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咸水滴灌重度盐碱地原土种植食葵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141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咸水滴灌重度盐碱地原土种植食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土地整理与垄作覆膜:对盐碱化土地进行深松,并进行旋耕,再依次对旋耕后的土地进行起垄、滴灌带铺设和覆膜;(2)食葵播种:将食葵种子和种子处理剂混合进行拌种后,进行播种;(3)土壤墒情监测:在田间至少选3个墒情监测点,每个点在滴头正下方埋设土壤墒情监测真空表负压计和/或电子负压计;(4)咸水滴灌水盐调控:将播种后至食葵收获前的灌溉时期分为播种、出苗和定苗三个阶段进行水肥一体化的施肥灌溉。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滴灌重度盐碱地原土种植食葵的方法简便有效,效益显著,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咸水滴灌重度盐碱地原土种植食葵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咸水滴灌重度盐碱地原土种植食葵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人地矛盾紧张,盐碱地的治理开发利用已成为我国农业空间拓展和农业产量提升的重要路径,盐碱地治理核心问题是通过灌溉将土壤中的盐分淋洗走,为植物生长创造一个适宜的土壤环境,而随着水资源日益紧缺,节水和非常规水利用的灌溉淋盐成为盐碱地治理开发的迫切需求和重要趋势。在滨海地区、河套平原等盐碱地分布区,浅层地下水埋深浅且大部分为微咸水、咸水,有效利用这部分微咸水、咸水资源不仅可以节约淡水资源,还可以降低浅层地下水位,有效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滴灌是现代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一种,具有节水、省工、高效、水肥调理剂一体化等特点,也是被研究证明最适合微咸水、咸水的灌溉形式。食用型向日葵(食葵)耐盐耐旱,经济效益显著,已成为东北、西北和华北等区域盐碱地治理和盐渍化农田效益提升的重要的种植作物。
[0003]对于灌溉水水质来说,一般认为灌溉水矿化度<1g/L的为淡水,灌溉水矿化度1~5g/L的为微咸水,灌溉水矿化度5~10g/L的为咸水。灌溉水矿化度越高,水盐胁迫程度越大,潜在的土壤积盐问题越严重,对作物出苗、萌发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也越大。随着灌溉水矿化度增加,作物产量普遍会降低甚至绝产。目前通过合理采用农艺措施提高微咸水(<5g/L)灌溉条件下的盐碱地作物产量的研究已有报道,且基本上都是针对油用型向日葵(油葵),而没有针对食用型向日葵(食葵)的方法。
[0004]CN102326487A公开了一种在滨海重盐碱地种植油葵的方法,其步骤包括:A、土地整理,修建条田或台田;B、冬季咸水灌溉结冰;C、地膜覆盖;D、播种;E、生长期管理;F、待油葵长成时进行采收。本专利技术通过土地整理、冬季咸水结冰灌溉、春季咸水冰融冲淋、地膜覆盖抑盐保墒等一系列措施,降低油葵根层土壤的含盐量,保证油葵的正常生长。
[0005]CN108077029A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油葵的微咸水地下滴灌栽培方法,提出构建油葵根区水肥气理想调控结构体,通过将微地形构造、地下滴灌及地膜覆盖技术相耦合,最大程度的起到保墒减盐的作用,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一个相对较好的土壤环境。提出盐碱地油葵地下滴灌的水肥气理想调控阈值,采用地下滴灌的方式,将适量的水与肥以及适宜浓度的溶解氧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附近,使油葵主根区土壤始终保持在最优的水分和养分状态以及含氧量。
[0006]CN109287391A公开了一种中重度盐碱地种植食葵的施肥方法。该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中重度盐碱地种植食葵的施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拌种:用含维生素B6水溶液浸泡食葵种子,晾干后播种;(2)施基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并补充微量元素肥料锌肥作底肥;(3)追肥:在食葵现蕾期追施,追施氮肥为主,氮肥总质量的50%作追肥;在土壤有效硼含量低于0.4mg/kg土时,用0.1~0.2硼砂水溶液喷施叶片。该配方施肥法是针对河套灌区中重度盐碱地类型特征和食葵生长发育特点制定的,适合于河套灌区中重度盐碱地食葵种植。
[0007]但现有的上述方案对于采用对作物胁迫更加严重的咸水(5~7g/L)滴灌,在不向土壤添加任何改良剂条件下进行重度盐碱地原土直接种植食葵,缺少可以参考的价值,且无法很好地解决存在的土壤盐渍化程度高、种子出苗困难、水肥盐不协调、土壤水分饱和后入渗系数降低造成盐分淋洗困难和根区透气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咸水滴灌重度盐碱地原土种植食葵的方法,该方法以咸水(5~7g/L)作为灌溉水源,种植前期不向土壤添加任何改良剂,在重度盐碱地原土中直接播种,通过配套咸水滴灌重度盐碱地原土种植条件下包括食葵适宜播种关键参数、垄作模式等节水控盐高产的农艺措施,提出了食葵根区水肥盐适宜生境的综合调控方案,形成了一套适宜在重度盐碱地咸水条件下滴灌食葵的原土种植方法。
[0009]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咸水滴灌重度盐碱地原土种植食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1)土地整理与垄作覆膜:对盐碱化土地进行深松,并进行旋耕,再依次对旋耕后的农田进行起垄、滴灌带铺设和覆膜;
[0012](2)食葵播种:将食葵种子和种子处理剂混合进行拌种后,进行播种;
[0013](3)土壤墒情监测:在田间至少选3个墒情监测点,每个点在滴头正下方埋设土壤墒情监测真空表负压计和/或电子负压计;
[0014](4)咸水滴灌水盐调控:将播种后至食葵收获前的灌溉时期分为播种、出苗和定苗三个阶段进行水肥一体化的施肥灌溉。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中,主要针对重度盐碱地咸水条件下原土种植食葵过程中存在的土壤盐渍化程度高、种子出苗困难、水肥盐不协调、土壤水分饱和后入渗系数降低造成盐分淋洗困难和根区透气差等问题,通过确定咸水滴灌条件下食葵适宜播种深度、播种行距和初次造墒咸水灌溉量等关键农艺参数解决种子出苗难题,通过选择适宜滴头流量、滴头间距并制定合理的咸水滴灌灌溉制度解决土壤积盐和根区水盐气不协调问题,通过水肥一体化以及增施钾肥和中微量元素肥实现养分增效解决水肥盐不协调问题,提出一种在不添加土壤改良剂条件下,通过利用咸水(5~7g/L)进行滴灌在重度盐碱地上原土种植食葵的方法,目的是提高盐渍区域资源效能,促进盐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提升。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中,提出咸水滴灌条件下重度盐碱地原土种植食葵的适宜播种深度、播种行距、垄作规格等关键农艺参数,解决了与重度盐碱地咸水滴灌条件下水、热、盐变化过程相匹配相适宜的食葵种植模式问题,为食葵生长发育提供了一个相对较好的土壤空间环境。
