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混凝土厚度检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0227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携式混凝土厚度检测器,包括:测量套筒,测量套筒的任意一侧外壁上贯通开设有调节卡槽;旋转端帽,旋转端帽可转动连接在测量套筒顶端;可伸缩检测组件,可伸缩检测组件同轴套设于测量套筒内,其中,可伸缩检测组件包括:固定块;检测件,检测件的一端与固定块下部连接,另一端沿测量套筒轴向上下移动;伸缩件,伸缩件一端与旋转端帽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块上部连接;调节卡扣,调节卡扣的一端穿过调节卡槽与固定块的外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作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在浇筑混凝土时随时携带,随时检测,就地取材,方便快捷;测量便捷且准确,有效控制板厚。有效控制板厚。有效控制板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混凝土厚度检测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厚度检测器,具体的是涉及一种便携式混凝土厚度检测器,主要是用于混凝土厚度检测,属于建筑施工混凝土厚度测量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控制混凝土厚度的方法是通过确定标高,进行拉线,通过测量,确定混凝土收面高度,从而控制混凝土板厚的目的。但此种方法存在的弊端有两个,首先是模板标高可能存在误差,会导致拉线测量后标高的不一致,从而影响板厚,其次是拉线测量时,中间位置线可能出现下榻情况,导致中间板厚偏薄的情况。传统的板厚控制办法,需要至少三人配合,浪费人工及时间,达不到简便、节约成本的目的,并且,在过程中还会存在人为因素,即施工人员偷懒,不挂线,不测量的状况,将再导致板厚的不准确。
[0003]因此,需研制一种实用性较强和工作可靠性较强的便携式混凝土厚度检测器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技术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易、设计新颖合理,实现管理目的、达到控制板厚的实用的便携式测量工具,用于控制、测量板厚。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便携式混凝土厚度检测器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作为本技术一种便携式混凝土厚度检测器的改进,包括:
[0007]测量套筒(1),测量套筒(1)的任意一侧外壁上贯通开设有调节卡槽(11);
[0008]旋转端帽(2),旋转端帽(2)可转动连接在测量套筒(1)顶端;
[0009]可伸缩检测组件(3),可伸缩检测组件(3)同轴套设于测量套筒(1)内,其中,可伸缩检测组件(3)包括:
[0010]固定块(31);
[0011]检测件(32),检测件(32)的一端与固定块(31)下部连接,另一端沿测量套筒(1)轴向上下移动;
[0012]伸缩件(33),伸缩件(33)一端与旋转端帽(2)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块(31)上部连接;
[0013]调节卡扣(4),调节卡扣(4)的一端穿过调节卡槽(11)与固定块(31) 的外壁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改进,还包括:
[0015]携带把手(5),携带把手(5)连接于测量套筒(1)的任意一侧外壁上,用于实现便于携带;
[0016]携带把手(5)为U形或是T形结构;在U形或是T形结构的携带把手(5) 上套设有与之相吻配的防滑护套。
[0017]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量套筒(1)整体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构件,该圆柱体构件的一端为封闭部,在该封闭部中部开设有供检测件 (32)伸出的穿插孔(12);
[0018]该圆柱体构件的另一端为敞开部,旋转端帽(2)安装于该敞开部处;
[0019]所述测量套筒(1)的长度方向铭刻有刻度线。
[0020]作为本技术上述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卡孔(11)是由呈竖向开设的滑槽(111)和垂直于该滑槽(111)连通开设的若干个限位槽(112)构成,其中,
[0021]滑槽(111)为长形通槽,用于检测件(32)沿测量套筒(1)轴向上下移动;
[0022]限位槽(112),限位槽(112)整体为“一”字型或者是“﹁”形的通槽,用于检测件(32)限位,其中:
[0023]限位槽(112)端部正对铭刻的数字刻度读数,用于定位限定测量混凝土厚度。
[0024]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端帽(2)包括:
[0025]连接块(21),连接块(21)一端连接伸缩件(33),另一端连接提手(22);
[0026]提手(22)为环状或是L状结构;在提手(22)上还套设有与之相吻配的防护套。
[0027]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块(31)整体呈圆柱体构件,该圆柱体构件的一端连接检测件(32),另一端连接伸缩件(33)。
