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安全移动门储能充电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0899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列车移动门储能充电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高铁安全移动门储能充电系统及方法,包含:控制模块、移动门状态获取模块、储能设备状态检测模块、充电头锁定模块和充电启停模块,其中,移动门状态获取模块,通过所述门控单元获取移动门的状态数据并将所述移动门的状态数据输出给控制模块;储能设备状态检测模块,实时检测储能设备的状态数据并将所述储能设备的状态数据输出给控制模块;充电头锁定模块,根据所述控制模块的命令,控制受电接触装置充电头与站台供电接触装置充电头机械锁止以及电气连接;充电启停模块,根据所述控制模块的命令,控制受电接触装置充电头开始充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满足高铁车站安全移动门多位置的电源需求。电源需求。电源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铁安全移动门储能充电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列车移动门储能充电
,尤指一种高铁安全移动门储能充电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同一条地铁线)地铁列车车型特定单一、停车点一致,其站台屏蔽门均是位置固定、单一的对开门结构。因此,屏蔽门控制系统的DCU控制器和驱动屏蔽门开、关门的传动系统安装位置固定,所需的电源通过线槽有线供电是最经济可靠、维护方便的方法。
[0003]目前高铁车站站台需要兼容几种不同的车型(如CRH3,CR380,CR400型)的停靠,列车门的停车位置不同;而且列车每次停靠站台时,机头位置都有偏差。高铁车站安全门要根据到站车型、以及停靠位置偏差进行补偿计算,获得每个移动门机头与该车型需要匹配的车门位置坐标差值,控制移动门动态运动来对准到站列车的每个车厢门,因此,车站安全移动门的位置也不能固定。由于高铁车站安全移动门多位置移动的特点,若要使用有线供电的方法,面临线缆伸缩距离所限、拖曳安装空间问题,无法实际实施(在成本、整体外观、维护方便性等方面)。所以现有的地铁屏蔽门采用的电源通过线槽有线供电的方法无法满足高铁车站安全移动门多位置的电源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铁安全移动门储能充电系统及方法,其可以满足高铁车站安全移动门多位置的电源需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高铁安全移动门储能充电系统,包含:控制模块、移动门状态获取模块、储能设备状态检测模块、充电头锁定模块和充电启停模块,所述移动门状态获取模块与门控单元通信连接,
[0007]其中,
[0008]移动门状态获取模块,通过所述门控单元获取移动门的状态数据并将所述移动门的状态数据输出给控制模块;
[0009]储能设备状态检测模块,实时检测储能设备的状态数据并将所述储能设备的状态数据输出给控制模块;
[0010]充电头锁定模块,根据所述控制模块的命令,控制受电接触装置充电头与站台供电接触装置充电头机械锁止以及电气连接;
[0011]充电启停模块,根据所述控制模块的命令,控制受电接触装置充电头开始充电。
[0012]进一步,所述移动门的状态数据包括移动门停止状态信号以及移动门正常位置关门状态信号。
[0013]进一步,所述储能设备的状态数据包括储能设备的输出电压、电流以及温度。
[0014]进一步,所述控制受电接触装置充电头与站台供电接触装置充电头机械锁止以及
电气连接,具体为:
[0015]所述充电头锁定模块向受电接触装置发出紧锁动作信号,使得受电接触装置充电头与站台供电接触装置充电头机械锁止以及电气连接;之后,所述充电头锁定模块检测锁止信号并把所述锁止信号反馈给控制模块。
[0016]进一步,如果没有检测到锁止信号,则向所述控制模块反馈故障信号。
[0017]进一步,所述控制受电接触装置充电头开始充电,具体为:
[0018]所述充电启停模块控制受电接触装置内部的电气回路开关闭合,使该电气回路接通,开始充电。
[0019]进一步,在所述受电接触装置充电头开始充电之后,所述充电启停模块检测所述受电接触装置内部的电气回路的电流信号并把该电流信号反馈给所述控制模块;如果电流信号异常,则向所述控制模块反馈故障信号。
[0020]进一步,所述储能设备包括安装在移动门机头上的电池及充放电装置,所述电池与所述充放电装置电性连接。
[0021]一种高铁安全移动门储能充电方法,所述高铁安全移动门储能充电方法应用于如以上所述的高铁安全移动门储能充电系统。
[0022]进一步,所述高铁安全移动门储能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S1,控制模块通过移动门状态获取模块获取移动门停止信号和关门状态信号,判断所述移动门停止信号和关门状态信号的有效性,若两信号同时有效,则具备充电条件;
[0024]S2,控制模块给充电头锁定模块发出紧锁命令并获取锁止反馈信号确认;之后,控制模块给充电启停模块发出充电启动信号并获取充电回路电流信号确认;
[0025]S3,控制模块通过储能设备状态检测模块监测电池电压,根据电池性能曲线控制充电电流,以防温度越限;
[0026]S4,控制模块在监测到电池充满或移动门开始移动时,给充电启停模块发出停止充电命令;再给受电接触装置发出解锁动作命令。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8]本专利技术包含:控制模块、移动门状态获取模块、储能设备状态检测模块、充电头锁定模块和充电启停模块,其中,移动门状态获取模块,通过所述门控单元获取移动门的状态数据并将所述移动门的状态数据输出给控制模块;储能设备状态检测模块,实时检测储能设备的状态数据并将所述储能设备的状态数据输出给控制模块;充电头锁定模块,根据所述控制模块的命令,控制受电接触装置充电头与站台供电接触装置充电头机械锁止以及电气连接;充电启停模块,根据所述控制模块的命令,控制受电接触装置充电头开始充电。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列车各车厢门停靠点对应的站台位置上预先设置供电接触装置,在安全门的每个移动门上同样安装受电接触装置;每次在当前列车离开,到下一趟列车到站前的时间段,通过供、受电接触装置的机械联锁、电气耦合,实现对该位置的移动门储能电池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针对匹配三种车型的安全移动门受电接触装置、预置站台供电接触装置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高铁安全移动门储能充电系统的连接框图。
[0031]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高铁安全移动门储能充电方法的流程框图。
[0032]附图标号说明:1.车厢;2.受电接触装置;3.车厢门;4.供电接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3]请参阅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高铁安全移动门储能充电系统及方法。
[0034]图1是本专利技术针对匹配多种车型(图中三种)的安全移动门受电接触装置2、预置站台供电接触装置4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其中,A型车车厢1的车厢门3以A1、A2

