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油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1353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的油壶,包括壶体、底座、硅胶油嘴,所述壶体上通过螺纹套接有把手,所述壶体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卡接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翻盖,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硅胶油嘴通过第三密封槽套接在出油口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时轻轻按压盖头即可锁紧,不需按压按键,实现自动导向;通过轻轻按压按键即可取出盖头;按键采用扭簧复位,扭簧有效的增加与按键的接触面积,受力均匀,手感更好;底座的回油进气孔设置有翻边,可以提高流体的流速,增加流动顺畅性;整套产品顶面设计无缝隙,更好的保护产品外观整洁性及不易藏尘。整洁性及不易藏尘。整洁性及不易藏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装的油壶


[0001]本技术涉及油壶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油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油壶的上盖(盖头)往往是固定在底座上,从而导致上盖不便于拆卸,从而不利于清洗,维护比较困难,容易产生清理不彻底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油壶。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便于拆装的油壶,包括壶体、底座、硅胶油嘴,所述壶体上通过螺纹套接有把手,所述壶体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卡接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翻盖,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硅胶油嘴通过第三密封槽套接在出油口内,所述硅胶油嘴的侧边设置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第二定位槽,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回油进气孔,所述回油进气孔的内部端口固定有翻边,所述上盖的侧边固定有导向骨,所述把手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导向骨相匹配的第一定位槽,所述把手的顶部开设有扣手孔,所述扣手孔内滑动套接有按键,所述按键上固定有第一骨位块,所述上盖内设置有与第一骨位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上盖内固定有若干个第二骨位块,所述上盖的内部通过螺柱固定有扭簧,所述按键上固定有跑道圆块,所述上盖的内部通过螺钉安装有按键压板和扭簧压板,所述按键压板上开设有与跑道圆块相匹配的跑道孔,所述把手的内壁上固定有倾斜布置的扣位块,所述按键上设置有与扣位块相匹配的斜面结构。
[0006]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套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把手的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密封圈相匹配的第二密封槽,所述壶体和把手通过第二密封圈密封。
[0007]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外部开设有卡槽,所述上盖的内壁设置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扣。
[0008]优选的,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第一轴孔,所述翻盖上设置有第二轴孔,所述转轴转动套接在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内,所述上盖上固定有凸圆块。
[0009]优选的,所述翻盖上设置有圆孔,所述翻盖内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两端均固定有圆柱块,所述圆柱块套接在圆孔内,所述翻盖的内部固定有第三骨位块。
[0010]优选的,所述按键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扭簧上设置有异形结构和扭簧孔,所述扭簧孔套接在螺柱上,所述异形结构卡接在限位槽内。
[0011]优选的,所述壶体的底部固定有防滑垫,所述壶体上与把手相连接的螺纹末端固定有螺纹终止槽,所述把手上与壶体相连接的螺纹末端固定有螺纹终止块。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中,斜面结构用于给扣位块进行导向,这样安装时轻轻按压盖头即可锁紧,不需按压按键,实现自动导向;通过轻轻按压按键即可取出盖头;按键采用扭簧复位,扭簧有效的增加与按键的接触面积,受力均匀,手感更好;底座的回油进气孔设置有翻边,可以提高流体的流速,增加流动顺畅性;整套产品顶面设计无缝隙,更好的保护产品外观整洁性及不易藏尘;把手采用半包方式,可有效的提升产品外观档次,使产品与同行竞品对比更具有品牌识别度;把手内部采用螺纹方式,方便拆卸和安装,把手在产品中心偏上,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客户在使用时更加便捷省力,手握舒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油壶的剖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油壶的爆炸图;
[0016]图3为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油壶的壶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油壶的把手的第一轴测图;
