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990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能够实现高精细的电光装置。电光装置(1)具备:与1个发光元件对应的供给电路(40a)以及与其他发光元件对应且在俯视时在第一方向上与供给电路(40a)相对地设置的供给电路(40b),供给电路(40a、40b)分别包含驱动所对应的发光元件的晶体管(121)。另外,电光装置(1)具备导电层(60),该导电层(60)与上述2个晶体管(121)电连接,被供给作为固定电压的电位Vel,并且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设置。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设置。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具有发光部和驱动该发光部的驱动电路的像素呈矩阵状排列的显示装置中,存在如下这样的显示装置:列方向上的第m个像素和第(m+1)个像素相对于在第m个像素与第(m+1)个像素之间沿行方向延伸的边界线呈线对称地设置,在该边界线上形成有屏蔽壁。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

102319号公报
[0004]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显示装置中,控制线、电源布线等与驱动电路电连接的布线按各列或各行设置,存在无法提供更高精细的显示装置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电光装置具备: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对应的第一驱动晶体管;第二驱动晶体管,其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对应,并且在俯视时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相对地设置;以及第一导电层,其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和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电连接,被供给固定电压,并且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设置。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光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0007]图2是示出电光装置中的像素电路的电结构的等效电路图。
[0008]图3是示出供给电路中的栅极以及杂质区域的布局的俯视图。
[0009]图4是示出供给电路中的第一布线层的布局的俯视图。
[0010]图5是沿图4中的A

A线剖切得到的剖视图。/>[0011]图6是沿图4中的B

B线剖切得到的剖视图。
[0012]图7是沿图4中的C

C线剖切得到的剖视图。
[0013]图8是沿图4中的D

D线剖切得到的剖视图。
[0014]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供给电路中的栅极以及杂质区域的布局的俯视图。
[0015]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供给电路中的第一布线层的布局的俯视图。
[0016]图11是沿图10中的A

A线剖切得到的剖视图。
[0017]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供给电路中的栅极以及杂质区域的布局的俯视图。
[0018]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供给电路中的第一布线层的布局的俯视图。
[0019]图14是沿图13中的A

A线剖切得到的剖视图。
[0020]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例的虚像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0021]图16是示出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例的个人计算机的立体图。
[0022]标号说明
[0023]1:电光装置;3:发光元件;10:显示面板;11:驱动电路;12:扫描线;13:显示部;14:数据线;16:电源布线;20:控制电路;31:像素电极;32:发光功能层;33:对置电极;40、40a、40b、40c、40d、40e、40f:供给电路;60、61、62:导电层;64:中继布线;71:准直器;72:导光体;73:第一反射型体积全息图;74:第二反射型体积全息图;79:控制部;100:像素电路;111:扫描线驱动电路;112:数据线驱动电路;116、118:电源布线;121、122、123、124:晶体管;132:电容元件;143、144:控制线;170:N阱;180:杂质区域;400:个人计算机;401:电源开关;402:键盘;403:主体部;409:控制部;700:虚像显示装置;721、722:面;G1、G2、G3、G4:栅极;Ha1、Ha2、Ha3、Ha4、Ha5、Ha7、Ha8、Ha10:接触孔;H1、H2:距离;L0:栅极绝缘膜;L1:层间绝缘层;LL:影像光;M1:第一布线层;P:假想线;SD1:区域;Vct;Vel:电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例。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0025]另外,在以下的各图中,为了使各层或各部件成为能够识别的程度的大小,使各层或各部件的比例尺与实际不同。在以下的说明中,例如对于基板,“在基板上”的记载表示在基板上接触地配置的情况、在基板上隔着其他构造物配置的情况、和在基板上一部分接触地配置且一部分隔着其他构造物配置的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情况。
[0026]1A.实施方式1
[0027]作为实施方式1的电光装置,例示有机EL(电致发光)装置。该有机EL装置例如适合用于作为后述的电子设备的头戴式显示器(HMD:Head Mounted Display)等。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1的概要进行说明。
[0028]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1具有:显示面板10,其具有后述的多个像素电路100;以及控制电路20,其对显示面板10的动作进行控制。
[0029]与同步信号同步地从未图示的上位装置向控制电路20供给数字的图像数据Video。这里,图像数据Video是规定显示面板10的各像素电路100应显示的灰度等级的数字数据。同步信号是包括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点时钟信号等的信号。
[0030]控制电路20基于同步信号生成对显示面板10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Ctr,并对显示面板10供给所生成的控制信号Ctr。并且,控制电路20基于图像数据Video生成模拟的图像信号Vid,并向显示面板10供给所生成的图像信号Vid。在此,图像信号Vid是以各像素电路100显示图像数据Video所指定的灰度的方式规定该像素电路100所具备的发光元件的亮度的信号。
[0031]显示面板10具备显示部13和驱动显示部13的驱动电路11,该显示部13具有沿着X轴延伸的M条扫描线12、沿着与X轴交叉的Y轴延伸的3N条数据线14、以及与M条扫描线12和3N条数据线14的交点对应地排列的“M
×
3N个”像素电路100。在此,M和N是各自独立的1以上的自然数。
[0032]在以后的说明中,为了相互区分多个像素电路100、多个扫描线12以及多个数据线14,朝向

Y方向依次称为第1行、第2行、

、第M行,朝向+X方向依次称为第1列、第2列、

、第3N列。
[0033]在设置于显示部13的多个像素电路100中,包含能够显示红色(R)的像素电路100、
能够显示绿色(G)的像素电路100和能够显示蓝色(B)的像素电路100。并且,将如下情况设想为一例:在电光装置1中,将n设为满足1≤n≤N的自然数,在第1列至第3N列中的第(3n

2)列配置有能够显示R的像素电路100,在第(3n

1)列配置有能够显示G的像素电路100,在第3n列配置有能够显示B的像素电路100。驱动电路11具备扫描线驱动电路111和数据线驱动电路112。
[0034]扫描线驱动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光装置,其中,该电光装置具有: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对应的第一驱动晶体管;第二驱动晶体管,其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对应,并且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相对地设置;以及第一导电层,其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和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电连接,被供给固定电压,并且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俯视时,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栅极与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栅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俯视时,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一栅极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栅极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于与所述第一栅极和所述第二栅极相同的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于与所述第一栅极和所述第二栅极相同的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俯视时,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和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相对于假想线对称地配置,该假想线与所述第一导电层重叠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俯视时,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和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相对于假想线对称地配置,该假想线与所述第一导电层重叠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俯视时,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和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相对于假想线对称地配置,该假想线与所述第一导电层重叠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光装置具有杂质区域,该杂质区域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并且被供给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相同的电位,在俯视时,所述杂质区域与所述第一导电层重叠。10.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儿玉拓海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