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堆肥生产的曝气发酵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0900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堆肥生产的曝气发酵槽,包括槽体、覆盖于槽体顶端的覆盖膜和若干分布于槽体底部的曝气管,所述槽体包括水平设置的防渗地基以及两面设置于防渗地基顶端的侧挡墙,两面所述侧挡墙平行且间隔设置,两面所述侧挡墙的一端通过后挡墙体密封连接,所述槽体背离所述后挡墙的一端为进料端,所述防渗地基的顶面靠近进料端的一侧高于其靠近后挡墙的一侧,且防渗地基的顶面凹设有用于放置曝气管的管道槽,所述曝气管连接于外部的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防渗地基避免堆肥过程中的产生污水渗入地下,且防渗地基的顶面倾斜设置,方便污水的收集。方便污水的收集。方便污水的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堆肥生产的曝气发酵槽


[0001]本技术涉及堆肥发酵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堆肥生产的曝气发酵槽。

技术介绍

[0002]生物有机肥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城市餐厨固形物、菜市场厨余剩余物、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农业秸秆废弃物)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即将有机固体废弃物转化成优质生物有机肥料,使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利用,保护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综合效益显著。好氧堆肥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水与发酵槽体中的其他液体混合形成的污水,极易通过渗透等方式造成环境污染。故此,需要提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堆肥生产的曝气发酵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堆肥生产的曝气发酵槽,包括:
[0006]槽体,用于堆放曝气发酵的物料,包括水平设置的防渗地基以及两面设置于防渗地基顶端的侧挡墙,两面所述侧挡墙平行且间隔设置,两面所述侧挡墙的一端通过后挡墙体密封连接,所述槽体背离所述后挡墙的一端为进料端,所述防渗地基的顶面靠近进料端的一侧高于其靠近后挡墙的一侧,且防渗地基的顶面凹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管道槽;
[0007]覆盖膜:覆盖于槽体顶端的防水透气膜,用于槽体内的保温和减少堆肥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
[0008]曝气管,连接于槽体外部的风机,向槽体内送风,以提供堆肥需要的氧气。
[0009]进一步地,在上述用于堆肥生产的曝气发酵槽中,所述侧挡墙和后挡墙的顶端均设置有雨水收集槽。
[0010]进一步地,在上述用于堆肥生产的曝气发酵槽中,所述管道槽靠近后挡墙的一端通过污水槽连通于污水池。
[0011]进一步地,在上述用于堆肥生产的曝气发酵槽中,所述污水槽和污水池的内壁均设置有防渗层。
[0012]进一步地,在上述用于堆肥生产的曝气发酵槽中,所述污水槽和污水池的顶端高度均低于所述管道槽的底部高度。
[0013]进一步地,在上述用于堆肥生产的曝气发酵槽中,所述曝气管包括依次设置的连接段、第一曝气段、第二曝气段和第三曝气段,其中,所述连接段通过连接管连接于风机,所述第一曝气段、第二曝气段和第三曝气段的顶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曝气孔。
[0014]进一步地,在上述用于堆肥生产的曝气发酵槽中,沿曝气管径向相邻的所述曝气孔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曝气段内沿曝气管轴向相邻的曝气孔之间间隔20cm,所述第二曝气
段内沿曝气管轴向相邻的曝气孔之间间隔15cm,所述第三曝气段内沿曝气管轴向相邻的曝气孔之间间隔10cm。
[0015]进一步地,在上述用于堆肥生产的曝气发酵槽中,所述连接管贯穿所述后挡墙,并连接于风机,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排水阀。
[0016]进一步地,在上述用于堆肥生产的曝气发酵槽中,所述曝气孔处设置有防堵塞的过滤网。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本技术结构简单,防渗层避免堆肥过程中的产生污水渗入地下,且防渗层的顶面倾斜设置,方便污水的收集;侧挡墙和后挡墙顶端设置的雨水收集槽,使得雨污分离,避免雨水混入污水,从而减少污水处理量;曝气管内分段设置的曝气孔,保证槽体内送气均匀,从而提高发酵的均匀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用于堆肥生产的曝气发酵槽的使用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防渗地基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管道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雨水收集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曝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用于堆肥生产的曝气发酵槽,包括:
[0026]槽体1,用于堆放曝气发酵的物料,包括水平设置的防渗地基11以及两面设置于防渗地基11顶端的侧挡墙12,两面侧挡墙12平行且间隔设置,两面侧挡墙12的一端通过后挡墙13体密封连接,槽体1背离后挡墙13的一端为进料端,防渗地基11的顶面靠近进料端的一侧高于其靠近后挡墙13的一侧,且防渗地基11的顶面凹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管道槽;
[0027]覆盖膜:覆盖于槽体1顶端的单向防水透气膜,如膨体聚四氟乙烯薄膜等,保持槽体内的压力,使氧气和物料接触更加充分,从而使得发酵更完全、腐熟度更高、厌氧区更少、臭味更少,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和CO2能够借助覆盖膜的微孔结构扩散出去,维持了发酵堆体膜内外的气流平衡,而分子直径偏大的病原菌、微尘、气溶胶以及部分有害气体再次回到发酵的物料中,氨气等水溶性的气体溶入凝结水,并集中处理,使堆肥过程中物料排放出来的污染物大幅度减少以满足规定限制;
[0028]曝气管2,连接于槽体1外部的风机3,向槽体1内送风,以提供堆肥需要的氧气。
[0029]该技术方案中,防渗地基以抗渗混凝土浇筑的方式设置于水平面即可,而后在防渗地基的顶面对应位置浇筑侧挡墙和后挡墙,防渗地基、侧挡墙和后挡墙的厚度均为25cm,混凝土的浇筑属于现有技术,就不在此一一赘述了,防渗地基的边缘超出侧挡墙和后挡墙的外侧,确保防渗效果,两侧挡墙和后挡墙围成一侧开口的槽形结构,开口端作为进料端,
且防渗地基的顶面靠近进料端的一侧高出于其靠近后挡墙的一侧10

