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信息化、工场化预制箱梁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1055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标准化、信息化、工场化预制箱梁施工工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施工准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标准化、信息化、工场化预制箱梁施工工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计
,具体为标准化、信息化、工场化预制箱梁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预制箱梁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如气泡、保护层厚度不够及钢筋间距不规范等,难以做到根治。
[0003]中国专利公开(公告)号:CN111203977B公开了预制箱梁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施工准备;2)钢筋笼绑扎;3)箱梁钢筋笼吊装施工;4)箱梁模板支设;5)混凝土浇筑施工;6)预制箱梁蒸汽养护;7)预制箱梁喷水养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通过箍筋限位板上的箍筋嵌入槽限定箱梁箍筋的位置,分别通过纵筋限位槽和纵筋限位环限定下层的箱梁纵筋和上层的箱梁纵筋位置,降低了箱梁钢筋笼钢筋绑扎定位的难度;同时,本专利技术在上层胎板的上部设置了悬吊平台板,并可通过滑梁滚轮调整胎板滑梁的横向位置,避免了箱梁钢筋笼施工过程中对箱梁钢筋笼的踩踏。
[0004]中国专利公开(公告)号:CN111633808A公开了一种预制箱梁的施工方法,包括:带液压调节系统的电动行走小车,移动整体钢筋定位胎架到预制台座旁,并用液压系统调节整体钢筋定位胎架就位;带液压调节系统的行走小车,移动整体型钢侧模到预制台座处,并用液压系统进行侧模安装,在预制台座上安装内模、顶板钢筋、端头模板,浇筑砼制得预制箱梁,再用液压调节系统拆开整体箱梁侧模,电动行走小车驮运整体侧模到另一预制台座旁,进行下一个预制台座上的预制箱梁施工。本专利技术减少了甚至不用龙门吊进行腹板钢筋骨架吊运、外模模板安拆的施工,达到节约人工费用,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安全生产风险,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0005]中国专利公开(公告)号:CN109137720B公开了一种预制箱梁的施工方法,涉及桥梁施工的
,预制箱梁包括两个匹配预制块和一个墩顶预制块;墩顶预制块设置在两个匹配预制块之间;匹配预制块内设置有横隔板;在墩顶预制块上端设置有浇筑孔,浇筑孔用于将混凝土浇注到两个横隔板之间形成的浇筑腔中。在施工过程中,将两个匹配预制块和一个墩顶预制块放置到墩顶上方后,从浇筑孔处向浇筑腔中浇筑混凝土,从而令三者固定连接。由于预制箱梁采用了预制块的构造,在墩顶的施工位置,无需现浇墩顶块,从而不会受到现场浇筑条件的限制,并且不会与预制梁段之间产生龄期差异,从而改善了墩顶处的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降低了营养成本,提升了施工质量,并且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
[0006]在遇到工程量大、梁型复杂的项目时,人为管理无法做到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跟踪,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盲区,不利于预制箱梁质量与安全管控。如何避免因人为管理的缺陷,降低预制箱梁生产过程中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成为了预制箱梁施工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标准化、信息化、工场化预制箱梁施工工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标准化、信息化、工场化预制箱梁施工工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施工准备

