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影像放射科防辐射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1254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学影像放射科防辐射门,涉及医疗防护设备技术领域。该一种医学影像放射科防辐射门,包括墙体机构,墙体机构包括墙体,墙体的前表面下侧中部贯穿开设有入口,入口的下半周内壁中部开设有门槽一,入口的上半周内壁中部开设有门槽三,门槽三的上内壁开设有动力槽,动力槽的前内壁下侧中部贯穿开设有套孔;入口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下门和上门,下门的下端插入门槽二的内部且与门槽二适配,下门的上表面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凸起一,下门的后表面下侧开设有放置槽,上门的上端插入门槽三中且与门槽三适配,该一种医学影像放射科防辐射门利用上门和上门的自重进行自动关闭,更加的方便和省力。更加的方便和省力。更加的方便和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学影像放射科防辐射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防护设备
,具体为一种医学影像放射科防辐射门。

技术介绍

[0002]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放射科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放射科的设备一般有普通X线拍片机、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等。
[0003]放射科的医护人员由于长期持用放射设备所以长期处于辐射下,会伴有很多的副作用出现,对医护人员带来身体上的危害,因此在医疗设备所在的房间与操作室之间通常会设置一防辐射隔离门,目前常用的防辐射门多为平滑式和对开式的,这两种防辐射门均存在一定的缺点,首先,防辐射门一般为铅门且形体较大,对于这两种开启方式来说,均需要手动的直接地开启和关闭,导致防辐射门的开启和关闭十分的费力,同时对于辐射门的开启和关闭一般是未存在权限限制的,存在被不了解情况的人员无意中开启的问题,导致影响医学影响放射科的工作,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辐射的泄露,十分的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学影像放射科防辐射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学影像放射科防辐射门,包括墙体机构,所述墙体机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前表面下侧中部贯穿开设有入口,所述入口的下半周内壁中部开设有门槽一,所述入口的上半周内壁中部开设有门槽三,所述门槽三的上内壁开设有动力槽,所述动力槽的前内壁下侧中部贯穿开设有套孔;所述入口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下门和上门,所述下门的下端插入门槽二的内部且与门槽二适配,所述下门的上表面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凸起一,所述下门的后表面下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上门的上端插入门槽三中且与门槽三适配,所述上门的下表面中部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凸起二,所述凸起二与凸起一适配且交错设置,所述上门的下表面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之间的距离与下门正对且适配。
[0006]优选的,所述门槽一的后内壁中部开设有门槽二,所述墙体的前表面下侧中部开设有应急槽,所述应急槽处于入口的下方,所述应急槽的前端口塞设有应急盖。
[0007]优选的,所述动力槽的内部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箱,所述动力箱处于动力槽的内部下侧且与动力槽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箱的内部中空,所述动力箱的后内壁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柱,所述液压伸缩柱的下端贯穿动力箱的下壁且固定连接有柱一,所述柱一的下端固定连接上门的上表面中部;所述液压伸缩柱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块一和块二,每侧的所述块一和块二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块一和块二上下正对设置,所述块一和块二的后表面固定连接动力箱的后内壁,上
下正对的两个所述块一的内部共同滑动套接有柱二,所述柱二的上下两端对应贯穿动力箱,所述柱二的下端固定连接上门,所述柱二的外侧固定套接有齿柱一,所述齿柱一处于两个所述块一之间,所述齿柱一远离液压伸缩柱的那一侧开设有齿,上下正对的两个所述块二的内部共同滑动连接有柱三,所述柱三的上下两端对应贯穿动力箱,所述柱三的下端对应贯穿上门且固定连接下门,所述柱三的外侧固定套接有齿柱二,所述齿柱二处于两个所述块二之间,所述齿柱二接近液压伸缩柱的那一侧开设有齿,同侧的所述柱二和柱三之间设置有齿轮轴一,所述齿轮轴一的前后两端对应贯穿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动力箱的前后内壁,所述齿轮轴一的后端外侧固定套接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与齿柱一、齿柱二均啮合;所述齿轮轴一的前端外侧固定套接有齿轮二,左右两个所述齿轮二之间设置有齿轮三,所述齿轮三与齿轮二啮合,所述齿轮三的前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齿轮轴二,所述齿轮轴二的前端贯穿动力箱的前内壁中且与动力箱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齿轮轴二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外轴,所述外轴的外侧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轴板。
[0008]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的前方设置有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处于墙体的前侧,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切换板和拉柱一,所述切换板的表面中部贯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套孔正对,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套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后表面中部开设有柱槽,所述柱槽对应套接在外轴和轴板的外侧且与其适配,所述螺纹柱的后端和外轴、轴板的前端均处于套孔的内部,所述螺纹柱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把;所述拉柱一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拉柱一左右设置,所述拉柱一的前方设置有拉柱二,所述拉柱二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拉板,后侧的所述拉板与拉柱一固定连接,所述拉柱二贯穿套接切换板,所述拉柱二的前端外侧绕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前端固定连接前侧的所述拉板且后端固定连接切换板,后侧的所述拉板处于切换板的后侧且嵌入墙体中,所述拉柱一的后端贯穿墙体且固定连接动力箱。
