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壳鲜榛坚果的贮藏保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1251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壳鲜榛坚果的贮藏保鲜方法,包括:在果苞开始出现“黄绕”、榛仁含水量约35~40g/100gFW的时间段分品种、分批次采收。采收后尽快脱除果苞、挑选、分级、预冷。脱苞后的带壳鲜榛坚果剔除病虫果及杂质,根据需求进行分级。分选好的带壳鲜榛坚果置于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壳鲜榛坚果的贮藏保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产品贮藏
,具体公开了一种带壳鲜榛坚果的贮藏保鲜方法以及采用该贮藏保鲜方法得到的带壳鲜榛坚果。

技术介绍

[0002]榛(Hazelnut)为榛科(Corylaceae)榛属(Corylus L.)植物,与核桃、扁桃和腰果并称“世界四大坚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坚果树种。榛坚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坚果油脂含量高达55

60g/100g,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75

85%,是典型的高油酸油脂;蛋白质含量约15

20g/100g,是仅次于脂肪的第二大营养成分,其中氨基酸组成十分丰富,USDA报道了榛坚果中含有18种氨基酸,包含7种必需氨基酸;另外还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Vc、生育酚、类胡萝卜素、多酚、黄酮、角鲨烯、植物甾醇、神经胺等,是优质植物油脂、蛋白和众多生物活性物质的良好来源。
[0003]榛坚果食用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鲜食,也可以焙烤和加工成各类食品。目前,世界范围内榛坚果的食用方式仍以传统的焙烤和以榛仁为原料的食品辅料(如榛仁碎、榛子粉等)生产为主。在欧美等榛子主产国榛子加工业比较成熟,93%的榛子通过加工进行消费,其余7%以带壳坚果形式销售。我国榛子生产起步较晚,榛坚果采后加工技术落后,加工产品匮乏,目前90%的榛坚果是带壳销售,并以炒/烤制榛仁的消费形式为主,其余不足10%的坚果进入加工环节。
[0004]近年来,坚果鲜食的新型消费方式在我国迅速兴起。榛子是为数不多的可以鲜食的坚果。鲜食榛子是在榛坚果正常成熟前采收,此时榛仁的营养物质积累基本完成,由于具有较高的水分含量而具有令人喜食的脆嫩质地和清淡香气,因此备受消费者喜爱。随之而来的是鲜榛坚果在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出现的果壳腐烂褐变、榛仁失水、风味变淡等品质劣变问题。带壳鲜榛坚果是鲜榛销售的一种主要产品类型,由于采收时果壳和种仁的含水量较高,常温放置时果壳表面极易出现微生物大量繁殖,进而使榛仁逐渐腐烂变质,影响产品外观和食用品质。
[0005]目前,国内外对鲜榛坚果采后品质和贮藏特性的研究仍是空白,鲜榛坚果贮运技术缺失。鲜榛采后贮藏、运输与货架期间出现的品质劣变问题严重影响鲜榛坚果的品质和销售期,制约了鲜榛市场的健康发展,给农户、销售商和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基于上述分析,一种针对带壳鲜榛坚果风味和品质保持的带壳鲜榛坚果采后贮藏保鲜方法是目前行业内急需的,也是榛子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不足,针对带壳鲜榛坚果采后品质保持与延长市场供应期的需求,本专利技术建立一种带壳鲜榛坚果贮藏保鲜技术。该技术通过控制采收成熟度、贮藏温度和湿度,使带壳鲜榛坚果在采收后的贮藏期间能够保持良好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避免鲜榛坚果失水、果壳褐变、榛仁质地劣变与风味丧失等品质劣变发生,延长贮藏保鲜期,进
而满足带壳鲜榛坚果品质保持与延长市场供应期的需求。
[0007]为实现上述技术需求,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带壳鲜榛坚果的贮藏保鲜方法,包括:
[0009](1)采收成熟度:
[0010]用于鲜食的榛子在果苞开始出现“黄绕”、榛仁含水量约35~40g/100g FW的时间段采收。
[0011](2)采收方法:
[0012]分品种、分批次采收。采收在气温低于30℃的晴天或阴天进行,避开雨天、露(雨)水未干和30℃以上高温时段。
[0013](3)采后处置:
[0014]采收后的鲜榛当天就地或就近尽快脱除果苞、挑选、分级、预冷,未及时进行采后处置的鲜榛应摆放在树荫下或其他阴凉通风处,避免日晒或雨淋。采收后运输的包装采用木箱或塑料周转箱。
[0015](4)脱苞:
[0016]脱苞应在阴凉通风处进行。可以手工剥离果苞,也可使用脱苞机脱除果苞。
[0017](5)挑选:
[0018]脱除果苞后的带壳鲜榛坚果进行挑选,剔除病虫果及杂质。挑选应在阴凉通风处进行。
[0019](6)分级:
[0020]如需分级,则使用榛子专用分级设备对带壳鲜榛坚果进行分级。分级在阴凉通风处进行。
[0021](7)预冷:
[0022]将分选好的带壳鲜榛坚果置于2
±
1℃预冷库或预冷场所3~4天。随后进行包装处理。
[0023](8)包装:
[0024]预冷后的带壳鲜榛坚果可使用洁净的塑料周转箱、木箱或硬质带通气孔的纸箱包装贮藏,包装箱内衬塑料薄膜或塑料袋;每箱装量以适合搬运和运输销售为宜,装载量不宜过大,以不超过25kg为宜。
[0025](9)入库、堆码:
[0026]将包装好的带壳鲜榛坚果置于事先清扫消毒和降至贮藏温度的冷库中,码垛。垛的走向、排列方式与库内空气循环方向一致,垛底加装厚度为10~20cm的垫层(如叉车托盘等)。垛与垛间、垛与墙壁间留有40~60cm间隙,便于空气循环和人员查看。码垛高度低于蒸发器的冷风出口不少于60cm,避免冷风直接吹在坚果表面导致坚果失水。
[0027](10)贮藏条件:
[0028]贮藏冷库的温度控制在

