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船动力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757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测绘无人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船动力转向装置,包括设置在船体前端的动力装置和设置在船体后端的水下负载,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可在水平方向转向的螺旋桨,螺旋桨由电机驱动,螺旋桨设置在船体上方,船体采用水上风动力行进。无人船行驶路线可轻松实现直线行驶,不会出现跑偏情况;转向曲线平顺、稳定,船体基本无倾斜;静止状态下可实现在极小转向半径下转向。在极小转向半径下转向。在极小转向半径下转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船动力转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无人船动力转向装置,属于测绘无人船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无人测量船由水下双螺旋桨、船体构成,通过两个螺旋桨的速度差控制船体左右动力大小,以实现行驶和转向,但是该模式在控制直线行驶时,对两个螺旋桨动力分配精度要求高,且在转向时有明显的倾斜特征,转弯半径较大,不利于提高无人船测量时的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人船动力转向装置,能够提高(特别是采用的水上风动力)无人船行驶稳定性和转向精度,减小转向半径,可以广泛应用于对行驶路线精度要求较高的测绘无人船。
[0004]本技术所述的无人船动力转向装置,包括设置在船体前端的动力装置和设置在船体后端的水下负载,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可在水平方向转向的螺旋桨,螺旋桨由电机驱动,螺旋桨设置在船体上方,船体采用水上风动力行进。
[0005]本专利是一种无人测量船使用的转向装置,通过配置成动力前置,水下负载后置的结构,在使用中能够形成以水下负载为圆心,前置牵引力可调节为在该圆切线上有效做功的工作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无人测量船的转向精度和行驶稳定性。
[0006]所述的螺旋桨固定设置在主动转轴顶部,主动转轴底部转动设置在船体上。主动转轴可以通过电机或其他设备带动完成转向。
[0007]优选的,所述的水下负载呈流线型,减小行驶阻力。
[0008]优选的,所述的水下负载固定设置在被动转轴底部,被动转轴顶部转动设置在船底。
[0009]从俯视方向,动力装置和水下负载的连线与船体的中心线重合。
[0010]为了尽可能的满足行驶要求,所述的螺旋桨的左、右转动角度均不小于90度。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所述的无人船动力转向装置,经检验:
[0013]1)无人船行驶路线可轻松实现直线行驶,不会出现跑偏情况;
[0014]2)转向曲线平顺、稳定,船体基本无倾斜;
[0015]3)静止状态下可实现在极小转向半径下转向。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船体;2、主动转轴;3、螺旋桨;4、被动转轴;5、水下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0]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无人船动力转向装置,包括设置在船体1前端的动力装置和设置在船体1后端的水下负载5,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可转向的螺旋桨3,螺旋桨3由电机驱动,螺旋桨3设置在船体1上方,船体1采用水上风动力行进。
[0021]具体的,螺旋桨3固定设置在主动转轴2顶部,主动转轴2底部转动设置在船体1上,主动转轴2可以通过电机或其他设备带动完成转向。
[0022]本实施例的水下负载5呈流线型。水下负载5固定设置在被动转轴4底部,被动转轴4顶部转动设置在船底。
[0023]从俯视方向,动力装置和水下负载5的连线与船体1的中心线重合。螺旋桨3的左、右转动角度均不小于90度。
[0024]本专利是利用水下负载5作为转向锚点,能够水平旋转的前置动力装置提供牵引力,动力装置在前,水下负载5在后,在船身长度满足的情况下,尽量提高两者的间距;且两者的连线布置在船身所形成的外轮廓中线上。使用中通过调节前置动力的方向,控制转向方向与力度,最终达到行驶控制的目的。
[0025]制作时,将动力装置和水下负载5设置在一条直线上,动力的初始方向指向前方,如图2所示,并可水平左右旋转,左右旋转角度不宜小于
±
90度。使用中动力方向回中即提供向前动力,通过转动角度即可调整转向力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船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船体(1)前端的动力装置和设置在船体(1)后端的水下负载(5),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可在水平方向转向的螺旋桨(3),螺旋桨(3)由电机驱动,螺旋桨(3)设置在船体(1)上方,船体(1)采用水上风动力行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船动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桨(3)固定设置在主动转轴(2)顶部,主动转轴(2)底部转动设置在船体(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船动力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居峰孙元超赵恒祥李建彬王新泓王黎明李玉成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