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验科微生物室使用的膜自动过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械
,具体的涉及一种检验科微生物室使用的膜自动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内镜水需要过滤下,看看有没有细菌生长,过滤时需要采用过滤膜,在过滤好之后,将过滤膜先放到营养琼脂培养基中,然再将营养琼脂培养基放到隔水式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进一步看看是否有细菌;但是,检验科用膜过滤装置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手动实现,且操作步骤较多、过程复杂,不仅费时费力,也给医护人员带来了很大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检验科微生物室使用的膜自动过滤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检验科微生物室使用的膜自动过滤装置,包括底部支撑板、设于底部支撑板上的第一电机、固定设于第一电机上的第一转轴、固定套设于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齿轮、固定设于底部支撑板上的第二转轴、可转动套设于第二转轴上且与第一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二齿轮、可转动套设于第二转轴上且固定设于第一齿轮上的转动套体、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验科微生物室使用的膜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撑板(1)、设于底部支撑板上的第一电机(2)、固定设于第一电机上的第一转轴(3)、固定套设于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齿轮(4)、固定设于底部支撑板上的第二转轴(5)、可转动套设于第二转轴上且与第一齿轮啮合设置的第二齿轮(6)、可转动套设于第二转轴上且固定设于第一齿轮上的转动套体(7)、可转动套设于第二转轴上且固定设于转动套体上的转盘(8)、固定设于第二转轴上的圆杆(9)、固定设于转盘上的过滤桶(10)、设于过滤桶内的第一腔体(11)、可移动设于过滤桶内的过滤组件(12)、设于过滤桶底部的密封组件(13)、设于底部支撑板上的倒液组件(14)、设于底部支撑板上的上吸液组件(15)、固定设于底部支撑板上的T型平台(16)、设于平台上的取膜组件(17),所述过滤桶呈圆周等距间隔设置多个且每个过滤桶内均设有过滤组件和密封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验科微生物室使用的膜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8)上设有弧形板(81),设于弧形板上的第一导向槽(82),所述弧形板呈圆周等距间隔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弧形板与多个所述过滤桶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圆杆(9)上设有第二导向槽(9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验科微生物室使用的膜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12)包括可移动设于第一腔体内的过滤板(121)、设于过滤板上的缺口(122)、设于过滤板上的多个过滤孔(123)、固定设于过滤板上且与其中一个过滤孔连通设置的连接管(124)、设于过滤桶上的第一滑槽(125)、一端固定设于连接管上且另一端可滑动设于第二导向槽上的第一导向杆(126)、固定设于第一导向杆上且可滑动设于过滤桶的外壁上的第一密封板(127),所述第一导向杆还可滑动设于第一滑槽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验科微生物室使用的膜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13)包括固定设于过滤桶内壁上的圆环(131)、设于过滤桶上的第二滑槽(132)、与第二滑槽呈对称设置且设于过滤桶上的第三滑槽(133)、可移动设于第一腔体内的第一圆板(134)、一端固定设于第一圆板上且另一端可滑动设于第二滑槽上的第一滑杆(135)、一端固定设于第一圆板上且另一端可滑动设于第三滑槽上的第二滑杆(136)、固定设于第一滑杆上的第二密封板(137)、固定设于第二滑杆上的第三密封板(138)、一端固定设于第一滑杆上且另一端固定设于第二滑槽上的第一弹簧(139)、一端固定设于第二滑杆上且另一端固定设于第三滑槽上的第二弹簧(13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验科微生物室使用的膜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桶(10)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液孔(101),设于转盘上且与出液孔对应设置的第二出液孔(102),设于过滤桶外壁上的第一感应器(10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验科微生物室使用的膜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液组件(14)包括固定设于底部支撑板上的连接板(141)、可转动设于连接板上的第一驱动轴(142)、可转动设于连接板上的第二驱动轴(143)、套设于第一驱动轴以及第二驱动轴上的板式输送带(144)、设于板式输送带上的基座(145)、设于基座内的内镜瓶(146)、固定设于连接板上的固定板(147)、设于固定板上的第二感应器(148)、设于连接板上且用于驱动第一驱动轴转动的第二电机(149),所述基座包括可转动设于板式输送带上的第一套片(1451)、可转动设于板式输送带上的第二套片(1452)、用于将第一套片与第二套片进行固定的第一螺栓(1453)与第二螺栓(1454),所述内镜瓶内装有内镜水;所述内镜瓶等距间
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筑,陈岚,陈伟伟,廖于峰,王春萍,舒晋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