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船侧扫及竖直跟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1034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船侧扫及竖直跟踪装置,解决目前无人测量船测绘准确度差、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包括本体,本体外壳底面向内凹陷设有换能器安装位;换能器安装位设有换能器走线孔;本体左侧设有换能器走线出口,本体的右侧壁向内设有与旋转轴承相匹配的旋转轴承安装位,本体的左侧壁向内凹陷设有防水接线柱转动槽。可广泛应用于无人船技术领域。可广泛应用于无人船技术领域。可广泛应用于无人船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船侧扫及竖直跟踪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船
,具体为一种无人船侧扫及竖直跟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人船是一种无人操作、能够自主航行的水面运动平台,通过搭载不同的任务载荷,能够完成不同任务,尤其适用于执行危险、枯燥以及不适于有人的船只执行的任务。由于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机动性强、隐蔽性好、活动区域广等特点,在众多应用领域中具有巨大潜力。它既可以执行反潜、排雷、电子对抗、侦察巡逻等军事任务,又可以用于水下测绘、科研勘探、水文气象监测、水质采样、海上搜救等民用领域。
[0003]无人船的动力、转弯一般是分别通过推进器和动力转向器来实现。船用推进器为船提供前进或后退的动力,动力转向器则通过与船身形成一定的角度,从而使水流对船面产生作用力,进而使船体转向。现有技术中,无人测量船测深动力转向器均固定在船体之中,随着船只运行,很难保持动力转向器在水中的状态,增加了测绘数据的不确定性,造成其水下测量准确度差、精确度低,降低了测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同时实现在水中向不同方向发射超声波或者通过转动抵消船体横摇的影响,能够有效提高无人测量船的测绘精确度和精准度、同时显著提高其测绘效率的无人船侧扫及竖直跟踪装置。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技术提供的无人船侧扫及竖直跟踪装置,包括本体,本体外壳底面向内凹陷设有换能器安装位;换能器安装位顶端还设有伸向本体内部的换能器走线孔;本体左侧设有换能器走线出口和转动轴,本体的左侧壁还向内凹陷设有防水接线柱转动槽,伸出本体的转动轴内设于防水接线柱转动槽内;本体右侧安装有旋转轴承,本体的右侧壁向内设有与旋转轴承相匹配的旋转轴承安装位。
[0006]优选的,本体中轴线与转动轴的轴心、旋转轴承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0007]优选的,转动轴上部的本体内部设有用于安装姿态仪的姿态仪安装位,换能器走线出口设于姿态仪安装位的上侧,姿态仪的线缆和换能器的线缆共同从换能器走线孔穿过,最后从换能器走线出口穿出本体。
[0008]优选的,姿态仪安装位底面与换能器安装位顶面相平行。
[0009]优选的,换能器走线孔为由下部的竖向通道和上部的横向通道构成的呈倒立的L型,横向通道的末端与所述的换能器走线出口连通。
[0010]优选的,转动轴外端部还内设有与动力设备固定连接的转动动力接口。
[0011]优选的,转动轴的上侧设有换能器固定卡槽,换能器固定卡槽与换能器上端安装部固定卡接的换能器固定卡片相匹配。
[0012]优选的,换能器固定卡槽横向设置、且与竖向的换能器走线孔相连通。
[0013]优选的,换能器安装位向内凹陷的形状与换能器形状相匹配。
[0014]优选的,换能器安装位外端设有与其底部匹配的盖板,盖板底部为扫描平面,且其底部盖板宽度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变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为:
[0016]1、本技术无人船侧扫及竖直跟踪装置,装置结构设计巧妙,制作成本低,竖直向下模式可使超声波始终垂直于水体向下,减少水体密度分层造成的折射现象,误差小,提高检测准确度与精确。
