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前景理论的两阶段多准则光伏电站选址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电站
,尤其涉及基于前景理论的两阶段多准则光伏电站选址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传统的化石能源储量十分有限且不可再生,同时其开采和利用过程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随着新能源接入电网,新能源选址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光伏电站选址的模型与应用研究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文献。李贝等认为大型的光伏电站可选址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沙漠、戈壁、荒地,但需考虑大气质量、风速、水文、地质、电力输送等方面的影响。肖建华等阐述了光伏电站选址的宏微观影响因素、决策方法和模型,宏观影响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太阳总辐射、散射占比率、等量太阳时、气温等)、自然地理条件(地理位置、土地类型、地形)、经济社会条件(技术进步、晶体硅性能等);微观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沙尘、阴影、云层等。王劲峰等对全国光伏电站的选址分析时综合考虑了太阳能直接辐射量、土地利用分布、社会经济资源、政策税收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曲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前景理论的两阶段多准则光伏电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整理收集的候选方案数据,建立初始决策信息矩阵;S2.对所述初始决策信息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获得各指标的损失和收益,并判断所述各指标的损失和收益的大小;S3.基于所述各指标的损失和收益的大小,获得价值函数;S4.基于决策者对于事件结果出现概率的自我判断,获得决策权重;S5.基于所述价值函数和所述决策权重,计算得到前景价值;S6.基于所述前景价值,通过约束类指标与属性类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S7.基于所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对各方案进行评价,选出目标新能源选址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S31.基于指标值与参考点的欧氏距离,获得所述各指标的损失和收益;S32.基于对所述各指标的损失和收益的判断结果,构建所述价值函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包括:S41.对小于第一设定阈值出现的收益事件,给予第一权重;S42.对大于第二设定阈值出现的损失事件,给予第二权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所述约束类指标包括:社会条件、气象条件、地质条件和政策条件;所述属性类指标包括:气象条件、地质条件、交通条件、社会条件和电网条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站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包括:S71.基于所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构建综合指标体系的权重;S72.基于所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对于所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层次单排序;S73.基于单排序结果,进行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选出所述目标新能源选址方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电站选址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涛,张杨斯棋,孟涛,张富博,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白城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