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担架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1188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担架运输车,运输车包括车体和夹紧装置,车体通过夹紧装置安装有运输担架;其中,车体包括车架、支腿、车轮、扶手和支撑管,车架一侧安装有支腿,车架另一侧安装有车轮、车架位于支腿一侧上部安装有扶手,车架位于两侧安装有支撑管;支撑管中安装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用于固定运输担架,其中,夹紧装置包括固定管和夹紧组件,固定管顶端固定有夹紧组件。该运输车通过在车体上安装夹紧装置,使担架运输车不受运输担架宽度的影响,在夹紧装置的作用下,可将不同宽度的运输担架固定在车体上,提高担架运输车的通用性,且具有固定简单方便的优点。简单方便的优点。简单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担架运输车


[0001]本技术属于运输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担架运输车。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救援时,常利用担架运输车固定担架进行快速运输,以对伤员进行救助。相关担架运输车只能运输固定型号的担架,通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担架运输车。
[0004]一种担架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包括车体和夹紧装置,所述车体通过所述夹紧装置安装有运输担架;
[0005]其中,所述车体包括车架、支腿、车轮、扶手和支撑管,所述车架一侧安装有所述支腿,所述车架另一侧安装有车轮、所述车架位于所述支腿一侧上部安装有所述扶手,所述车架位于两侧安装有所述支撑管;
[0006]所述支撑管中安装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用于固定所述运输担架,其中,夹紧装置包括固定管和夹紧组件,所述固定管顶端固定有所述夹紧组件。
[0007]优选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四个第一夹紧单元,所述第一夹紧单元包括底板、第一通孔、螺旋杆、把手、固定件、勾爪、第一滑槽、垫片和螺母;
[0008]其中,所述底板一侧均匀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通孔内啮合有所述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底部啮合有所述把手,所述螺旋杆上端焊接有所述固定件,所述螺旋杆上端位于所述固定件上部安装有所述勾爪,所述勾爪一侧开设有所述第一滑槽,所述勾爪通过所述第一滑槽安装在所述螺旋杆上端,并通过所述螺母固定,其中,所述螺母与所述勾爪之间安装有所述垫片。
[0009]优选的,所述把手外侧底部均匀固定有凸起。
[0010]优选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两个第二夹紧单元;
[0011]所述第二夹紧单元包括支撑梁、固定挡板、内腔、第二滑槽、第一拉簧、活动挡板和卡槽;
[0012]其中,所述支撑梁一端固定有所述固定挡板,所述支撑梁内部设有所述内腔,所述支撑梁另一端顶部开设有所述第二滑槽,所述内腔位于所述固定挡板一侧与所述第一拉簧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拉簧另一端与安装在所述第二滑槽内的所述活动挡板连接,所述活动挡板位于所述第二滑槽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所述卡槽。
[0013]优选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两个第三夹紧单元;
[0014]所述第三夹紧单元包括固定端和移动端;
[0015]其中,所述固定端顶端一侧固定有第一挡板,所述移动端为内部开槽的矩形管,所述移动端内侧中部安装有第一导柱,所述移动端内部位于所述第一导柱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二导柱,所述移动端内通过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二导柱安装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导柱
外侧套接有第二拉簧,所述第二拉簧一端固定在所述移动端上,所述第二拉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连接,所述移动端一端对称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安装销钉,通过所述销钉将所述第二挡板固定在所述移动端一端。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一侧均安装有防滑垫,所述第二挡板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挡板下部对应于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二导柱对应开设有第三通孔。
[0017]优选的,所述运输担架包括担架主体、担架固定槽和担架手柄,所述担架主体采用方管,所述担架主体两侧上部设置有担架固定槽,所述担架主体两端对称固定有担架手柄。
[0018]优选的,所述车架一侧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车架靠近所述车轮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驱动件与车轮驱动轴驱动连接,所述车轮驱动轴两端安装有所述车轮,所述车架位于所述扶手一侧安装有控制器,其中,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机打开或关闭。
[0019]优选的,所述支撑管为方管,所述固定管为圆管。