[0017]2、本技术无人船侧扫及竖直跟踪装置,可以实现无人船侧扫及竖直跟踪装置可绕轴线双向旋转,提高其水下使用灵活性,同时提高其检测横扫面积,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其还具有使用寿命长、抗腐蚀性能强、维修与保养成本的优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结构后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结构侧视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结构仰视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内部剖视图。
[0024]图中:1、本体;2、换能器安装位;3、换能器走线孔;4、换能器走线出口;5、转动轴;6、旋转轴承安装位;7、防水接线柱转动槽;8、转动动力接口;9、换能器固定卡槽;10、姿态仪安装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请参阅图1

图6,本技术提供的无人船侧扫及竖直跟踪装置,包括本体1,本体1外壳底面向内凹陷设有换能器安装位2;本体1外壳底部侧面向内凹陷的形状与换能器实际形状相匹配;换能器安装位2顶端还设有伸向本体1内部的换能器走线孔3;本体1左侧设有换能器走线出口4,换能器线缆从换能器走线孔3穿入本体1,从换能器走线出口4穿出本体1。
[0028]本体1可横向安装在船体底部,且本体1外壳的外形光滑且与船体形状相匹配;本体1的左侧设有转动轴5,本体1的右侧设有旋转轴承,本体1的右侧壁向内设有与旋转轴承
相匹配的旋转轴承安装位6,本体1的左侧壁向内凹陷设有防水接线柱转动槽7,伸出本体1的转动轴5内设于防水接线柱转动槽7内,转动轴5的外端部还内设有与动力设备固定连接的转动动力接口8,使用过程中动力设备的转轴通过转动动力接口8和固定螺栓与转动轴5固定连接,同时还通过防水接线柱转动槽7实现与本体1之间的防水接线连接,使其线缆接线防水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0029]本体1中轴线与转动轴5的轴心、旋转轴承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此种结构设计可以实现无人船侧扫及竖直跟踪装置可绕轴线双向旋转,提高其水下使用灵活性,同时提高其检测横扫面积,提高检测准确度与精确度。
[0030]转动轴5的上侧设有换能器固定卡槽9,换能器固定卡槽9与换能器上端安装部固定卡接的换能器固定卡片相匹配,当换能器嵌入本体1外壳底面向内凹陷的换能器安装位2后,换能器固定卡片从转动轴5上侧的换能器固定卡槽9中横向插入、且伸入换能器走线孔3内,将换能器上端安装部固定卡接后,再通过卡住换能器固定卡扣将换能器固定卡片固定在换能器固定卡槽9内部,使换能器整体安装与拆卸方便,便于维修与检测。
[0031]换能器固定卡槽9横向设置且与竖向的换能器走线孔3相连通,此种结构设计可以巧妙布局,合理有效利用本体1内部空间,减小其体积,提高其水下检测使用的灵活性。换能器走线孔3的设置更进一步提高换能器安装的稳固性,以及确保其与本技术提供的无人船侧扫及竖直跟踪装置同步同向转动的一致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船侧扫及竖直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本体(1)外壳底面向内凹陷设有换能器安装位(2);所述的换能器安装位(2)顶端还设有伸向本体(1)内部的换能器走线孔(3);所述的本体(1)左侧设有换能器走线出口(4)和转动轴(5),所述的本体(1)的左侧壁还向内凹陷设有防水接线柱转动槽(7),伸出本体(1)的转动轴(5)内设于防水接线柱转动槽(7)内;所述的本体(1)右侧安装有旋转轴承,本体(1)的右侧壁向内设有与所述的旋转轴承相匹配的旋转轴承安装位(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船侧扫及竖直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中轴线与转动轴(5)的轴心、旋转轴承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船侧扫及竖直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5)上部的本体(1)内部设有用于安装姿态仪的姿态仪安装位(10),换能器走线出口(4)设于姿态仪安装位(10)的上侧,姿态仪的线缆和换能器的线缆共同从换能器走线孔(3)穿过,最后从换能器走线出口(4)穿出本体(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船侧扫及竖直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姿态仪安装位(10)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居峰王黎明李建彬孙元超王佳文苏志强王晓雷李玉成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