编号识别;B型车车厢1的车厢门3以B1、B2

编号识别;C型车车厢1的车厢门3以C1、C2

编号识别;(其它车型同理编排)。安全门每个移动门机头设计安装一套受电接触装置2;根据安全移动门关门时进行充电操作设计,因此,在移动门关门时两个机头受电接触装置2充电头对应的站台位置预置两套供电接触装置4,(通过安装和调试)确保移动门处于关门状态时,每个机头受电接触装置2与站台上对应的供电接触装置4电气、机械可靠联接。需要强调的是,受电接触装置2与供电接触装置4的电气、机械联接方式不在本专利技术权利保护范围内。
[0035]所述高铁安全移动门储能充电系统,包含:控制模块、移动门状态获取模块、储能设备状态检测模块、充电头锁定模块和充电启停模块,所述移动门状态获取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铁安全移动门储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控制模块、移动门状态获取模块、储能设备状态检测模块、充电头锁定模块和充电启停模块,所述移动门状态获取模块与门控单元通信连接,其中,移动门状态获取模块,通过所述门控单元获取移动门的状态数据并将所述移动门的状态数据输出给控制模块;储能设备状态检测模块,实时检测储能设备的状态数据并将所述储能设备的状态数据输出给控制模块;充电头锁定模块,根据所述控制模块的命令,控制受电接触装置充电头与站台供电接触装置充电头机械锁止以及电气连接;充电启停模块,根据所述控制模块的命令,控制受电接触装置充电头开始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安全移动门储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门的状态数据包括移动门停止状态信号以及移动门正常位置关门状态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安全移动门储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设备的状态数据包括储能设备的输出电压、电流以及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安全移动门储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受电接触装置充电头与站台供电接触装置充电头机械锁止以及电气连接,具体为:所述充电头锁定模块向受电接触装置发出紧锁动作信号,使得受电接触装置充电头与站台供电接触装置充电头机械锁止以及电气连接;之后,所述充电头锁定模块检测锁止信号并把所述锁止信号反馈给控制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铁安全移动门储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没有检测到锁止信号,则向所述控制模块反馈故障信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安全移动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建淮王凡张伟生崔宸唐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永达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