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处理方法及通过该方法处理后的土壤制备的保育砖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21768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的处理方法以及利用上述土壤制备形成的保育砖及其应用,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包通过上述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土壤中重金属残留并且无需实时检测分析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方便推广应用,另外,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保育砖有利于植株存活生长。本申请通过将秸秆和有机肥应用到西北地区的植物栽培中,能够减少农业废弃物和畜牧业产生的粪便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同时,通过秸秆、有机肥、黄绵土、酒糟的混合制成的保育砖,能够克服西北地区土壤肥力低下、土壤紧实及盐碱化严重的问题,促使植株生长,获得高品质、高产量的果蔬。高产量的果蔬。高产量的果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处理方法及通过该方法处理后的土壤制备的保育砖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重金属土壤修复
,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土壤处理方法,并且通过该方法制备形成的土壤,并将该土壤制备形成的保育砖以及该保育砖在栽培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的产量不断提高,农业产量的提高往往基于农作物粗壮植株的支撑,因此,农业产量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导致农作物产生的秸秆量等农业废弃物不断增加,农业废弃物处理不当及利用效率低下,会对农业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破坏,使土地面源污染尤为突出;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畜牧业规模的增大,导致产生的牲畜粪便越来越多;农业废弃物与畜牧业产生的粪便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不利于环境保护。因此,为了降低废弃物的数量,在现有技术中,资源再利用技术是目前研究的重点课题。
[0003]另外,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土壤类型多为黄绵土,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土壤的肥力低下、土壤紧实及盐碱化严重,导致果蔬的品质和产量均不高,为了解决农业废弃物和畜牧业产生的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和西北地区气候土壤条件导致的果蔬品质低下、产量不高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利用农业废弃物对西北地区的土壤进行处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0004]利用农业废弃物添加进入到土壤中,从而改善西北地区土壤的盐碱化程度,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土壤的盐碱化问题,但是,由于土壤修复的时间较长,土壤盐碱化程度降低幅度微弱,尤其是针对幼苗种植时,即使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盐碱化程度,但是,由于幼苗抗盐碱化的能力低下,种植在盐碱化土壤中其存活率低下,为此,针对西北地区土壤的现状进行研究,提供一种有效地改善盐碱化土壤的方法以提高幼苗存活率是十分重要的。而蚯蚓是一种能够有效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富集转化的生物,能够有效地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以利于植物生长,但是现有技术中,利用蚯蚓处理土壤重金属还存在如下问题:
[0005]由于蚯蚓对重金属的富集含量跟随富集的天数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每天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取样实验分析,以判断土壤重金属的含量是否适于植株的生长,因此,对技术人员造成了巨大的计算量以及实验分析的工作量,在使用上给技术人员造成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7]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蚯蚓处理土壤需要实时对土壤进行取样分析造成工作量繁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土壤处理方法,通过有机肥对盐碱化土壤进行处理,其中,有机肥包括畜禽粪便和蚯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9]第一步:将黄绵土与有机肥中的畜禽粪便以及秸秆进行混合,制备混合土壤;
[0010]第二步:将有机肥中的蚯蚓添加到上述混合土壤中进行混合后堆肥腐熟;
[0011]第三步:蚯蚓将盐碱化土壤中的重金属从游离态转化为络合态;
[0012]其中:络合态的重金属含量确定方法如下:
[0013][0014]式中:t为堆肥腐熟的天数;
[0015]C
t
为蚯蚓中络合态重金属的含量mg/kg;
[0016]C0为蚯蚓堆肥腐熟前含有重金属的含量mg/kg;
[0017]C
e
为混合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mg/kg;
[0018]k1为蚯蚓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
[0019]k2为蚯蚓对重金属的消解系数。
[0020]优选地,在上述第一步中,还添加有酒糟。
[0021]优选地,有机肥中畜禽粪便与蚯蚓的体积比为5:1。
[0022]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目的是提供通过上述方法处理后的土壤制备形成的保育砖,具体方案如下:
[0023]一种保育砖,包括以下组分,以体积份数计:
[0024]秸秆10份、有机肥40份和黄绵土50份。
[0025]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目的是提供通过上述方法处理后的土壤制备形成的保育砖,具体方案如下:
[0026]一种保育砖,包括以下组分,以体积份数计:
[0027]秸秆10份、酒糟与有机肥40份以及黄绵土50份。
[0028]优选地,酒糟为10~30份,有机肥为10~30份。
[0029]优选地,上述保育砖包括砖体,砖体自上而下开孔形成种植空腔。
[0030]优选地,种植空腔的深度小于保育砖的高度。
[0031]本专利技术还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保育砖在种植中的应用,具体步骤如下:
[0032]保育砖的预处理,将制备完成后的保育砖运输到预定的使用区域,对保育砖进行浸湿处理;
[0033]保育砖内植物的栽培,将植物种子或培育好的植物植株移栽至浸湿后的保育砖内;
[0034]保育砖的处理,将栽培了植物的保育砖埋进土壤中。
[0035]有益效果
[003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7](1)本申请通过将秸秆和有机肥应用到西北地区的植物栽培中,能够减少农业废弃物和畜牧业产生的粪便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同时,通过秸秆、有机肥、黄绵土、酒糟的混合制成的保育砖,能够克服西北地区土壤肥力低下、土壤紧实及盐碱化严重的问题,保证植株生长的养分,促使植株生长,获得高品质、高产量的果蔬。
[0038](2)本申请中对土壤进行处理过程中,利用蚯蚓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将重金属从游离态转化为络合态,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了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另外,土壤中的重金属剩余量无需实时采样分析,从而降低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使用方法。
[0039](3)本申请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形成保育砖进行植株种植,幼苗的存活率高利于幼苗的生长,并且幼苗的根系发达,也有利于幼苗后期的存活生长,保障了产品的质量,有利于西北地区盐碱化土壤的修复改善。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蚯蚓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趋势图;
[004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保育砖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4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保育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3]图4为通过本专利技术中保育砖种植的番茄植株根部发育状况与普通栽培的番茄植株根部发育状况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4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46]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处理方法,通过有机肥对盐碱化土壤进行处理,其中,有机肥包括畜禽粪便和蚯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将黄绵土与有机肥中的畜禽粪便以及秸秆进行混合,制备混合土壤;第二步:将有机肥中的蚯蚓添加到上述混合土壤中进行混合后堆肥腐熟;第三步:蚯蚓将盐碱化土壤中的重金属从游离态转化为络合态;其中:络合态的重金属含量确定方法如下:式中:t为堆肥腐熟的天数;C
t
为蚯蚓中络合态重金属的含量mg/kg;C0为蚯蚓堆肥腐熟前含有重金属的含量mg/kg;C
e
为混合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mg/kg;k1为蚯蚓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k2为蚯蚓对重金属的消解系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步中,还添加有酒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肥中畜禽粪便与蚯蚓的体积比为5:1。4.一种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处理方法处理后的土壤制备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举马锋曹伟吴克倩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