[0028]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件(32)包括:
[0029]固定杆(321);
[0030]检测杆(322),检测杆(322)一端连接固定杆(321),固定杆(321)连接固定块(31),检测杆(322)另一端为针尖状(3221),针尖状(3221)便于插入待检测的混凝土(6)内。
[0031]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件(33)为弹簧。
[0032]作为本技术上述的又再更加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卡扣(4)的固定端连接固定块(31)的外壁;调节卡扣(4)的操作端穿过调节卡槽(11)并延伸出测量套筒(1)外部。
[0033]作为本技术上述的还更加进一步改进,在测量套筒(1)、旋转端帽(2) 和可伸缩检测组件(3)以及调节卡扣(4)的外表面上均从内至外依序设置有注塑层、防锈层和防水层以及警示层,警示层上涂有荧光粉。
[0034]工作原理是:上述设计结构的一种便携式混凝土厚度检测器在进行使用之前,需要将其已经制作完成的该一种检测器加以安装作为备用。
[0035]具体的安装步骤是:首先,将旋转端帽(2)与可伸缩检测组件(3)进行连接,并放入到测量套筒(1)内;
[0036]然后,将调节卡扣(4)内外螺纹旋转安装在可伸缩检测组件(3)固定块 (31)螺纹孔内使之连接为一整体,安装稳固可靠后即可进行使用。
[0037]使用时,调试检测尺寸,调试时,转动调节卡扣(4),通过旋转端弹簧的张力及拉力配合旋转端帽(2)和固定块(31)在测量套筒(1)内的微转动,调节卡扣(4)随即固定在测量套筒(1)外壁对应预先设定好的标准高度的限位槽(112)中,最后,将可伸缩检测组件(3)插入待检测的混凝土(6)中进行测量,测量中根据限位槽(112)端部处设定的读数,可知混凝土板厚。
[0038]在上述的实施操作过程中,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收面工人通过向混凝土板面上插入本技术进行检测;检测时通过调节卡扣(4)调节检测混凝土板厚高度;混凝土检测
高度或是厚度控制是通过调节卡扣(4)调节后通过限位槽(112) 端部处设定的刻度进行控制,如120mm板厚,通过插入本技术后,转动提手(22),将调节卡扣(4)卡在120mm刻度处,测量套筒(1)外壳会接触混凝土表面,此时测量端下部检测件(32)插入混凝土层长度即为测量高度,若测量套筒(1)外壳未接触到混凝土表面,则板厚不够,若测量套筒(1)外壳也插入到了混凝土层,则板厚超厚。
[003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0040]1、本技术构造简易、设计新颖合理,减少人工,节约成本,实现管理目的、达到控制板厚的实用的便携式测量工具,用于控制、测量板厚;
[0041]2、本技术制作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在浇筑混凝土时随时携带,随时检测,就地取材,方便快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混凝土厚度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套筒(1),测量套筒(1)的任意一侧外壁上贯通开设有调节卡槽(11);旋转端帽(2),旋转端帽(2)可转动连接在测量套筒(1)顶端;可伸缩检测组件(3),可伸缩检测组件(3)同轴套设于测量套筒(1)内,其中,可伸缩检测组件(3)包括:固定块(31);检测件(32),检测件(32)的一端与固定块(31)下部连接,另一端沿测量套筒(1)轴向上下移动;伸缩件(33),伸缩件(33)一端与旋转端帽(2)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块(31)上部连接;调节卡扣(4),调节卡扣(4)的一端穿过调节卡槽(11)与固定块(31)的外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混凝土厚度检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携带把手(5),携带把手(5)连接于测量套筒(1)的任意一侧外壁上,用于实现便于携带;携带把手(5)为U形或是T形结构;在U形或是T形结构的携带把手(5)上套设有与之相吻配的防滑护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混凝土厚度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套筒(1)整体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构件,该圆柱体构件的一端为封闭部,在该封闭部中部开设有供检测件(32)伸出的穿插孔(12);该圆柱体构件的另一端为敞开部,旋转端帽(2)安装于该敞开部处;所述测量套筒(1)的长度方向铭刻有刻度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混凝土厚度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卡槽(11)是由呈竖向开设的滑槽(111)和垂直于该滑槽(111)连通开设的若干个限位槽(112)构成,其中,滑槽(111)为长形通槽,用于检测件(32)沿测量套筒(1)轴向上下移动;限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雄杨红昌王洁周俊杨海洋毛志磊沈光通张康杨文端聂平任明委牟建平魏月红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建投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