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与套管间隙处的混凝土填筑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12954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管道与套管间隙处的混凝土填筑施工工艺;所述混凝土定位块包括外环板和内环板;所述外环板和内环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外环板的直径大于内环板的直径;所述内环板的表面开设有贯穿槽;所述贯穿槽的数量为四个,且呈圆周阵列开设在内环板的表面;每个所述贯穿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外环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块;多个所述弧形块和顶杆呈一一对应设置;不同位置的定位环板会向靠近套管间隙处以及管道底部移动,使不同位置的定位环板能够精准的定位管道位置,可对管道安装一次成型,无需二次调整,随后工作人员可由内向外进行填筑素混凝土施工,并完成管道铺设成型。并完成管道铺设成型。并完成管道铺设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与套管间隙处的混凝土填筑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施工
,具体的说是一种管道与套管间隙处的混凝土填筑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管道在穿越楼板、穿墙需要加设套管,以及与其他管道及构筑物的间距无法满足规范要求时,也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加设套管;但是在对其安装过程中发现,管道与套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间隙。
[0003]为了避免套管漏水,及其确保与管道连接的稳定性,需要对管道底部与套管间隙混凝土填筑施工;管道底部与套管间隙填筑施工是顶管施工中保证管道按设计走向及管道精准铺设施工的措施之一。
[0004]现有技术中,在对管道底部与套管间隙混凝土填筑施工时,由于混凝土定位块样式过多,在对其定位管道位置时需要更换不同的定位块样式,在操作时较为麻烦,影响了对管道底部与套管间隙混凝土的填筑施工。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道与套管间隙处的混凝土填筑施工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管道与套管间隙处的混凝土填筑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在外接主体油缸推动顶管机在施工泥土中进行顶进,且施工管材在主顶油缸的推动下进行逐一铺设,直至顶管机到达接收井,之后将套管置于顶管机顶出的孔洞中,随后工作人员将此混凝土定位块的内环板置于管道底部与套管间隙处,并转动外环板,外环板带动其内壁的弧形块同时转动;
[0009]S2、在其转动过程中,弧形块会与顶杆的顶端相互接触,从而使顶杆向靠近定位环板的一侧移动,之后不同位置的定位环板会向管道表面移动;
[0010]S3、使不同位置的定位环板抵压在管道表面;随后工作人员可由定位环板与混凝土定位块之间行填筑素混凝土施工,最后并完成管道铺设成型。
[0011]通过此填筑施工工艺,保证管道铺设一次成型效果好,降低地下水位;节省施工时间;可需要根据管道位置的定位,可控制定位环板的距离,从而可适应不同的管道安装,避免了更换不同的定位块样式;同时在保证管道安装基础上,节省时间,降低人工及施工成本
[0012]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定位块包括外环板和内环板;所述外环板和内环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外环板的直径大于内环板的直径;所述内环板的表面开设有贯穿槽;所述贯穿槽的数量为四个,且呈圆周阵列开设在内环板的表面;每个所述贯穿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顶杆;所述外环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块;多个所述弧形块和顶杆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内环板的内部且位于每个所述顶杆的底端设置有定位环板;工作时,当对管道底部和
套管间隙处进行填筑施工时,工作人员将此混凝土定位块的内环板置于管道底部与套管间隙处,随后工作人员转动外环板,外环板带动其内壁的弧形块同时转动,在其转动过程中,弧形块会与顶杆的顶端相互接触,从而使顶杆向靠近定位环板的一侧移动,之后不同位置的定位环板会向靠近套管间隙处以及管道底部移动,使不同位置的定位环板能够精准的定位管道位置,可对管道安装一次成型,无需二次调整,随后工作人员可由内向外进行填筑素混凝土施工,并完成管道铺设成型。
[0013]优选的,所述定位环板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定位环板和每个所述顶杆呈一一对应设置;相邻所述定位环板之间设置有伸缩环板;所述定位环板的内部开设有与伸缩环板相适配的环形槽;工作时,在不同处的顶杆推动不同的定位环板移动时,不同处的定位环板会在伸缩环板的作用下,呈一定程度的直径缩小,且根据弧形块抵压顶杆的程度不同,可以使顶杆带动定位环板移动距离不同,从而定位环板的收缩直径不同,此可以适应不同的管道直径大小,使用范围广泛,且能够实现对管道的精准定位,保证了管道铺设一次成型效果好,降低地下水位,节省了施工时间以及降低了成本。
[0014]优选的,所述定位环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定位环板的内部且位于空腔内转动连接有顶压板,所述抵压柱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对称设置;所述抵压柱的一端连接在定位环板的内壁,另一端连接在顶压板的外表面;工作时,在对管道底部与套管间隙处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会沿着定位环板的内侧进行浇筑,且在浇筑过程中,定位环板会受到一定的压力,定位环板会挤压抵压柱和顶压板,从而方便此定位环板的对管道的定位。
[0015]优选的,所述抵压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撑柱;所述撑柱的底端与定位环板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撑柱远离定位环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远离撑柱的一侧与顶压板的表面相连接;工作时,在抵压柱受到定位环板的压力时,处于抵压柱内部的撑柱会同时受到一定的压力,从而撑柱会压缩伸缩弹簧,使此伸缩弹簧和撑柱给予定位环板一定的伸缩余量,降低定位环板由于混凝土冲压力过大,而造成定位环板破裂的问题。