[0017]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深松具体为:对盐碱化土地进行深松,深松的深度为45~55cm(例如可以是45cm、46cm、48cm、50cm、52cm、55cm等),且每间隔2~3年(例如可以是2年、2.5年、3年等)深松一次。
[0018]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旋耕具体为:每年进行旋耕,耕地的深度为25~35cm(例如可以是25cm、26cm、28cm、30cm、32cm、34cm、35cm等),打破犁底层,疏松土壤。
[0019]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起垄中,垄高为10~20cm(例如可以是10cm、11cm、12cm、
13cm、14cm、15cm、16cm、17cm、18cm、19cm、20cm等),垄面宽为35~45cm(例如可以是35cm、36cm、38cm、40cm、42cm、45cm等),垄间距70~80cm(例如可以是70cm、71cm、73cm、75cm、77cm、80cm等)。
[0020]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滴灌带铺设在垄面中间。
[0021]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覆膜具体为:在垄上覆盖农用膜,所述农用膜的材质选自PO膜和/或PE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咸水滴灌重度盐碱地原土种植食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土地整理与垄作覆膜:对盐碱化土地进行深松,并进行旋耕,再依次对旋耕后的农田进行起垄、滴灌带铺设和覆膜;(2)食葵播种:将食葵种子和种子处理剂混合进行拌种后,进行播种;(3)土壤墒情监测:在田间至少选3个墒情监测点,每个点在滴头正下方埋设土壤墒情监测真空表负压计和/或电子负压计;(4)咸水滴灌水盐调控:将播种后至食葵收获前的灌溉时期分为播种、出苗和定苗三个阶段进行水肥一体化的施肥灌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咸水滴灌重度盐碱地原土种植食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深松具体为:对盐碱化土地进行深松,深松的深度为45~55cm,且每间隔2~3年深松一次;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旋耕具体为:每年进行旋耕,耕地的深度为25~35cm,打破犁底层,疏松土壤;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起垄中,垄高为10~20cm,垄面宽为35~45cm,垄间距70~80cm;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滴灌带铺设在垄面中间;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覆膜具体为:在垄上覆盖农用膜,所述农用膜的材质选自PO膜和/或PE膜,所述农用膜的厚度为0.006~0.2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咸水滴灌重度盐碱地原土种植食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种子处理剂为咯菌腈;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咯菌腈的质量浓度为23~27g/L;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种子处理剂和食葵种子的用量比为900~1200mL:100kg。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咸水滴灌重度盐碱地原土种植食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播种具体为:在距离滴灌带4~6cm远点播食葵种子,每穴1粒,播种深度在3.5~4.5cm,播种后在种穴上覆盖沙子;优选地,步骤(2)中,食葵播种的行距与垄间距相同;优选地,步骤(2)中,食葵播种的株距根据食葵品种的播种密度确定;优选地,所述食葵品种为SH363和/或SH361,所述播种密度为2000~2400株/亩。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咸水滴灌重度盐碱地原土种植食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墒情监测点为3个代表性的点,该点的食葵长势可以代表农田食葵平均长势,该点的土壤土质可以代表农田2/3以上的土壤土质情况,该点避免选在田块边缘上;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埋设的深度为每个点在滴头正下方20cm。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咸水滴灌重度盐碱地原土种植食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在播种阶段的灌溉中,采用5~7g/L的咸水进行灌溉,所述灌溉的总量为28~35mm;优选地,步骤(4)中,在播种阶段的灌溉中,所述农田出现占农田总面积1/4以上的大面积明水,则停止灌溉,至明水消失后再继续灌溉,直至将总量为28

35mm的5~7g/L的咸水灌
溉完;优选地,步骤(4)中,在播种阶段的灌溉中,农田不进行施肥。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咸水滴灌重度盐碱地原土种植食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在出苗阶段的灌溉中,检测到出苗后播种穴附近0~20cm的土壤盐分含量为3dS/m以上,采用5~7g/L的咸水进行灌溉,所述灌溉的总量为4~5mm;优选地,步骤(4)中,在出苗阶段的灌溉中,降水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彬董世德赵春红崔光旭朱文东康跃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