顶板及底腹板钢筋绑扎

外侧模板安装

底腹板钢筋骨架吊装

内模、端模安装

顶板钢筋骨架吊装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养护

张拉及压浆

封锚

移梁存放。
[0010]作为优选,所述施工准备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0梁场规划:根据预制箱梁工程量及工期要求对预制梁场建设进行规划,确认预制台座数量,确定预制梁场和存梁区场地设置位置,并进行现场办公区、材料堆放区、搅拌站、钢筋加工场的布置;
[0012]S11台座及定位架制作:根据预制箱梁的工程量、长度、底宽度及侧模的装拆情况设计出台座和定位架图纸;
[0013]S12模板加工:包括侧模和内模的加工,根据箱梁的结构尺寸统一加工制作,侧模采用定型不锈钢钢模,钢板厚度不小于6mm,侧模每隔1m布置一个高频附着式振动器,两侧错开布置,内模采用组合式钢模,钢板厚度不小于5mm,分段分块加工,进行整体拼装;
[0014]S134、网络平台建立:通过二维或者三维建立预制梁场平面图,平面图中包括预制区各台座信息、存梁区、材料堆放区和钢筋加工场,记录预制箱梁从制梁开始到移梁存放的全过程。
[0015]作为优选,台座采用钢筋和5#槽钢焊接成骨架,用C30混凝土浇筑成一个整体,面层铺设6mm不锈钢钢板与5#槽钢焊接固定。
[0016]作为优选,定位架采用∠5.0角钢、[10槽钢及镀锌钢管焊接而成,底腹板钢筋使用卡槽式定位,角钢根据图纸钢筋间距开2cm深、1.6cm宽槽,钢筋间距分10cm间距、20cm间距两种,腹部通长钢筋、预应力波纹管使用活动抽拉式定位,在胎架两侧三脚架上设置大小套管,高度间距根据图纸要求,绑扎时插入小圆管,绑扎定位完成后,抽出全部小圆管。
[0017]作为优选,底腹板钢筋骨架吊装包括钢筋精确加工、底腹板钢筋绑扎和顶板钢筋绑扎,钢筋精确加工包括数控弯曲中心加工和数控弯箍机合作加工。
[0018]作为优选,数控弯曲中心加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9]S20:选择好模具,设好钢筋长度,计划生产;
[0020]S21:根据钢筋直径的不同,选择每次生产钢筋的根数;
[0021]S22:然后通过设置左机和右机回参距离、挡板距离、左机和右机反弯工作位置、左机和右机移动速度等参数,完成对数控弯曲中心的参数设定;
[0022]S23:接着根据施工设计图中尺寸参数自由编辑;
[0023]S24:机中存有多种图形提供选择,设定好长度、角度后按确认键,数据确认无误后自动工作。
[0024]作为优选,外侧模板安装采用一次安装完成,安装前对模板表面清理,上涂脱模剂,外侧模板安装采用门吊吊装,在安装过程中模板从台座的一端向另一端左右侧对称安装,安装时应及时锁好对拉拉杆。
[0025]作为优选,底腹板钢筋骨架吊装采用吊具配合门吊进行预制箱梁底腹板钢筋骨架
整体吊装,吊具的主梁拼装是通过焊接制成,配套钢管和小钢丝绳,吊装时,用门吊把吊具移到预制箱梁底腹板钢筋骨架位置,将小钢丝绳分别勾扣在架立筋上,门吊在专人指挥下进行吊装作业。
[0026]作为优选,内模、端模安装包括内模安装、端模安装,内模安装采用一次性安装,将分块的模板进行拼装,同时连接处用止浆条处理拼缝,整体拼装好后进行安装;端模安装采用定形钢模板安装,预留孔空隙处采用泡沫填缝剂止浆。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8]1、本标准化、信息化、工场化预制箱梁施工工法适用于桥梁工程、港口码头工程箱梁预制,同时也适用其它预制构件,如T梁、空心板等。
[0029]2、本专利技术的标准化、信息化、工场化预制箱梁施工工法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标准化、信息化、工场化预制箱梁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施工准备

顶板及底腹板钢筋绑扎

外侧模板安装

底腹板钢筋骨架吊装

内模、端模安装

顶板钢筋骨架吊装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养护

张拉及压浆

封锚

移梁存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化、信息化、工场化预制箱梁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准备包括以下步骤:S10梁场规划:根据预制箱梁工程量及工期要求对预制梁场建设进行规划,确认预制台座数量,确定预制梁场和存梁区场地设置位置,并进行现场办公区、材料堆放区、搅拌站、钢筋加工场的布置;S11台座及定位架制作:根据预制箱梁的工程量、长度、底宽度及侧模的装拆情况设计出台座和定位架图纸;S12模板加工:包括侧模和内模的加工,根据箱梁的结构尺寸统一加工制作,侧模采用定型不锈钢钢模,钢板厚度不小于6mm,侧模每隔1m布置一个高频附着式振动器,两侧错开布置,内模采用组合式钢模,钢板厚度不小于5mm,分段分块加工,进行整体拼装;S134、网络平台建立:通过二维或者三维建立预制梁场平面图,平面图中包括预制区各台座信息、存梁区、材料堆放区和钢筋加工场,记录预制箱梁从制梁开始到移梁存放的全过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准化、信息化、工场化预制箱梁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台座采用钢筋和5#槽钢焊接成骨架,用C30混凝土浇筑成一个整体,面层铺设6mm不锈钢钢板与5#槽钢焊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准化、信息化、工场化预制箱梁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定位架采用∠5.0角钢、[10槽钢及镀锌钢管焊接而成,底腹板钢筋使用卡槽式定位,角钢根据图纸钢筋间距开2cm深、1.6cm宽槽,钢筋间距分10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正舜王志强沈涛庄宏斌官斌锋张丛明罗创民罗锋陈日胜王惠鸿曹玉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