端按压件;
[0008]顶端按压件连接于主体的顶端,主体设置有卡接部,卡接部与电极阵列卡接;
[0009]活动件与主体可活动地连接,活动件在顶端按压件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以与电极阵列抵接,并使得电极阵列脱离主体。
[00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活动件包括活动柱,活动柱可活动地设置于主体内;
[0011]主体设置有卡接部,卡接部与电极阵列卡接;卡接部开设有供活动柱通过的退位孔;
[0012]活动柱用于在顶端按压件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并伸出退位孔,以与电极阵列抵接,并使得电极阵列脱离主体。
[00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顶端按压件可活动地连接于主体背离卡接部的一端;
[0014]顶端按压件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并驱动活动柱运动。
[00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顶端按压件包括按压块以及按压套;
[0016]主体开设有开口;按压块与活动柱背离卡接部的一端连接,且按压块的部分凸出于开口;
[0017]按压套连接于开口处,并套设于按压块凸出于开口的部分。
[00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穿孔装置还包括导向件;
[0019]导向件容置于主体内,且导向件开设有通道;活动柱可活动地设置于通道内。
[002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穿孔装置还包括复位件;复位件的一端与活动件抵接,复位件的另一端与主体或导向件抵接,复位件用于使得活动柱具备向远离卡接部的方向运动的趋势。
[002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卡接部的外周面设置有卡接槽,卡接槽用于与电极阵列卡合。
[002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极阵列包括壳体、电路板以及针头阵列;
[0023]电路板与壳体连接,针头阵列与壳体连接,并与电路板电连接;壳体与卡接部卡接。
[002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具备与卡接部配合的容置槽,容置槽的内周面设置有与卡接槽配合的凸起部。
[002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穿孔装置还包括设置于主体内的电控组件,电控组件用于与电路板电连接。
[002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极阵列包含以圆形型式等距离间隔开的至少四个针电极,或者以2
×
2、3
×
3、4
×
4、5
×
5、6
×
6及8
×
8更大的方形型式来布置的针电极;或者,所述型式可以是长方形或菱形或不规则型。
[0027]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8]该电穿孔装置包括主体、活动件及电极阵列;主体与电极阵列卡接;活动件与主体可活动地连接,活动件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顶端按压件相对于主体运动,以与电极阵列抵接,并使得电极阵列脱离主体。
[0029]该电穿孔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电极阵列采用的是与主体卡接的方式,从而能够快速的完成电极阵列与主体对接的步骤;而在需要更换电极阵列时,通过操作活动件相对于主体的运动,便可使得电极阵列脱离主体,从而能够避免使用者与电极阵列直接接触;
[0030]由此,该电穿孔装置能够简化电极阵列的拆装步骤,能够快速完成电极阵列的安插对接,使用完毕后,按压活动件按钮完成电极阵列脱离,从而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避免了医护人员与电极阵列的接触机会,降低了电极阵列刺破手指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穿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穿孔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3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主体的剖视图;
[0035]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
[0036]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示意图;
[003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极阵列的剖视图。
[0038]图标:200

电穿孔装置;210

主体;220

活动件;230

电极阵列;211

卡接部;221

活动柱;212

退位孔;240

顶端按压件;241

按压块;242

按压套;213

开口;250

导向件;251

通道;260

复位件;214

卡接槽;231

壳体;232

针头阵列;233

容置槽;234

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穿孔装置包括主体、活动件、电极阵列及顶端按压件;所述主体与所述电极阵列卡接;所述顶端按压件连接于所述主体的顶端,所述活动件与所述主体可活动地连接,所述活动件在顶端按压件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以与电极阵列抵接,并使得电极阵列脱离所述主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活动柱,所述活动柱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主体内;所述主体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电极阵列卡接;所述卡接部开设有供所述活动柱通过的退位孔;所述活动柱用于在所述顶端按压件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并伸出所述退位孔,以与所述电极阵列抵接,并使得所述电极阵列脱离所述主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按压件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主体背离所述卡接部的一端;所述顶端按压件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并驱动所述活动柱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按压件包括按压块以及按压套;所述主体开设有开口;所述按压块与所述活动柱背离所述卡接部的一端连接,且所述按压块的部分凸出于所述开口;所述按压套连接于所述开口处,并套设于所述按压块凸出于所述开口的部分。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梅芝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核释医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