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诊台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179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诊台防护装置,涉及分诊台技术领域,包括分诊主台,所述分诊主台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防护板,所述分诊主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电机箱,两个所述电机箱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电机,两个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丝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螺纹连接在丝杆外壁的运动板,通过控制器电性控制电机,利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使得运动板与连接板在导柱的引导下上升,从而带动防护板上升,当医院人流量较大时,防护板可以减少患者与分诊人员的接触,配合可升降的防护窗,大大降低了分诊人员的感染风险,从而保护了分诊人员的安全,且该分诊台防护装置使用方便,外形美观。外形美观。外形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诊台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分诊台
,具体为一种分诊台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分诊台是根据患者的需求合理安排就医的。分诊台就是位于诊室外面的台子,一般是由护士站台,职责是根据患者情况,把患者分配到不同的医生处,使医院的就诊秩序井然、合理有序,使患者少跑冤枉路,能很快就诊结束,节省医疗资源,医生也能快速诊疗,医生和患者的心情都好,所以在医院设立分诊台是必要的,医院分诊台的人流量较大,分诊台应该设立防护装置,降低工作人员的感染风险。
[0003]中国专利CN202122059734.5,公开了一种分诊台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框、防护板,所述防护框边缘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框内设置有第一抽屉,所述第一抽屉可抽动设置在防护框内,所述第一抽屉侧面设置有第二抽屉,所述第二抽屉内部通过弹簧固定在第一抽屉内。本技术该一种分诊台用防护装置具有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等特点。
[0004]该专利对分诊台用防护装置进行改进后,第二抽屉通过弹簧连接在第一抽屉的内部,这样患者将病例材料放入第二抽屉后,第二抽屉自动通过弹簧缩回第一抽屉内,医护人员在防护框内将带有第二抽屉的第一抽屉拉回来,医护人员再从侧面将第二抽屉拉出取出病例材料后查看,查看完再放回第二抽屉,第二抽屉缩回第一抽屉内后,医护人员再将第一抽屉推出,这样不需要医护人员直接和患者接触就可以查看患者病历,然而当医院分诊台人流量较大时,该分诊台防护装置对分诊人员起到的防护作用较小,且使用较为繁琐,为此,提出一种分诊台防护装置。
技术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诊台防护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当医院分诊台人流量较大时,现有的防护装置对分诊人员起到的防护作用较小,且使用较为繁琐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分诊台防护装置,包括分诊主台,所述分诊主台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防护板,所述分诊主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电机箱,两个所述电机箱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电机,两个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丝杆,两个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于分诊主台的内部,两个所述丝杆的外壁均螺纹连接有运动板,所述运动板位于分诊主台的内部滑动,所述防护板相互远离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与两个运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分诊主台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柱,两个所述连接板与两个运动板分别位于两个导柱的外壁,两个所述连接板与两个运动板分别与两个导柱滑动连接,所述分诊主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分诊工作台,所述分诊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两个电机电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分诊主台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防护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利用滑块位于第二滑槽内部的滑动,增加防护板在滑动时的稳定性。
[0008]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防护窗,两个所述防护窗顶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防护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磁铁,两个所述磁铁分别与两个推块磁性连接,利用磁铁吸住推块,将防护板固定,可关闭窗口。
[0009]优选的,所述分诊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柜子与第二柜子,所述第一柜子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三个抽屉,所述第二柜子的一侧铰接有柜门,利用第一柜子与第二柜子,可以存放文件以及消毒物品。
[0010]优选的,所述分诊主台的顶部设有两个消毒瓶,供医院内的病人来分诊台分诊时使用。
[0011]优选的,所述分诊主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存放盒,所述存放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上设有登记表,对来分诊的病人进行登记,便于记录该病人的来往时间。
[0012]优选的,所述防护板与防护窗均为PVC材质的透明塑料板,所述防护板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矩形槽,当防护板上升时,透明的塑料板,使分诊人员能够与病人沟通。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诊台防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分诊台防护装置,通过采用螺纹连接在丝杆外壁的运动板,通过控制器电性控制电机,利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使得运动板与连接板在导柱的引导下上升,从而带动防护板上升,当医院人流量较大时,防护板可以减少患者与分诊人员的接触,配合可升降的防护窗,大大降低了分诊人员的感染风险,从而保护了分诊人员的安全,且该分诊台防护装置使用方便,外形美观。
[0015]2、该分诊台防护装置,通过采用防护板内部滑动的防护窗,利用防护板内的磁铁吸住防护窗上的推块,将防护窗固定,通过防护板内部开设的矩形槽可传递病历资料,必要时,可将防护窗拉下,仔细询问患者情况,防护窗的存在,使得防护板上升后,依然可以更好的服务患者,对病人进行分诊。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主视;
[0020]图5为本技术防护板的局部剖视图;
[0021]图中:1、分诊主台;2、防护板;3、防护窗;4、存放盒;5、挂钩;6、登记表;7、分诊工作台;8、抽屉;9、第一柜子;10、电机箱;11、消毒瓶;12、丝杆;13、运动板;14、导柱;15、第一滑槽;16、第二滑槽;17、磁铁;18、推块;19、滑块;20、第二柜子;21、柜门;22、电机;23、连接板;2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分诊台防护装置,包括分诊主台1,分诊主台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15,第一滑槽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防护板2,分诊主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电机箱10,两个电机箱10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电机22,两个电机22输出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丝杆12,两个丝杆12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于分诊主台1的内部,两个丝杆12的外壁均螺纹连接有运动板13,运动板13位于分诊主台1的内部滑动,防护板2相互远离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3,两个连接板23分别与两个运动板13固定连接,分诊主台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柱14,两个连接板23与两个运动板13分别位于两个导柱14的外壁,两个连接板23与两个运动板13分别与两个导柱14滑动连接,分诊主台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分诊工作台7,分诊工作台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24,控制器24与两个电机22电性连接。
[0024]分诊主台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6,防护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19,滑块19位于第二滑槽16的内部滑动,当防护板2上升时,会带动滑块19滑动与第二滑槽16的内部,增加防护板2上升时的稳定性,可以防止防护板2两侧上升,中间确卡住的问题。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诊台防护装置,包括分诊主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诊主台(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15),所述第一滑槽(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防护板(2),所述分诊主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电机箱(10),两个所述电机箱(10)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电机(22),两个所述电机(22)输出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丝杆(12),两个所述丝杆(12)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于分诊主台(1)的内部,两个所述丝杆(12)的外壁均螺纹连接有运动板(13),所述运动板(13)位于分诊主台(1)的内部滑动,所述防护板(2)相互远离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3),两个所述连接板(23)分别与两个运动板(13)固定连接,所述分诊主台(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柱(14),两个所述连接板(23)与两个运动板(13)分别位于两个导柱(14)的外壁,两个所述连接板(23)与两个运动板(13)分别与两个导柱(14)滑动连接,所述分诊主台(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分诊工作台(7),所述分诊工作台(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24),所述控制器(24)与两个电机(22)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诊台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诊主台(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欣李胜男赵红丹王晓菁彭碧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