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土地区无专用桩基塔吊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077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软土地区无专用桩基塔吊基础,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用于安装塔吊(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于四个工程桩组(2)之间并设于四个工程桩组(2)的上端,四个所述工程桩组(2)呈矩形设置,所述塔吊(1)设于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上,所述本体设于地下室(3)内,所述塔吊(1)穿过地下室(3)的顶板(3.1)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工程桩及地下室基础结构作为塔吊基础的塔吊桩,保证塔吊构建安全性的一种软土地区无专用桩基塔吊基础。安全性的一种软土地区无专用桩基塔吊基础。安全性的一种软土地区无专用桩基塔吊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土地区无专用桩基塔吊基础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讲是一种软土地区无专用桩基塔吊基础。

技术介绍

[0002]软土地区地质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低,塔吊安装就需要专门的塔吊桩用于承载塔吊所产生的水平方向力、垂直方向力及弯矩,确保塔吊的正常运行。
[0003]但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比如塔吊桩位置选择错误或者地下室的施工单位与上部结构的施工单位不同,从而出现没有专用的塔吊桩作为塔吊基础的承载平台,进而造成塔吊无法按正常位置设置,对施工作业过程中的材料运输束手无策,因此,必须考虑在无专业塔吊桩前提下的替代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工程桩及地下室基础结构作为塔吊基础的塔吊桩,保证塔吊构建安全性的一种软土地区无专用桩基塔吊基础。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软土地区无专用桩基塔吊基础,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用于安装塔吊,所述本体设于四个工程桩组之间并设于四个工程桩组的上端,四个所述工程桩组呈矩形设置,所述塔吊设于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上,所述本体设于地下室内,所述塔吊穿过地下室的顶板设置。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以扩大塔吊基础的面积占有面积为代价,将塔吊基础周向上分别均匀受到四个工程桩组的支撑,保护塔吊基础构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其中工程桩为房屋构建的必要性稳定结构,且为永久性结构,具有着承载能力大的特点,并且在地下室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地下室的顶板上方覆土层的负载,使得顶板在未进行覆土层施工的情况下,工程桩具有富裕的承载能力,而塔吊往往都是在顶板覆土施工前拆除的,可以与覆土层之间形成完美的承接关系,充分利用工程桩的覆土层承载系数来进行塔吊的支撑。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本体包括沿着矩形的两条对象线设置的十字梁,所述十字梁的四个端部分别设于四个工程桩组的上方并与工程桩组相抵,所述塔吊与本体的连接处设于十字梁上。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工程桩组包括四根呈正方形设置的工程桩。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十字梁的四个端部与相应工程桩组之间均设有承台,所述承台用于稳定工程桩组内各个工程桩的顶端,所述承台用于调平工程桩组与十字梁端部的抵接面。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承台设于底板面的下方,所述本体设于底板面的上方。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承台上设有框架柱,所述十字梁的四端分别与四个承台上的框架柱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工程桩与承台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承台与十字梁连接示意图。
[0016]图中所示:1、塔吊,2、工程桩组,2.1、工程桩,2.2、承台,2.3、框架柱,3、地下室,3.1、顶板,3.2、底板面,4、十字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0018]如图1

2所示,一种软土地区无专用桩基塔吊基础,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用于安装塔吊1,所述本体设于四个工程桩组2之间并设于四个工程桩组2的上端,四个所述工程桩组2呈矩形设置,所述塔吊1设于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上,所述本体设于地下室3内,所述塔吊1穿过地下室3的顶板3.1设置,所述本体包括沿着矩形的两条对象线设置的十字梁4,所述十字梁4的四个端部分别设于四个工程桩组2的上方并与工程桩组2相抵,所述塔吊1与本体的连接处设于十字梁4上。将塔吊基础构建成十字梁4的结构,可以大幅度减少塔吊基础的构建材料,降低构建成本,利用塔吊基础占地面积大的设计特点,可以保证塔吊基础的稳定性,故而减少非连接区域的材料以及适当的减小十字梁4的厚度,均不能影响到塔吊基础对塔吊1支撑的稳定性。
[0019]如图1、图3所示,所述工程桩组2包括四根呈正方形设置的工程桩2.1,所述十字梁4的四个端部与相应工程桩组2之间均设有承台2.2,所述承台2.2用于稳定工程桩组2内各个工程桩2.1的顶端,所述承台2.2用于调平工程桩组2与十字梁4端部的抵接面,工程桩组2通过四根工程桩组2成,可以保证每个工程桩组2的支撑强度,而承台2.2的设计可以集中四根工程桩2.1的受力,在承台2.2支撑十字梁4时,四根工程桩2.1可以均匀受力,保证工程桩组2受力的稳定性,同时每一根工程桩2.1在进行构建时,其顶端高度并无法保证一致,而通过承台2.2的设计,则可能保证整个工程桩组2支撑面的平整性,工程桩组2的支撑效果更佳。
[0020]如图1、图4所示,所述承台2.2设于底板面3.1的下方,所述本体设于底板面3.1的上方。传统的塔吊基础构建,往往是将承台2.2直接设于塔吊1桩时,在塔吊1完成工作后,是需要对塔吊1桩、承台2.2以及塔吊1进行全部拆除的,而在本技术中,承台2.2是直接设于工程桩组2上的,承台2.2可以加强工程桩组2的支撑效果,同时若对承台2.2进行拆除还可能造成对工程桩组2的损坏,不利于工程桩组2的使用,故而承台2.2在构建完成后,不需要进行拆除,故而直接将其安装在底板面3.1的下方,而需要拆除的塔吊基础设于底板面3.1的上方。
[0021]如图4所示,所述承台2.2上设有框架柱2.3,所述十字梁4的四端分别与四个承台2.2上的框架柱2.3固定连接,通过框架柱2.3的设计,可以更好的稳定塔吊基础,在十字梁4
现浇成型过程中,只需要将框架柱2.3置入十字梁4的成型模腔中即可,在十字梁4成型后,就完成了十字梁4与框架柱2.3的连接。而框架柱2.3设于承台2.2的上端,承台2.2与工程桩组2的连接处设于承台2.2的下端,而后仅仅拆除十字梁4即可,框架柱2.3可以作为永久结构、不需要进行拆除,十字梁4拆除过程中不会对承台2.2造成损坏,也不会影响到工程桩组2的使用质量,但需要加强对框架柱的保护。
[0022]以上仅就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技术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地区无专用桩基塔吊基础,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用于安装塔吊(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于四个工程桩组(2)之间并设于四个工程桩组(2)的上端,四个所述工程桩组(2)呈矩形设置,所述塔吊(1)设于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上,所述本体设于地下室(3)内,所述塔吊(1)穿过地下室(3)的顶板(3.1)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区无专用桩基塔吊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沿着矩形的两条对象线设置的十字梁(4),所述十字梁(4)的四个端部分别设于四个工程桩组(2)的上方并与工程桩组(2)相抵,所述塔吊(1)与本体的连接处设于十字梁(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区无专用桩基塔吊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桩组(2)包括四根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新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