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逆变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0300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逆变器控制装置,包括保护框、逆变器、限位缓冲组件、调节固定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保护框呈一侧设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限位缓冲组件和调节固定组件分别连接设于保护框的两相对内壁上,所述逆变器设于保护框的内部,且所述逆变器连接设于限位缓冲组件和调节固定组件之间,且所述散热组件连接设于保护框的内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光伏逆变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提高逆变器的散热效果,维修拆卸方便,提高维修效率的光伏逆变器控制装置。置。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逆变器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光伏逆变器控制
,具体是指一种光伏逆变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伏逆变器可以将光伏太阳能板产生的可变直流电压转换为市电频率交流电的逆变器,可以反馈回商用输电系统,或是供离网的电网使用。
[0003]光伏逆变器在使用时会产生热量,因此需要散热装置对其进行散热,但是现有技术无法对逆变器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散热,并且在需要维修时拆卸比较费力,降低维修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提高逆变器的散热效果,维修拆卸方便,提高维修效率的光伏逆变器控制装置。
[0005]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方案的光伏逆变器控制装置,包括保护框、逆变器、限位缓冲组件、调节固定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保护框呈一侧设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限位缓冲组件和调节固定组件分别连接设于保护框的两相对内壁上,所述逆变器设于保护框的内部,且所述逆变器连接设于限位缓冲组件和调节固定组件之间,且所述散热组件连接设于保护框的内顶部;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驱动蜗杆和散热支撑连板,所述散热驱动蜗杆和散热支撑连板从上往下依次设于保护框的内部,所述散热支撑连板与保护框的内顶部之间连接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套设有散热驱动蜗轮,所述散热驱动蜗杆与散热驱动蜗轮啮合连接,且所述转动轴的下端贯通散热支撑连板且设于散热支撑连板的下端,所述转动轴下端的外侧套设有散热扇叶;所述限位缓冲组件包括限位缓冲外柱和限位缓冲内件,所述限位缓冲外柱连接设于保护框的内壁上,所述限位缓冲外柱呈中空腔体设置,所述限位缓冲内件的一端可滑动设于限位缓冲外柱的内部,所述限位缓冲内件与限位缓冲外柱的内壁之间连接设有限位缓冲弹簧,且所述限位缓冲内件远离限位缓冲外柱的一端连接设有缓冲连接盘;所述调节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和调节螺栓,所述固定板设于保护框的内部,所述保护框的侧壁上设有调节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栓可移动设于调节螺纹孔的内部,且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连接设于固定板的一侧。
[0006]优选的,所述保护框的内壁上设有外固定限位柱,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内固定限位件,且所述外固定限位柱呈中空腔体设置,所述内固定限位件的一端可滑动设于外固定限位柱的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保护框的外侧连接设有电机支撑板,所述电机支撑板的上端连接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设于散热驱动蜗杆的一端。
[0008]优选的,所述保护框开口处的一侧设有密封固定槽,所述密封固定槽的内部设有固定磁铁,所述保护框开口处的一侧设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的一端可拆卸设于密封固定槽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密封门设于密封固定槽的一端连接设有移动磁铁,所述移动磁铁与固定磁铁通过磁性连接,且所述密封门远离密封固定槽的一端设有拉动件。
[0010]优选的,所述密封门的中部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的内部设有观察玻璃窗。
[0011]优选的,所述保护框的下端连接设有连接竖板,所述连接竖板的下端连接设有连接横板,所述连接横板的上端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设有固定连接螺栓。
[0012]优选的,所述保护框的侧壁上设有散热孔,所述保护框的外侧设有遮挡防雨板,所述遮挡防雨板设于散热孔一侧的上端。
