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宪孔专利>正文

深部手术自动持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091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深部手术自动持针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手术切口越来越小,手术腔隙越来越狭窄,医务人员应用原有的手术器械操作均有勉强、别扭之感。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外套管3内有传动轴4,传动轴4前端连接磁性锥体2,外套管3前端连接进针管1,其后端内设置有弹簧6,传动轴4后端连接推动手柄5,在外套管3外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置线管7。它的优点是:角度固定,进针着力点准确,运用灵活,运针方向易于掌握;自动控制,方便快捷,进针力量较强、均衡;缝线置于持针器内,不致使缝线散落在手术腔,减少缝线零乱、缠结机会。(*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深部手术自动持针器
技术介绍
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手术切口越来越小,手术腔隙越来越狭窄,如颅脑、颅颌面、胸腔、腹腔手术;口腔、耳鼻咽喉、妇产科手术;显微、整形、美容手术等等。因而,医务人员应用原有的手术器械在相对狭小、深邃的手术腔隙进行复杂、准确、细致的操作均有勉强、别扭之感。因此,确有需要研制一种便于在深部术腔运针、缝合的新式持针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深部手术自动持针器。它的技术方案为外套管3内有传动轴4,传动轴4前端连接磁性锥体2,外套管3前端连接进针管1,其后端内设置有弹簧6,传动轴4后端连接推动手柄5,在外套管3外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置线管7。该技术的优点是角度固定,进针着力点准确,运针灵活,运针方向易于掌握;自动控制,方便快捷,进针力量较强、均衡;缝线置于持针器内,不致使缝线散落在手术腔,减少缝线零乱、缠结机会。附图说明该附图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进针管,2、磁性锥体,3、外套管,4、传动轴,5、推动手柄,6、弹簧,7、置线管,8、缝针。具体实施方式外套管3内有传动轴4,传动轴4前端连接磁性锥体2,外套管3前端连接进针管1,其后端内设置有弹簧6,传动轴4后端连接推动手柄5,在外套管3外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置线管7;把缝针8插入进针管1由磁性锥体2吸住,缝合线设置在置线管7中;当运针时,按下推动手柄5使缝针8出来,当松开推动手柄时,弹簧6释放使缝针8收回。权利要求1.深部手术自动持针器,其特征是外套管(3)内有传动轴(4),传动轴(4)前端连接磁性锥体(2),外套管(3)前端连接进针管(1),其后端内设置有弹簧(6),传动轴(4)后端连接推动手柄(5),在外套管(3)外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置线管(7)。专利摘要深部手术自动持针器,属于医疗器械
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手术切口越来越小,手术腔隙越来越狭窄,医务人员应用原有的手术器械操作均有勉强、别扭之感。该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外套管3内有传动轴4,传动轴4前端连接磁性锥体2,外套管3前端连接进针管1,其后端内设置有弹簧6,传动轴4后端连接推动手柄5,在外套管3外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置线管7。它的优点是角度固定,进针着力点准确,运用灵活,运针方向易于掌握;自动控制,方便快捷,进针力量较强、均衡;缝线置于持针器内,不致使缝线散落在手术腔,减少缝线零乱、缠结机会。文档编号A61B17/06GK2532816SQ0220734公开日2003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5日专利技术者曾宪孔, 王新华, 韦斌 申请人:曾宪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深部手术自动持针器,其特征是:外套管(3)内有传动轴(4),传动轴(4)前端连接磁性锥体(2),外套管(3)前端连接进针管(1),其后端内设置有弹簧(6),传动轴(4)后端连接推动手柄(5),在外套管(3)外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置线管(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宪孔王新华韦斌
申请(专利权)人:曾宪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