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案件管理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1700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诉讼案件管理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的方法包括:所述诉讼双方节点使用身份标识通过加密上传诉讼案件材料至区块链平台;所述法院节点对所述诉讼案件材料审核后通过不对称加密方式下载并存储在本地数据存储器上,并将生产文件索引和文件哈希值关联记录在区块链上;所述法院节点根据诉讼流程对案件进行处理,并将案件的本次处理的事务数据及前一次处理的事务数据通过打包存入区块链上,将链上数据的哈希值和数据索引存入区块链中;其中,所述的各个节点通过调用智能合约对链上数据进行操作,并将处理后的事务数据以哈希值形式记录在区块链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目前司法审判各部门办案系统无法互联互通、信息无法安全可信共享的现状,案后诉讼过程无法回溯的技术问题。后诉讼过程无法回溯的技术问题。后诉讼过程无法回溯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诉讼案件管理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区块链
,具体是涉及到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诉讼案件管理方法、系统、终端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区块链技术是由中本聪提出的一种分散账本技术,网络上的成员均可以获取到账本的副本,其中所有内容都附上了数字签名,真正实现权责绑定。同时,区块链技术也是一种去中心化、多个节点共同参与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它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多技术整合的结果,其特征主要体现在数字签名实现权责绑定、分布式账本提高信息可信度、数据上链不可篡改并且可追溯等。
[000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数字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互联网司法应用领域由司法公开向全流程全方位拓展,基于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多元化网络平台不断涌现。其中区块链因其不可篡改、共同维护、公开透明、可溯源等特性,在司法存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借助区块链进行司法存证,能够在取证质证环节,大幅提高诉讼效率。但仍然存在发起经济纠纷诉讼的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因而需要研究能够借助信息化,高效率的完成诉讼过程尤其是法院审判过程。
[0004]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司法数据存证方法”(申请号为201911100641.3)公开了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司法电子合同的自动签署与存证,但该专利描述的现有技术缺点在于,1.司法数据存证,而司法数据包含司法政策法案、诉讼材料、诉讼证据等多种形式和不同用途的材料,该专利仅仅描述了合同证据的说明;2.强调了司法机构各个部门统一参与,并让各方达成共识,但并未考虑各个机构在职能和分工上的差异,也未说明各个部门在区块链技术应用中的具体角色;3.将区块链技术仅当成一种存储系统,在合同的验证过程中,更像是一种采用机器验证并以通知的形式告知司法部门各个单位的形式,并没有实质性的运用区块链技术的特点。
[0005]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诉讼证据存证存储系统”(申请号202111133278.2),其主要步骤为:提出业务数据获取模块、检查模块、匹配模块、存储模块、存证模块和公证模块,其中业务数据获取模块与业务系统对接,获得业务数据和凭据;该专利仍存在缺点在于:对诉讼证据采用模块化可插拔的形式进行操作,但无法对诉讼证据的操作进行溯源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诉讼案件管理方法、系统及装置,能够解决目前司法审判各部门办案系统无法互联互通、信息无法安全可信共享的现状,案后诉讼过程无法回溯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诉讼案件管理方法,所述的区块链平台至少包括法院节点、公证机关节点以及诉讼双方节点,每个节点至少拥有服务器,
和/或数据存储器,所述的方法包括:
[0008]所述诉讼双方节点使用身份标识通过加密上传诉讼案件材料至区块链平台;
[0009]所述法院节点对所述诉讼案件材料审核后通过不对称加密方式下载并存储在本地数据存储器上,并将生产文件索引和文件哈希值关联记录在区块链上;
[0010]所述法院节点根据诉讼流程对案件进行处理,并将案件的本次处理的事务数据及前一次处理的事务数据通过打包存入区块链上,将链上数据的哈希值和数据索引存入区块链中;
[0011]其中,所述的各个节点通过调用智能合约对链上数据进行操作,并将处理后的事务数据以哈希值形式记录在区块链中。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诉讼案件管理系统,至少包括法院节点、公证机关节点以及诉讼双方节点,每个节点至少拥有服务器,和/或数据存储器,所述系统包括:原被告端,用于所述诉讼双方节点使用身份标识通过加密上传诉讼案件材料至区块链平台;法院端,用于所述法院节点对所述案件材料审核后通过不对称加密方式下载并存储在本地数据存储器上,并将生产文件索引和文件哈希值关联记录在区块链上;审判端,用于所述法院节点根据诉讼流程对案件进行处理,并将案件的本次处理的事务数据及前一次处理的事务数据通过打包存入区块链上,将链上数据的哈希值和数据索引存入区块链中;其中,所述的各个节点通过调用智能合约对链上数据进行操作,并将处理后的事务数据以哈希值形式记录在区块链中。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法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基于区块链的诉讼案件管理方法的步骤。