[0013]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的光伏逆变器控制装置,通过固定连接螺栓的使用,便于对设备进行安装,通过限位缓冲组件和调节固定组件的使用,提高逆变器的稳定性,通过散热组件、散热孔和遮挡防雨板的使用,提高散热效果,通过固定磁铁和移动磁铁的使用,便于对设备进行拆卸,提高维修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方案的光伏逆变器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方案的光伏逆变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方案的光伏逆变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方案的光伏逆变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保护框,2、逆变器,3、限位缓冲组件,4、调节固定组件,5、散热组件,6、散热驱动蜗杆,7、散热支撑连板,8、转动轴,9、散热驱动蜗轮,10、散热扇叶,11、限位缓冲外柱,12、限位缓冲内件,13、限位缓冲弹簧,14、缓冲连接盘,15、固定板,16、调节螺栓,17、外固定限位柱,18、内固定限位件,19、电机支撑板,20、驱动电机,21、密封固定槽,22、固定磁铁,23、密封门,24、移动磁铁,25、拉动件,26、观察玻璃窗,27、连接竖板,28、连接横板,29、固定连接螺栓,30、散热孔,31、遮挡防雨板。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一种光伏逆变器控制装置,包括保护框1、逆变器2、限位缓冲组件3、调节固定组件4和散热组件5,所述保护框1呈一侧设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限位缓冲组件3和调节固定组件4分别连接设于保护框1的两相对内壁上,所述逆变器2设于保护框1的内部,且所述逆变器2连接设于限位缓冲组件3和调节固定组件4之间,且所述散热组件5连接设于保护框1的内顶部;所述散热组件5包括散热驱动蜗杆6和散热支撑连板7,所述保护框1的外侧连接设有电机支撑板19,所述电机支撑板19的上端连接设有驱动电机20,所述散热驱动蜗杆6和散热支撑连板7从上往下依次设于保护框1的内部,所述驱动电机20的输出轴连接设于散热驱动蜗杆6的一端,所述散热支撑连板7与保护框1的内顶部之
间连接设有转动轴8,所述转动轴8的外侧套设有散热驱动蜗轮9,所述散热驱动蜗杆6与散热驱动蜗轮9啮合连接,且所述转动轴8的下端贯通散热支撑连板7且设于散热支撑连板7的下端,所述转动轴8下端的外侧套设有散热扇叶10;所述调节固定组件4包括固定板15和调节螺栓16,所述固定板15设于保护框1的内部,所述保护框1的侧壁上设有调节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栓16可移动设于调节螺纹孔的内部,且所述调节螺栓16的一端连接设于固定板15的一侧,且所述保护框1的内壁上设有外固定限位柱17,所述固定板15的一侧设有内固定限位件18,且所述外固定限位柱17呈中空腔体设置,所述内固定限位件18的一端可滑动设于外固定限位柱17的内部。
[0022]其中,所述限位缓冲组件3包括限位缓冲外柱11和限位缓冲内件12,所述限位缓冲外柱11连接设于保护框1的内壁上,所述限位缓冲外柱11呈中空腔体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逆变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框、逆变器、限位缓冲组件、调节固定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保护框呈一侧设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限位缓冲组件和调节固定组件分别连接设于保护框的两相对内壁上,所述逆变器设于保护框的内部,且所述逆变器连接设于限位缓冲组件和调节固定组件之间,且所述散热组件连接设于保护框的内顶部;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驱动蜗杆和散热支撑连板,所述散热驱动蜗杆和散热支撑连板从上往下依次设于保护框的内部,所述散热支撑连板与保护框的内顶部之间连接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套设有散热驱动蜗轮,所述散热驱动蜗杆与散热驱动蜗轮啮合连接,且所述转动轴的下端贯通散热支撑连板且设于散热支撑连板的下端,所述转动轴下端的外侧套设有散热扇叶;所述限位缓冲组件包括限位缓冲外柱和限位缓冲内件,所述限位缓冲外柱连接设于保护框的内壁上,所述限位缓冲外柱呈中空腔体设置,所述限位缓冲内件的一端可滑动设于限位缓冲外柱的内部,所述限位缓冲内件与限位缓冲外柱的内壁之间连接设有限位缓冲弹簧,且所述限位缓冲内件远离限位缓冲外柱的一端连接设有缓冲连接盘;所述调节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和调节螺栓,所述固定板设于保护框的内部,所述保护框的侧壁上设有调节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栓可移动设于调节螺纹孔的内部,且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连接设于固定板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逆变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框的内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雨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数能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