[0009]优选的,所述上门和动力机构之间设置有导气机构,所述导气机构处于门槽三中,所述导气机构包括气囊,所述气囊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上门且上表面固定连接动力箱,所述气囊适配套接在柱一、柱二和柱三的外侧,所述块一的内部竖向连接有弹簧二。所述气囊的前壁贯穿且固定连接有气管一,所述气管一的前端贯穿门槽三的前壁,所述气囊的后壁贯穿且固定连接有气管二,所述气管二的后端贯穿门槽三的后壁,所述气管二的后端口向下偏斜,所述气管一和气管二内部均设置有单向气阀且单向气阀仅能从前向后输送气体。
[0010]优选的,所述门槽二的内部设置有应急机构,所述应急机构包括应急块一和绳柱,所述应急块一固定连接门槽二,所述应急块一的上表面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槽呈现梯形,所述应急块一的上方设置有应急块二,所述应急块二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嵌柱,所述嵌柱呈现梯形且插入嵌槽中,所述应急块一和应急块二均处于门槽二中且与门槽二适配,所述应急块二的前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前端贯穿放置槽的前内壁和门槽二的前内壁且伸入应急槽中。
[0011]优选的,所述绳柱的后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应急槽的后内壁,所述应急槽远离应急块二的那一端固定且绕接在绳柱外侧,所述绳柱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处于应急槽的内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一种医学影像放射科防辐射门,在患者进入放射室的时候,医护人员通过
长杆工具向前侧拉动转把,使得切换板整体前移,螺纹柱从外轴和轴板的外侧移开,此时齿轮三可以自由转动,上门的重量略大于下门的重量,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上门下移,从而通过齿柱一带动齿轮轴一转动,使得齿柱二上移带动下门上移,使得下门和上门逐渐沿着门槽二和门槽三滑动闭合,装置利用上门和上门的自重进行自动关闭,更加的方便和省力。
[0014](2)、该一种医学影像放射科防辐射门,在需要开启下门和上门的时候,再次通过长杆工具,首先先顺时针转动转把将其向后侧移动一段距离,同时使得柱槽和外轴、轴板对准,接着通过长杆工具向后推动切换板,使得螺纹柱再次罩接在外轴和轴板的外侧,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学影像放射科防辐射门,包括墙体机构(1),所述墙体机构(1)包括墙体(101),所述墙体(101)的前表面下侧中部贯穿开设有入口(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102)的下半周内壁中部开设有门槽一(103),所述入口(102)的上半周内壁中部开设有门槽三(107),所述门槽三(107)的上内壁开设有动力槽(108),所述动力槽(108)的前内壁下侧中部贯穿开设有套孔(109);所述入口(10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下门(201)和上门(204),所述下门(201)的下端插入门槽二(104)的内部且与门槽二(104)适配,所述下门(201)的上表面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凸起一(202),所述下门(201)的后表面下侧开设有放置槽(203),所述上门(204)的上端插入门槽三(107)中且与门槽三(107)适配,所述上门(204)的下表面中部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凸起二(205),所述凸起二(205)与凸起一(202)适配且交错设置,所述上门(204)的下表面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206),两个所述挡板(206)之间的距离与下门(201)正对且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影像放射科防辐射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槽一(103)的后内壁中部开设有门槽二(104),所述墙体(101)的前表面下侧中部开设有应急槽(105),所述应急槽(105)处于入口(102)的下方,所述应急槽(105)的前端口塞设有应急盖(10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影像放射科防辐射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槽(108)的内部设置有动力机构(3),所述动力机构(3)包括动力箱(301),所述动力箱(301)处于动力槽(108)的内部下侧且与动力槽(108)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箱(301)的内部中空,所述动力箱(301)的后内壁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基座(302),所述基座(30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柱(303),所述液压伸缩柱(303)的下端贯穿动力箱(301)的下壁且固定连接有柱一(304),所述柱一(304)的下端固定连接上门(204)的上表面中部;所述液压伸缩柱(30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块一(305)和块二(308),每侧的所述块一(305)和块二(308)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块一(305)和块二(308)上下正对设置,所述块一(305)和块二(308)的后表面固定连接动力箱(301)的后内壁,上下正对的两个所述块一(305)的内部共同滑动套接有柱二(306),所述柱二(306)的上下两端对应贯穿动力箱(301),所述柱二(306)的下端固定连接上门(204),所述柱二(306)的外侧固定套接有齿柱一(307),所述齿柱一(307)处于两个所述块一(305)之间,所述齿柱一(307)远离液压伸缩柱(303)的那一侧开设有齿,上下正对的两个所述块二(308)的内部共同滑动连接有柱三(309),所述柱三(309)的上下两端对应贯穿动力箱(301),所述柱三(309)的下端对应贯穿上门(204)且固定连接下门(201),所述柱三(309)的外侧固定套接有齿柱二(310),所述齿柱二(310)处于两个所述块二(308)之间,所述齿柱二(310)接近液压伸缩柱(303)的那一侧开设有齿,同侧的所述柱二(306)和柱三(309)之间设置有齿轮轴一(311),所述齿轮轴一(311)的前后两端对应贯穿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动力箱(301)的前后内壁,所述齿轮轴一(311)的后端外侧固定套接有齿轮一(312),所述齿轮一(312)与齿柱一(307)、齿柱二(310)均啮合;所述齿轮轴一(311)的前端外侧固定套接有齿轮二(313),左右两个所述齿轮二(313)之间设置有齿轮三(314),所述齿轮三(314)与齿轮二(313)啮合,所述齿轮三(314)的前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齿轮轴二(315),所述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效生许仕娥靳欣桐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市东昌府区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