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096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室内机;室外机,室外机包括压缩机、至少两个换热器,至少两个换热器并联设置,至少两个换热器并联后,一端与压缩机连接,另一端与至少一个室内机连接;其中,在每个换热器与压缩机之间均设有四通阀,四通阀设有D口、E口、S口、C口,D口与压缩机的排气端连通,E口与室内机连通,C口与换热器连通,S口与压缩机的进气端连通,在S口与压缩机的进气端之间设有气液分离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的是空调系统在除霜时无法持续制热的技术问题,实现多个换热器交替使用,保证空调系统在除霜时能够持续制热的技术效果。的技术效果。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空调系统,秋冬季或者室外环境很低时,需要室内机按照制热模式运行。但室外换热器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室外环境较低,水蒸气会凝结在换热器表面形成霜冻。为了使室外机换热器解除霜冻,需要控制空调系统进入除霜模式。
[0003]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当前空调系统制热需要进行化霜时,系统运行模式由制热转为制冷,利用制冷模式进行室外换热器除霜,而此时室内机停止制热运行,使得制热不连续,影响用户舒适性,同时系统转制冷模式化霜,消耗无效功率,降低整个系统的能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是空调系统在除霜时无法持续制热的技术问题,实现多个换热器交替使用,保证空调系统在除霜时能够持续制热的技术效果。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室内机;室外机,室外机包括压缩机、至少两个换热器,至少两个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并联设置,至少两个换热器并联后,一端与压缩机连接,另一端与至少一个室内机连接;其中,在每个换热器与压缩机之间均设有四通阀,四通阀设有D口、E口、S口、C口,D口与压缩机的排气端连通,E口与室内机连通,C口与换热器连通,S口与压缩机的进气端连通,在S口与压缩机的进气端之间设有气液分离器。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空调系统的室外机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并联的换热器。在实际的室外环境温度较低的环境下,一个换热器可以用于对空调系统进行供热,另一个换热器可以进行除霜;当一个换热器也需要除霜时,另一个换热器停止除霜进行制热。这样至少两个换热器设置在室外机上,能够维持室内机的持续制热,不会因为化霜导致室内机供热不连续。在每个换热器与压缩机之间还设置有四通阀,四通阀能够转换压缩机的排气端与进气端。四通阀的C口能够接收换热器处的冷媒,但如果直接通过D口不能进入压缩机内,因为D口连接的是压缩机的出气口,因此,将C口与S口连通后,来自换热器内的冷媒从C口进入,再从S口流出,进入气液分离器内,经过气液分离后,能够将占比较高的液态冷媒经过压缩机压缩变为高温高压的冷媒继续进行循环。在四通阀与压缩机之间设置气液分离器能够防止气态冷媒进入压缩机内,导致压缩机损坏。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在S口与压缩机的进气端之间设有气液分离器;S口与气液分离器之间设有电磁阀。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换热器后的冷媒在经过四通阀之后进入气液分离器再进入压缩机,为了控制冷媒进入气液分离器内的流量和速度,在S口与气液分离器之间设置有电磁阀,使冷媒进入气液分离器时,不会流量和速度过
大导致气液分离器损坏。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液管,液管连接室内机与换热器;气管,气管连接室内机与E口;第一截止阀,第一截止阀设于液管;第二截止阀,第二截止阀设于气管。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室内机雨室外机之间连接液管与气管,实现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冷媒的循环。设置有第一截止阀,第一截止阀能够控制室内机与室外换热器之间的通断。压缩机内的高温高压冷媒通过D口经过四通阀再从E口流出进入室内机,为了控制压缩机与室内机之间管路的通断,在E口与室内机之间设置第二截止阀。截止阀相较于其他阀门,比较耐用,开启高度不大,制造容易,维修方便,不仅适用于中低压,而且适用于高压。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一电子膨胀阀设于每个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截止阀之间;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设于第一截止阀与至少一个室内机中的每个室内机之间。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每个换热器与室内机连接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一电子膨胀阀能够对换热器与室内机之间管路内的冷媒进行流量控制,调节该段管路内的冷媒流量,本案中由于室外机中并联的换热器较多,因此设置第一电子膨胀阀也是为了室内机、换热器以及中间管路的安全,防止产生过量冷媒。本案中设置有多个室内机,为了控制室内机一侧的流量,在室内机与第一截止阀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子膨胀阀,控制室内机想换热器一端流通的流量。第一电子膨胀阀从换热器一侧控制换热器与室内机之间的流量,第二电子膨胀阀从室内机一侧控制换热器与室内机之间的流量,能够防止一侧的电子膨胀阀损坏后丧失调节流量的功能。