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缠绕复合管道的修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0152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缠绕复合管道的修补方法包括局部修补方法,管节更换修补方法,所述局部修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局部修补方法和管节更换修补方法,以便在管道损坏的不同情况下进行修补。在竹缠绕复合管道破损面积不超过管道周长的25%时可采用局部修补方法,能够降低材料的损耗,降低修补施工和管道停用的时间,尽可能减少对管道输送的影响。采用管节更换修补方法时,无需其他大型辅助装置即可完成修补,免去了大型设备的运输、展开用时,减少修补时间与修补成本,使得修补工作能够灵活开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竹缠绕复合管道修补方法,修补人员所需数量少,能够在保证修补质量的情况下,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缠绕复合管道的修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管道修补
,尤其涉及一种竹缠绕复合管道的修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竹缠绕复合管是一种以竹子为基材,采用机械缠绕方式,以树脂为胶黏剂,采用缠绕工艺加工成型的新型生物基管道,替代螺旋焊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等传统管道,可广泛应用于农水、石化、城建、住宅、储运等领域。
[0003]在竹缠绕复合管道作为高压给水管道的使用过程中,若管道出现小面积裂缝、空隙或大面积爆管情况,则会造成管道泄压、漏水,影响正常供水的情况。因此,需要对管道进行快速的修复,以保证供水的正常。
[0004]申请号为201910211225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组份修复树脂的非开挖管道点位修复方法,该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双组份修复树脂的非开挖管道点位修复方法,只对破损位置进行局部加固的修复,其针对性更强,施工速度快。但其修补方法与本专利技术的不同,且修补对象不适合竹缠绕复合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竹缠绕复合管道的修补方法,提供在竹缠绕复合管道不同程度损坏时的修补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竹缠绕复合管道的修补方法,包括局部修补方法,管节更换修补方法,所述局部修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将管道内的介质排空,至管道内部干燥后,在管道破损处做好标记,在破损处边缘外侧划线,沿划线位置斜切割至管道内衬处,且需避免切割到管道的内衬,
[0009]S2:切割完成后,将管道的结构层去除,再将切割处边角残余的竹篾条去除,若内衬部位有延伸的裂缝,再扩槽,将内衬破损部位全部露出,结构层去除完后将内衬表面打磨、清理,
[0010]S3:将粘贴剂A均匀涂刷在内衬表面,将竹纤维毡、针织毡剪至与切割形成的凹槽形状相同的形状,将竹纤维毡平铺在涂刷粘贴剂A后的内衬上,待该处粘贴剂A固化后在竹纤维毡的上表面涂刷粘贴剂A,再使用针织毡进行连续铺放,每铺一层针织毡,该层针织毡的表面均需使用毛刷涂刷一层粘贴剂A,再铺下一层针织毡,针织毡的铺放过程中需连续进行且不可中断,直至管道上铺设的最外层针织毡与原管身平齐,待粘贴剂A固化稳定后,将修补处的表面及沿着附近管身的圆周打磨平整,沿着破损处及附近管身的圆周方向缠绕针织毡并用网格布包缠紧实,缠绕过程中需连续进行且不可中断,最后用网格布包缠紧实,待修补处的温度降至环境温度即可完成修补,对于内部压力较高的竹缠绕复合管道,修补后可在修补处外加抱箍或哈夫节来提高抗压能力。
[0011]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在破损处边缘两侧的外侧延伸5

10cm处划线,斜切的切角
控制在30

45
°

[0012]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沿着破损处及附近管身的圆周方向缠绕针织毡并用网格布包缠紧实,针织毡缠绕层数为16层,且针织毡缠的包裹范围至少需要达到管身破损处向外延伸30cm的范围。
[0013]优选地,所述粘贴剂A,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好相应质量的树脂原料,向树脂原料加入促进剂并搅拌,2

6min后加入引发剂并搅拌,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引发剂,搅拌2

6min即可。
[0014]优选地,所述粘贴剂A中,引发剂的质量比例为0.75

1.5%,促进剂的质量比例为0.3

0.6%,所述树脂原料为7501型不饱和树脂,所述促进剂为钴盐。
[0015]优选地,所述管节更换修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将管道内的介质排空,至管道内部干燥后,找到管道大面积破损的位置,在破损处边缘两侧的外侧延伸40

50cm处划线,作为切割线,测量两侧切割线之间的管身长度,沿划线位置将该段管身切下,在原管段的切割端面处向后10

20cm处划线标记,沿划线位置向端面斜切至内衬处并露出内衬,需避免切割到管道的内衬,将内衬表面的结构层全部去除,将拐角处残余结构层及竹篾去除,只保留内衬,在原管段上得到斜面B51,
[0017]S2:取与破损管道同样规格的竹缠绕复合管道,切取与步骤S1中切掉管段长度相同的管段,得到更换段,在更换段的切割端面处向后10