[0020]优选的,所述支腿的数量为2个,所述车轮的数量为2个,所述支撑管的数量为4个。
[0021]本技术的担架运输车,通过在车体上安装夹紧装置,使担架运输车不受运输担架宽度的影响,在夹紧装置的作用下,可将不同宽度的运输担架固定在车体上,提高担架运输车的通用性,且具有固定简单方便的优点。
[0022]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的担架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夹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螺旋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示出了本技术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的担架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夹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三夹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三夹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9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机的电连接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
[0034]1、车体;2、夹紧装置;3、运输担架;11、车架;12、支腿;13、车轮;14、扶手;15、支撑管;16、蓄电池;17、电机;18、驱动件;19、控制器;21、固定管;22、夹紧组件;221、底板;222、第一通孔;223、螺旋杆;224、把手;225、固定件;226、勾爪;227、第一滑槽;228、垫片;229、螺母;231、支撑梁;232、固定挡板;233、内腔;234、第二滑槽;235、第一拉簧;236、活动挡板;
237、卡槽;241、固定端;242、移动端;2411、第一挡板;2421、第一导柱;2422、第二导柱;2423、第二拉簧;2424、第二挡板;2425、固定孔;2426、销钉;2427、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本技术提供一种担架运输车。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担架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运输车包括车体1和夹紧装置2,车体1通过夹紧装置2安装有运输担架3。
[0037]为了提高担架运输车的通用性,使其可以运输不同宽度的运输担架3,在上安装有夹紧装置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担架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包括车体(1)和夹紧装置(2),所述车体(1)通过所述夹紧装置(2)安装有运输担架(3);所述车体(1)包括车架(11)、支腿(12)、车轮(13)、扶手(14)和支撑管(15),所述车架(11)一侧安装有所述支腿(12),所述车架(11)另一侧安装有车轮(13)、所述车架(11)位于所述支腿(12)一侧上部安装有所述扶手(14),所述车架(11)位于两侧安装有所述支撑管(15);所述支撑管(15)中安装有夹紧装置(2),夹紧装置(2)用于固定所述运输担架(3),其中,夹紧装置(2)包括固定管(21)和夹紧组件(22),所述固定管(21)顶端固定有所述夹紧组件(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担架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22)包括四个第一夹紧单元,所述第一夹紧单元包括底板(221)、第一通孔(222)、螺旋杆(223)、把手(224)、固定件(225)、勾爪(226)、第一滑槽(227)、垫片(228)和螺母(229);其中,所述底板(221)一侧均匀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通孔(222),所述第一通孔(222)内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通孔(222)内啮合有所述螺旋杆(223),所述螺旋杆(223)底部啮合有所述把手(224),所述螺旋杆(223)上端焊接有所述固定件(225),所述螺旋杆(223)上端位于所述固定件(225)上部安装有所述勾爪(226),所述勾爪(226)一侧开设有所述第一滑槽(227),所述勾爪(226)通过所述第一滑槽(227)安装在所述螺旋杆(223)上端,并通过所述螺母(229)固定,其中,所述螺母(229)与所述勾爪(226)之间安装有所述垫片(22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担架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24)外侧底部均匀固定有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担架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22)包括两个第二夹紧单元;所述第二夹紧单元包括支撑梁(231)、固定挡板(232)、内腔(233)、第二滑槽(234)、第一拉簧(235)、活动挡板(236)和卡槽(237);其中,所述支撑梁(231)一端固定有所述固定挡板(232),所述支撑梁(231)内部设有所述内腔(233),所述支撑梁(231)另一端顶部开设有所述第二滑槽(234),所述内腔(233)位于所述固定挡板(232)一侧与所述第一拉簧(235)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拉簧(235)另一端与安装在所述第二滑槽(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运斗宋振兴高树田温博伦刘培朋
申请(专利权)人: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