1~0℃,贮藏环境相对湿度宜控制在80~85%。
[002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0]本专利技术使带壳鲜榛坚果的贮藏期长达180天以上,果壳外观良好,榛仁保持脆嫩口感和基本的清香风味,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良好;果壳及榛仁无失水皱缩现象,含水量与采收时无显著变化;榛仁主要营养物质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糖含量和Vc含量与采收时相比
没有显著变化。本专利技术良好地保持了带壳鲜榛坚果的外观品质、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显著延长了带壳鲜榛坚果的贮藏期,从而延长了带壳鲜榛坚果的市场供应期,满足了市场需求,同时实现了鲜榛坚果采后减损、增值的目的。
[0031]本专利技术确定的鲜榛采收成熟度、贮藏温度和环境相对湿度技术参数是通过大量实验获得的,且对不同品种平欧杂种榛带壳鲜榛的贮藏效果进行了验证,具有原创性。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各组带壳鲜榛坚果贮藏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这些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4]实施例
[0035]一种带壳鲜榛坚果的贮藏保鲜方法,包括:
[0036](1)采收成熟度:
[0037]用于鲜食的榛子在果苞开始出现“黄绕”、榛仁含水量约35~40g/100g FW的时间段采收。
[0038](2)采收方法:
[0039]分品种、分批次采收。采收在气温低于30℃的晴天或阴天进行,避开雨天、露(雨)水未干和30℃以上高温时段。
[0040](3)采后处置:
[0041]采收后的鲜榛当天就地或就近尽快脱除果苞、挑选、分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壳鲜榛坚果的贮藏保鲜方法,包括:(1)采收成熟度:选择特定时期对鲜榛坚果进行采收;(2)采收方法:分品种、分批次采收,采收在气温低于30℃的晴天或阴天进行,严禁雨天采收;(3)采后处置:采收后的鲜榛当天进行果苞脱除、挑选、分级、预冷;(4)脱苞:在阴凉通风处进行果苞剥离,得到带壳鲜榛坚果;(5)挑选:带壳鲜榛坚果在阴凉通风处剔除病虫果及杂质;(6)分级:在阴凉通风处使用榛子专用分级设备对带壳鲜榛坚果进行分级;(7)预冷:将分选好的带壳鲜榛坚果进行预冷处理;(8)包装:预冷后的带壳鲜榛坚果进行包装;(9)入库、堆码:将包装好的带壳鲜榛坚果置于冷库中码垛贮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贮藏保鲜方法,其中:步骤(1)所述特定时期为榛果苞开始出现“黄绕”、榛仁含水量35~40g/100gFW的时间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贮藏保鲜方法,其中:步骤(7)所述预冷处理包括:在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丽松马庆华史晨杉荣岩赵宏飞赵天田杨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