20cm处划线标记,使用切割机沿划线位置向端面斜切至内衬处并露出内衬,将内衬表面的结构层全部去除,在更换段上得到斜面C,将更换段的两侧端面与原管段的对应端面两两对准并对接,将更换段与原管段连接处的内衬打磨平整,将粘贴剂B均匀涂刷在更换段与原管段的内衬接缝处,在接缝处使用竹纤维毡缠绕2

3层后,再使用针织毡进行连续缠绕,每缠绕一层针织毡,该层针织毡的表面均需涂刷一层粘贴剂B,再缠绕下一层针织毡,针织毡的缠绕过程中需连续进行且不可中断,最外层需再缠绕一层针织毡,且针织毡缠的包裹范围至少需要达到接缝处两侧向外延伸30cm的范围,最后用网格布包缠2

3层并缠绕紧实,接缝处针织毡缠绕的厚度需要大于原管身厚度,厚度应与管道的壁厚相同,待粘贴剂B固化后打磨平整,待修补处的温度降至常温即可完成修补,对于内部压力较高的竹缠绕复合管道,修补后可在修补处外加抱箍或哈夫节来提高抗压能力。
[0018]优选地,所述粘贴剂B,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好相应质量的树脂原料,向树脂原料加入促进剂并搅拌,2

6min后加入引发剂并搅拌,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引发剂,搅拌2

6min即可,引发剂的质量为树脂原料质量的0.75

1.5%,促进剂的质量为树脂原料质量的0.3

0.6%,所述树脂原料为7501型不饱和树脂,所述促进剂为钴盐。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斜切的切角为30

45
°
,露出的内衬长度在10

15cm。
[0020]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针织毡连续缠绕层数为16层,针织毡之间的搭接宽度在2

3cm。
[0021]优选地,所述局部修补方法,在竹缠绕复合管道破损面积不超过管道周长的25%时采用,所述管节更换修补方法,在竹缠绕复合管道破损面积范围超过管道周长的25%且无法通过局部修补方法解决时采用。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局部修补方法和管节更换修补方法,以便在管道损坏的不同情况下进
行修补。在竹缠绕复合管道破损面积不超过管道周长的25%时可采用局部修补方法,能够降低材料的损耗,降低修补施工和管道停用的时间,尽可能减少对管道输送的影响。采用管节更换修补方法时,无需其他大型辅助装置即可完成修补,免去了大型设备的运输、展开用时,减少修补时间与修补成本,使得修补工作能够灵活开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竹缠绕复合管道修补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缠绕复合管道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局部修补方法,管节更换修补方法;所述局部修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管道内的介质排空,至管道内部干燥后,在管道破损处做好标记,在破损处边缘外侧划线;沿划线位置斜切割至管道内衬处,且需避免切割到管道的内衬;S2:切割完成后,将管道的结构层去除,再将切割处边角残余的竹篾条去除,若内衬部位有延伸的裂缝,再扩槽,将内衬破损部位全部露出;结构层去除完后将内衬表面打磨、清理;S3:将粘贴剂A均匀涂刷在内衬表面,将竹纤维毡、针织毡剪至与切割形成的凹槽形状相同的形状,将竹纤维毡平铺在涂刷粘贴剂A后的内衬上,待该处粘贴剂A固化后在竹纤维毡的上表面涂刷粘贴剂A,再使用针织毡进行连续铺放,每铺一层针织毡,该层针织毡的表面均需涂刷一层粘贴剂A,再铺下一层针织毡,针织毡的铺放过程中需连续进行且不可中断,直至管道上铺设的最外层针织毡与原管身平齐;待粘贴剂A固化稳定后,将修补处的表面及沿着附近管身的圆周打磨平整;沿着破损处及附近管身的圆周方向缠绕针织毡并用网格布包缠紧实,缠绕过程中需连续进行且不可中断,最后用网格布包缠紧实,待修补处的温度降至环境温度即可完成修补;对于内部压力较高的竹缠绕复合管道,修补后可在修补处外加抱箍或哈夫节来提高抗压能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缠绕复合管道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破损处边缘两侧的外侧延伸5

10cm处划线;斜切的切角控制在30

45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缠绕复合管道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沿着破损处及附近管身的圆周方向缠绕针织毡并用网格布包缠紧实,针织毡缠绕层数为16层,且针织毡缠的包裹范围至少需要达到管身破损处向外延伸30cm的范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缠绕复合管道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剂A,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好相应质量的树脂原料,向树脂原料加入促进剂并搅拌,2

6min后加入引发剂并搅拌,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引发剂,搅拌2

6min即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竹缠绕复合管道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剂A中,引发剂的质量比例为0.75

1.5%,促进剂的质量比例为0.3

0.6%,所述树脂原料为7501型不饱和树脂,所述促进剂为钴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缠绕复合管道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节更换修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管道内的介质排空,至管道内部干燥后,找到管道大面积破损的位置,在破损处边缘两侧的外侧延伸40

50cm处划线,作为切割线(4),测量两侧切割线(4)之间的管身长度,沿划线位置将该段管身切下,在原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欢欢韩晓勇刘仍兵张海清王刚邵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贵州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