[00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区块链的诉讼案件管理方法的步骤。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诉讼案件管理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利用区块链技术将诉讼服务进行数字化,极大提高了诉讼的处理效率,提升了诉讼服务能力和质量。
[0017](2)将数据索引和哈希值存储入区块链世界状态数据库,源数据保存在拥有方和相关权限的机构,在减轻区块链存储服务压力的同时又保证了数据的隐私安全;通过可搜索加密技术实现链上数据隐私保护和数据检索效率提升,从而保证诉讼信息安全无泄露,服务能力相应增强。
[0018](3)从诉讼过程可追溯的角度,诉讼流程每次提交能找到前一次的事务数据,对诉讼全流程进行溯源查看,实现诉讼全流程回溯。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
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区块链诉讼平台架构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诉讼数据存储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诉讼案件管理方法流程图;
[0023]图4是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诉讼案件材料加密管理方法流程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诉讼案件材料可搜索加密方法流程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民事案件审理流程;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诉讼案件管理系统示意图;
[0027]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专利技术的描述。
[0029]为了说明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诉讼案件管理方法,应用于区块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区块链平台至少包括法院节点、公证机关节点以及诉讼双方节点,每个节点至少拥有服务器,和/或数据存储器,所述的方法包括:所述诉讼双方节点使用身份标识通过加密上传诉讼案件材料至区块链平台;所述法院节点对所述诉讼案件材料审核后通过不对称加密方式下载并存储在本地数据存储器上,并将生产文件索引和文件哈希值关联记录在区块链上;所述法院节点根据诉讼流程对案件进行处理,并将案件的本次处理的事务数据及前一次处理的事务数据通过打包存入区块链上,将链上数据的哈希值和数据索引存入区块链中;其中,所述的各个节点通过调用智能合约对链上数据进行操作,并将处理后的事务数据以哈希值形式记录在区块链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诉讼案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所述的诉讼流程包括立案、受理、庭前调解、开庭审判,其中,所述的庭前调解流程包括:所述法院节点对案件认定为立案的,告知诉讼双方节点可以申请调解,填写《立案调解申请书》并加密存储,并将撰写的申请书的哈希值和索引上链存储;所述法院节点将案件材料中证据材料发送给公证机关节点进行验证,公证机关节点通过调用智能合约对关联索引的哈希值进行验证,是否和之前哈希值一致,如一致则进行调解之后步骤;对于达成和解协议或者调解协议的案件,制作调解书,并将相关材料本地服务器加密存储并将哈希值和索引依次上链供追溯使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诉讼案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法院节点对所述诉讼案件材料审核后通过不对称加密方式下载并存储在本地数据存储器上,并将生产文件索引和文件哈希值关联记录在区块链上,包括:所述法院节点对审核通过的诉讼案件材料进行回执签署告知所述诉讼双方节点电子司法证据,并根据诉讼双方节点的身份标识搜索匹配地址数据,共享电子司法证据,当诉讼双方节点接收的电子司法证据后返回送达回执法院节点,所述法院节点将送达过程中的电子数据进行归集,构建全流程行为的电子司法证据,并完成真实性审查和固证,并将固定后的电子司法证据进行加密存储所述法院节点的数据存储器,并将哈希值和索引进行上链存证各法院节点共享追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诉讼案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诉讼双方节点使用身份标识通过加密上传诉讼案件材料至区块链平台,所述法院节点对所述案件材料审核后通过不对称加密方式下载并存储在本地数据存储器上,包括:所述诉讼双方节点通过对称加密算法对诉讼案件材料进行加密;所述诉讼双方节点把密文发布到区块链网络;所述法院节点提交包含节点设备指纹信息的公钥,所述公钥由非对称加密算法基于节点的电子设备指纹信息及用户信息生成;所述诉讼双方节点把案件材料的原密码和用户公钥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计算出法院节点可以解密的专属密码,提交到区块链智能合约中传送给法院节点;所述法院节点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获取到自己的专属私钥,利用指纹信息和密码,以
及私钥解密出案件材料,实现案件内容的获取。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林袁旌乘涂俊姚昱旻刘齐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天河国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