[0016]优选的,所述抵压柱的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滑动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扶持杆;所述扶持杆的顶端的形状为弧形;所述抵压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数量为两个,且转动杆和扶持杆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转动杆远离扶持杆的一侧与撑柱的表面相连接;每个所述扶持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环形板;工作时,在撑柱移动时,撑柱会同时带动其两侧的转动杆呈一定角度的转动,进而转动杆会抵压其一侧的扶持杆,使扶持杆向靠近定位环板的内壁一侧移动,之后扶持杆会带动环形板抵压在定位环板的表面,进而能够使在混凝土浇筑时,此环形板能够紧贴在定位环板的表面,给予定位环板一定的支撑力,降低定位环板因混凝土成型时造成其出现变形的现象,提高了对管道以及套管间隙处的浇筑质量,有利于对管道底部与套管间隙填筑混凝土施工后的应用。
[0017]优选的,所述顶压板靠近定位环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偏转架;所述偏转架的底端抵压在定位环板的表面;工作时,在顶压板受到混凝土压力时,顶压板会带动安装座向靠近定位环板的一侧移动,安装座带动偏转架呈一定程度的偏转,之后偏转架会抵压在定位环板的表面,从而在偏转架的作用下,能够进一步对此定位环板起到支撑力。
[0018]优选的,所述定位环板的表面靠近偏转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块;所述圆形块
的数量设置多个,且呈线性阵列设置在定位环板的表面;所述偏转架靠近圆形块一侧的形状为弧形;设置了多个圆形块,此偏转架可以抵压在不同位置处的圆形块之间,从而便于对此偏转架进行抵撑,可对其进行固定,进而提高了定位环板对混凝土成型后的稳定性。
[0019]优选的,所述偏转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弹性柱;所述弹性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设置了弹性柱和挤压弹簧,此偏转架在转动过程中会拉动弹性柱和挤压弹簧,进而可方便对偏转架进行支撑。
[0020]优选的,所述环形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座;所述弹性座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矿棉;设置了弹性座和矿棉,能够提高了此管道底部和套管间隙处进行施工时的隔热保温能力,从而便于之后此管道的使用。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与套管间隙处的混凝土填筑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外接主体油缸推动顶管机在施工泥土中进行顶进,且施工管材在主顶油缸的推动下进行逐一铺设,直至顶管机到达接收井,之后将套管置于顶管机顶出的孔洞中,将此混凝土定位块(1)的内环板(102)置于管道底部与套管间隙处,并转动外环板(101),外环板(101)带动其内壁的弧形块(4)同时转动;S2、在外环板(101)转动过程中,弧形块(4)会与顶杆(3)的顶端相互接触,从而使顶杆(3)向靠近定位环板(5)的一侧移动,之后不同位置的定位环板(5)会向管道表面移动;S3、使不同位置的定位环板(5)抵压在管道表面;由定位环板(5)与混凝土定位块(1)之间行填筑素混凝土施工,最后并完成管道铺设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与套管间隙处的混凝土填筑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定位块(1)包括外环板(101)和内环板(102);所述外环板(101)和内环板(10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外环板(101)的直径大于内环板(102)的直径;所述内环板(102)的表面开设有贯穿槽(2);所述贯穿槽(2)的数量为四个,且呈圆周阵列开设在内环板(102)的表面;每个所述贯穿槽(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顶杆(3);所述外环板(1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块(4);多个所述弧形块(4)和顶杆(3)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内环板(102)的内部且位于每个所述顶杆(3)的底端设置有定位环板(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与套管间隙处的混凝土填筑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板(5)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定位环板(5)和每个所述顶杆(3)呈一一对应设置;相邻所述定位环板(5)之间设置有伸缩环板(6);所述定位环板(5)的内部开设有与伸缩环板(6)相适配的环形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与套管间隙处的混凝土填筑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板(5)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定位环板(5)的内部且位于空腔内转动连接有顶压板(7);所述定位环板(5)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顶压板(7);所述顶压板(7)靠近定位环板(5)外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抵压柱(8);所述抵压柱(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会王涛郭友李治孙利钊曲建军张文举高铭陈利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