[0019]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油壶的把手的第二轴测图;
[0020]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油壶的底座的第一轴测图;
[0021]图8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油壶的底座的第二轴测图;
[0022]图9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油壶的按键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0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油壶的按键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油壶的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油壶的按键的第一轴测图;
[0026]图1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油壶的按键的第二轴测图;
[0027]图1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油壶的上盖的第一轴测图;
[0028]图1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油壶的上盖的第二轴测图;
[0029]图1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油壶的翻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油壶的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壶体、1001螺纹终止槽、1002防滑垫、2第二密封圈、3把手、31螺纹终止块、32第一定位槽、33第二密封槽、34扣位块、4第一密封圈、5底座、51出油口、52回油进气孔、53卡槽、54第一密封槽、55翻边、56限位块、6硅胶油嘴、61第三密封槽、62第二定位槽、7按键压板、71跑道孔、8扭簧压板、9扭簧、91异形结构、92扭簧孔、10按键、101限位槽、102第一骨位块、103跑道圆块、104斜面结构、11上盖、111扣手孔、112凸圆块、113卡扣、114滑槽、115第二骨位块、116螺柱、117导向骨、118第一轴孔、12翻盖、121第二轴孔、122圆孔、123第三骨位块、13配重块、131圆柱块、14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3]参照图1

16,一种便于拆装的油壶,包括壶体1、底座5、硅胶油嘴6,壶体1上通过螺
纹套接有把手3,壶体1的底部固定有防滑垫1002,防滑垫1002便于提高壶体1摆放的稳定性,壶体1上与把手3相连接的螺纹末端固定有螺纹终止槽1001,把手3上与壶体1相连接的螺纹末端固定有螺纹终止块31,通过螺纹终止槽1001和螺纹终止块31可对把手3在壶体1上转动的位置进行定位,壶体1和把手3通过第二密封圈2密封,第二密封圈2用于防止油在壶体1和把手3的连接处泄漏,壶体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底座5,底座5上开设有第一密封槽54,第一密封槽54内套接有第一密封圈4,把手3的内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密封圈4相匹配的第二密封槽33,第一密封圈4用于防止油在底座5和把手3的连接处泄漏,底座5上卡接连接有上盖11,底座5的外部开设有卡槽53,上盖11的内壁设置有与卡槽53相匹配的卡扣113,卡扣113可滑入卡槽53内,实现底座5和上盖1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上盖11通过转轴14转动安装有翻盖12,上盖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装的油壶,包括壶体(1)、底座(5)、硅胶油嘴(6),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上通过螺纹套接有把手(3),所述壶体(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底座(5),所述底座(5)上卡接连接有上盖(11),所述上盖(11)通过转轴(14)转动安装有翻盖(12),所述底座(5)上设置有出油口(51),所述出油口(51)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56),所述硅胶油嘴(6)通过第三密封槽(61)套接在出油口(51)内,所述硅胶油嘴(6)的侧边设置有与限位块(56)相匹配的第二定位槽(62),所述底座(5)上设置有回油进气孔(52),所述回油进气孔(52)的内部端口固定有翻边(55),所述上盖(11)的侧边固定有导向骨(117),所述把手(3)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导向骨(117)相匹配的第一定位槽(32),所述把手(3)的顶部开设有扣手孔(111),所述扣手孔(111)内滑动套接有按键(10),所述按键(10)上固定有第一骨位块(102),所述上盖(11)内设置有与第一骨位块(102)相匹配的滑槽(114),所述上盖(11)内固定有若干个第二骨位块(115),所述上盖(11)的内部通过螺柱(116)固定有扭簧(9),所述按键(10)上固定有跑道圆块(103),所述上盖(11)的内部通过螺钉安装有按键压板(7)和扭簧压板(8),所述按键压板(7)上开设有与跑道圆块(103)相匹配的跑道孔(71),所述把手(3)的内壁上固定有倾斜布置的扣位块(34),所述按键(10)上设置有与扣位块(34)相匹配的斜面结构(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上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思敏
申请(专利权)人:奥乐乐广州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