15cm,曝气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沿防渗地基向后挡墙一侧流动,便于集中,防渗地基的顶面靠近进料端的外侧可浇筑坡面或增加垫块等,方便运输物料的车辆进出;覆盖膜以现有技术覆盖于槽体的顶端,同时将进料端覆盖;两侧挡墙之间的间距设置为8m,在防渗地基的顶面加工四条平行于侧挡墙的管道槽,相邻管道槽之间间距2m,外侧的两条管道槽到对应侧挡墙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m,即每条曝气管两侧的送风范围相同,提高送气的均匀度;以防渗地基靠近后挡墙的顶面为基础,向下挖设20cm深和宽的管道槽,并沿平行于侧挡墙长度的方向水平延伸,管道槽亦可在防渗地基浇筑时预留,选用耐压10公斤的PE160管作为曝气管使用,曝气管放置于管道槽内即可;本技术结构简单,防渗层避免堆肥过程中的产生污水渗入地下,且防渗层的顶面倾斜设置,方便污水的收集。
[0030]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侧挡墙12和后挡墙13的顶端均设置有雨水收集槽4。
[0031]该技术方案中,雨水收集槽与对应的侧挡墙或后挡墙通过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或成型后固定于对应侧挡墙或后挡墙的顶端,其中,雨水收集槽的顶端中心设置有20cm深和宽的水沟,用于收集和导引雨水,收集的雨水可直接排放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堆肥生产的曝气发酵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堆肥生产的曝气发酵槽包括:槽体,用于堆放曝气发酵的物料,包括水平设置的防渗地基以及两面设置于防渗地基顶端的侧挡墙,两面所述侧挡墙平行且间隔设置,两面所述侧挡墙的一端通过后挡墙体密封连接,所述槽体背离所述后挡墙的一端为进料端,所述防渗地基的顶面靠近进料端的一侧高于其靠近后挡墙的一侧,且防渗地基的顶面凹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管道槽;覆盖膜:覆盖于槽体顶端的防水透气膜,用于槽体内的保温和减少堆肥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曝气管,连接于槽体外部的风机,向槽体内送风,以提供堆肥需要的氧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堆肥生产的曝气发酵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墙和后挡墙的顶端均设置有雨水收集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堆肥生产的曝气发酵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槽靠近后挡墙的一端通过污水槽连通于污水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堆肥生产的曝气发酵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槽和污水池的内壁均设置有防渗层。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王贵涛陈冼彬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绿丰农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