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当第一换热器为冷凝放热时、第二换热器为蒸发制冷时:第一换热器对应连接的电磁阀关闭,第一换热器对应连接的四通阀的D口与C口连通,S口、E口均关闭;第二换热器对应连接的电磁阀开启,第二换热器对应连接的四通阀的D口与E口连通,C口与S口连通;压缩机、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均开启。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换热器在化霜时,第一换热器内的冷媒流向与制热时的流向相反。四通阀关闭时,冷媒从D口流向C口,直接流入第一换热器内,D口与E口不再连通,冷媒无法进入到室内机中,并且电磁阀关闭,冷媒也无法通过D口、S口回到压缩机内。这样使高温高压的冷媒只能直接进入第一换热器内,实现除霜。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当第一换热器为蒸发制冷、第二换热器为冷凝放热时:第一换热器对应连接的电磁阀开启,第一换热器对应连接的四通阀的D口与E口连通,C口与S口连通;第二换热器对应连接的电磁阀关闭,第二换热器对应连接的四通阀的D口与C口连通,S口、E口均关闭;压缩机、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均开启。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二换热器在化霜时,第二换热器内的冷媒流向与制热时的流向相反。四通阀关闭时,冷媒从D口流向C口,直接流入第二换热器内,D口与E口不再连通,冷媒无法进入到室内机中,并且电磁阀关闭,冷媒也无法
通过D口、S口回到压缩机内。这样使高温高压的冷媒只能直接进入第二换热器内,实现除霜。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当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均为蒸发制冷时:第一换热器对应连接的电磁阀开启,第一换热器对应连接的四通阀的D口与E口连通、C口与S口连通;第二换热器对应连接的电磁阀开启,第二换热器对应连接的四通阀的D口与E口连通、C口与S口连通;压缩机、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均开启。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当四通阀开启时,D口与E口连通,冷媒从压缩机内流出经过D口与E口进入室内机,从室内机流向换热器,经过换热器后进入C口,C口与S口连通,冷媒经过S口进入气液分离器,最后回到压缩机内,实现高温高压的冷媒直接进入室内机进行制热的效果。...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10)包括:至少一个室内机(100);室外机(200),所述室外机(200)包括压缩机(210)、至少两个换热器(220),至少两个所述换热器(220)包括第一换热器(221)和第二换热器(222),所述第一换热器(221)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22)并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换热器(220)并联后,一端与所述压缩机(210)连接,另一端与至少一个所述室内机(100)连接;其中,在每个所述换热器(220)与所述压缩机(210)之间均设有四通阀(230),所述四通阀(230)设有D口、E口、S口、C口,所述D口与所述压缩机(210)的排气端连通,所述E口与所述室内机(100)连通,所述C口与所述换热器(220)连通,所述S口与所述压缩机(210)的进气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口与所述压缩机(210)的进气端之间设有气液分离器(240);所述S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240)之间设有电磁阀(2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10)还包括:液管(310),所述液管(310)连接所述室内机(100)与所述换热器(220);气管(320),所述气管(320)连接所述室内机(100)与所述E口;第一截止阀(110),所述第一截止阀(110)设于所述液管(310);第二截止阀(120),所述第二截止阀(120)设于所述气管(3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10)还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251),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251)设于每个所述换热器(220)与所述第一截止阀(110)之间;第二电子膨胀阀(252),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252)设于所述第一截止阀(110)与至少一个所述室内机(100)中的每个所述室内机(100)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换热器(221)为冷凝放热时、所述第二换热器(222)为蒸发制冷时:所述第一换热器(221)对应连接的所述电磁阀(241)关闭,所述第一换热器(221)对应连接的所述四通阀(230)的所述D口与所述C口连通,所述S口、所述E口均关闭;所述第二换热器(222)对应连接的所述电磁阀(241)开启,所述第二换热器(222)对应连接的所述四通阀(230)的所述D口与所述E口连通,所述C口与所述S口连通;所述压缩机(210)、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251)、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252)、所述第一截止阀(110)、所述第二截止阀(120)均开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小辉黄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