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道口安全防护机器人
[0001]本申请涉及道口安全防护
,特别涉及一种铁路道口安全防护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铁路道口的安全防护是铁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影响铁路行车安全。在一些区域内,由于生产生活需要,存在仅在该区域内运行的专用铁路,例如矿区中的矿区铁路。而专用铁路通常为开放式运营,且无人看守道口数量较多,近年来因人为因素而发生的道口安全事故屡见不鲜,频繁发生的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专用铁路的安全运行。
[0003]无人看守道口通常会采用铁路道口标识、护桩等进行警示,列车在将要经过道口时也会采取加强瞭望并鸣笛等警示措施,但部分道口受限于地理环境、曲线线路等问题,列车仍易于行人车辆发生冲突,酿成安全事故。
[0004]若指派人员进行看守,由于专用铁路列车发车及通过时间不定,需要时刻进行看守,严重浪费人员时间且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因此亟需一种设备解决铁路道口安全防护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铁路道口安全防护机器人,以解决铁路道口安全防护工作中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道口安全防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监测器(1)、主控制器(2)、图像采集器(3)和供电电路(4),其中:所述传感监测器(1)包括传感控制板(11)和环境监测组件(12),所述环境监测组件(12)与所述传感控制板(11)连接;所述传感控制板(11)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环境监测组件(12)获取经过铁路道口的目标信息;所述主控制器(2)包括主控制板(21)、报警组件(22)和定位天线(23),所述主控制板(21)分别与所述传感控制板(11)、所述报警组件(22)和所述图像采集器(3)连接;所述主控制板(21)被配置为获取所述传感控制板(11)采集的目标信息和所述图像采集器(3)采集的实时影像数据,并根据所述目标信息和所述实时影像数据统计道口的实时人车流量数据,以及通过所述人车流量数据生成报警指令发送至所述报警组件(22);所述报警组件(22)被配置为响应所述报警指令,发出报警信号;所述主控制板(21)与所述定位天线(23)连接,所述主控制板(21)还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定位天线(23)获取时间信息,以及根据所述时间信息对所述目标信息、所述实时影像数据和所述人车流量数据进行时间标定;所述供电电路(4)与所述传感控制板(11)和所述主控制板(21)连接,所述供电电路(4)被配置为向所述传感监测器(1)和主控制器(2)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道口安全防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监测组件(12)包括接近传感探头(121)和振动传感探头(122),其中:所述接近传感探头(121)和所述振动传感探头(122)分别与所述传感控制板(11)连接;所述接近传感探头(121)被配置为获取经过道口的人员、车辆目标信息并将所述目标信息发送至所述传感控制板(11);所述振动传感探头(122)设置在被监测道口的铁轨轨腰处,所述振动传感探头(122)被配置为监测铁轨振动状态信息并将所述振动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传感控制板(11);所述传感控制板(11)被进一步配置为将所述目标信息和所述振动状态信息实时发送至所述主控制板(21);所述主控制板(21)还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目标信息和所述振动状态信息后进行统计,若所述目标信息不为零,则所述人车流量数据中的人流量数据不为零;若所述振动状态信息中出现连续且幅值大于幅值判断阈值的振动信号,则所述人车流量数据中的车流量数据不为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道口安全防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组件(22)包括光报警器(221)和声报警器(222),其中:所述光报警器(221)和所述声报警器(222)分别与所述主控制板(21)连接;所述主控制板(21)被进一步配置为:在根据所述目标信息和所述实时影像数据统计道口的人车流量数据后,若所述人车流量数据中的人流量数据不为零,控制所述光报警器(221)发出光报警信号;若所述人车流量数据中的车流量数据不为零,控制所述声报警器(222)发出声报警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道口安全防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4)包括风力发电机(41)、光伏发电板(42)和发电控制器(43)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其中:所述发电控制器(43)分别与所述风力发电机(41)和所述光伏发电板(42)连接;所述风
力发电机(41)被配置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并输出至所述发电控制器(43);所述光伏发电板(42)被配置为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输出至所述发电控制器(43);所述发电控制器(43)被配置为接收所述风力发电机(41)和所述光伏发电板(42)产生的电能,并将所述电能转化为直流电输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道口安全防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4)还包括蓄电池组(44)和隔离组件(45),其中:所述蓄电池组(44)的输入端与所述发电控制器(4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向东,王兴文,周恒,秦兴民,杨兴,姜宪宪,孙继康,侯永斌,孟祥忠,祝石林,
申请(专利权)人: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