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循环肿瘤细胞在制备微血管侵犯分级评估试剂盒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0399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循环肿瘤细胞在制备微血管侵犯分级评估试剂盒中的应用和一种微血管侵犯分级评估的试剂盒及其该试剂盒在制备预测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状况的试剂盒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研究显示循环肿瘤细胞的数量可作为精确化微血管侵犯分级评估的重要指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微血管侵犯分级评估的试剂盒,不但能够区分是否存在微血管侵犯还可实现M1、M2的精细化分级,有助于提高术前对肝癌患者预后不良程度地预测准确度,医护人员可依据预测结果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性的治疗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肿瘤细胞在制备微血管侵犯分级评估试剂盒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检测
,尤其涉及循环肿瘤细胞在制备微血管侵犯分级评估试剂盒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微血管侵犯(MVI),主要指在显微镜下于内皮细胞衬覆的血管腔内见到癌细胞巢团。大量研究证实了微血管侵犯(MVI)与肝癌不良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提早发现(比如在术前进行预判)微血管侵犯 (MVI)对医生手术策略的制定和术后综合治疗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0003]研究显示血管侵犯是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灶进入血液循环形成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最重要的途径,而MVI作为血管侵犯的主要环节,在CTCs形成的过程中也可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与单个肿瘤病灶进行活检相比,CTCs不仅创伤小,而且能够更好地反映整个肿瘤的特性,因此被称为“液体活检”。之前报道肝癌CTCs与大血管侵犯(门静脉癌栓)的发生紧密相关,针对大血管侵犯目前术前通过影像学已经可以准确地诊断,从而指导治疗,但是血管侵犯的另一特殊类型MVI是否可通过检测CTCs而辅助术前预测还没有相关的实验报道。
[0004]肝癌MVI可精细化分级为M0、M1、M2三个不同级别——
[0005]M0:即未发现,在肿瘤组织的切片内未发现微血管侵犯,预后通常尚可;
[0006]M1:即低危组,在全部组织切片内的微血管侵犯数≤5个,且微血管侵犯发生于近癌旁肝组织;
[0007]M2:即高危组,在肿瘤组织切片内的微血管侵犯数>5个,或者微血管侵犯发生于远癌旁肝组织。
[0008]目前术前预测MVI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宏观的肿瘤特点以及血清标志物,并不能准确判断患者MVI分级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循环肿瘤细胞在制备微血管侵犯分级评估的试剂盒中的应用,研究显示循环肿瘤细胞的数量可作为精确化微血管侵犯分级评估的重要指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微血管侵犯分级评估的试剂盒,不但能够区分是否存在微血管侵犯还可实现M1、M2的精细化分级,有助于提高术前对肝癌患者预后不良程度地预测准确度,医护人员可依据预测结果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循环肿瘤细胞在制备微血管侵犯分级评估试剂盒中的应用。
[0011]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微血管侵犯分级评估试剂盒为肝癌患者微血管分级评估试剂盒。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微血管侵犯分级评估的试剂盒,包括外周血循环肿
瘤细胞含量检测试剂。根据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含量可实现对微血管侵犯的精细化分级,根据检测结果,当在肿瘤组织切片内未发现微血管侵犯时,判断微血管侵犯为M0级;当在肿瘤组织切片内的微血管侵犯数≤5个时,判断微血管侵犯为M1级;当在肿瘤组织切片内的微血管侵犯数>5个时,判断微血管侵犯为M2 级。
[0013]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含量检测试剂包括磁性纳米探针。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含量检测试剂包括聚合物修饰的磁性纳米探针,所述聚合物修饰的磁性纳米探针的组成及其制备方法见中国专利CN202110738850.1记载,该专利通过全文引用的方式作为本申请说明书的一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采用下述聚合物修饰的磁性纳米探针:所述的聚合物为阳离子型聚合物;所述的聚合物附着或包覆于磁性纳米材料表面,形成带正电荷的所述聚合物修饰的磁性纳米材料;所述的磁性纳米材料为核

壳结构,所述的核为磁性纳米粒子,所述的壳为改性层;所述的改性层附着或包覆于所述磁性纳米粒子的表面,形成改性层复合的磁性纳米粒子;其中,所述的聚合物修饰的磁性纳米材料中,所述的聚合物与所述的磁性纳米材料的质量比为1:10至20:1。
[0014]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含量检测试剂还包括抗凝预处理试剂和PBS缓冲液。
[0015]优选的,所述试剂盒还包括总胆红素含量检测试剂、白蛋白含量检测试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检测试剂、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检测试剂、甲胎蛋白含量检测试剂、癌胚抗原含量检测试剂和碳水化合物抗原199含量检测试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试剂盒还可以包括与微血管侵犯分级评估具有强相关性的血液指标,总胆红素(TBIL)含量检测试剂、白蛋白(Alb)含量检测试剂和甲胎蛋白(AFP)含量检测试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微血管侵犯分级评估的试剂盒在制备预测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状况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循环肿瘤细胞在制备微血管侵犯分级评估的试剂盒中的应用以及一种微血管侵犯分级评估的试剂盒,可实现术前对微血管侵犯程度的精确化预测,以前的方法只能进行MVI存在性的判断(有或无),该方法不仅能实现MVI有无的判定,还能进一步预测MVI的精细化分级(1级或2级),有利于术前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采取更具针对性,更积极的外科治疗策略。
[0019]2、本专利技术所述微血管侵犯分级评估的试剂盒仅需外周血取样,避免了传统术后病理确诊的局限性,特别是手术穿刺活检、影像学、血清标志物的不足。同时本预测方法具有快速、无创、成本低廉的特点,有利于临床推广使用。
[0020]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微血管侵犯分级评估的试剂盒在制备预测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状况的试剂盒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在临床样本的术后的随访与数据分析中发现CTC的数量水平在评估患者不良预后的准确性、便捷性等方面更为优异。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施例1对外周血样本检测CTCs细胞含量的方法流程图;
[0022]图2为实施例1中利用聚合物修饰的磁性纳米探针对临床不同 MVI等级的临床样本外周血中CTCs水平检测的结果;
[0023]图3为实施例1中应用迪夫

快速染色液对癌细胞进行染色的结果;
[0024]图4为实施例1中对肝癌患者外周血中捕获到的CTCs的典型图例,该结果已经病理学专家确认;
[0025]图5为实施例1中的对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MVI)的病理判定参照图;
[0026]图6为实施例1中对各个指标进一步以受试者工作曲线(ROC) 判断各独立因素术前预测肝癌MVI的性能,具体是通过ROC曲线获得的曲线下面积(AUC)对各指标的预测性能进行比较,体现CTCs 预测MVI的优异性;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七中随访的研究结果,表明CTCs数量水平在肝癌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0029]实施例1
[0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循环肿瘤细胞在制备微血管侵犯分级评估试剂盒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血管侵犯分级评估试剂盒为肝癌患者微血管分级评估试剂盒。3.一种微血管侵犯分级评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含量检测试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含量检测试剂包括磁性纳米探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含量检测试剂包括聚合物修饰的磁性纳米探针,所述的聚合物为阳离子型聚合物;所述的聚合物附着或包覆于磁性纳米材料表面,形成带正电荷的所述聚合物修饰的磁性纳米材料;所述的磁性纳米材料为核

壳结构,所述的核为磁性纳米粒子,所述的壳为改性层;所述的改性层附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炳地乐文俊崔征陈景瑶胡益辉郭丽婷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