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NFC的电致变色器件驱动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507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NFC的电致变色器件驱动系统及方法,包括电致变色器件、发射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发射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通信连接,所述发射装置包括读写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NFC电子标签和信号调理电路,用于驱动所述电致变色器件,所述NFC电子标签与所述读写器相匹配,所述信号调理电路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通过第一控制电路与第二控制电路共同作用,保证实现对电致变色器件的工作状态的智能控制。控制。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NFC的电致变色器件驱动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致变色器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NFC的电致变色器件驱动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在电刺激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变化的现象,在视觉上表现为颜色或透明度的可逆变化,新兴的双稳态电致变色显示具有良好的记忆效应,在短暂的低电压刺激后,可维持较长时间的着色/褪色状态,极大地降低了屏幕显示功耗,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0003]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对于电致变色器件的显示状态的切换问题,通常采用人工切换电压方向的方法,对于需要频繁切换电致变色器件显示状态的使用场景,人工操作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智能切换电致变色器件的工作状态。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NFC的电致变色器件驱动系统,包括电致变色器件、发射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电连接,所述发射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通信连接,所述发射装置包括第一控制电路、信号发生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读写器天线电路,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标签天线电路、NFC电子标签、第二控制电路和信号调理电路。
[0006]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电连接。
[0007]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接收线圈、整流电路、第一电解电容和第一电阻,其中,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电连接,负端接地,用于稳定电路电压,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电连接,另一端接地,用于充当电路负载。
[0008]可选地,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所述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包括双极性晶体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所述双极性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驱动装置的电源电连接,基极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发射极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分别于所述基极和所述集电极电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整流电路包括桥式整流电路、半波整流电路或倍压整流电路;当所述整流电路为所述桥式整流电路时,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接收线圈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端电连接,其中,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由四个整流二极管首尾相连组成;当所述整流电路为所述半波整流电路时,所述半波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接收线圈电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和所述第一电阻电连接,其中,所述半波整流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整流二极管;当所述整流电路为所述倍压整流电路时,所述整流电路
包括第二电解电容、第三电解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正端与所述接收线圈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负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电解电容的正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负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作为所述驱动电路的负载。
[0010]可选地,所述读写器天线电路包括读写器天线线圈,所述标签天线电路包括标签天线线圈,所述读写器天线线圈和所述标签天线线圈的材质为蚀刻在PCB板的铜线或在柔性基底上由导线物质印刷的线路。
[00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驱动电路、NFC电子标签与电致变色器件相结合,通过设置在发射装置中的第一控制电路和设置在驱动装置中的第一控制电路完成对指令的读取与处理判断,进而根据预设的策略完成对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保证实现根据指令智能切换电致变色器件工作状态的功能。
[0012]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发射器的电致变色器件驱动方法,包括:
[0013]由发射装置获得由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出的第一驱动指令;将所述第一驱动指令进行调制,获得第一驱动信号,并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由所述发射装置接收反馈信号,并对所述反馈信号进行解调,获得反馈指令,将所述反馈指令发送至所述发射装置中的第一控制电路;经过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基于所述反馈信号获得第二驱动指令,将所述第二驱动指令进行调制,获得第二驱动信号,将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用于控制第二控制电路驱动电致变色器件。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处理判断控制指令,然后基于指令内容驱动电致变色器件,控制电致变色器件进行变色、褪色或停止当前工作;还可以通过第二控制电路产生反馈信号,由第一控制电路处理和判断后确定是否需要对第一控制指令进行修改,保证实现对电致变色器件的智能控制。
[0015]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NFC电子标签的电致变色器件驱动方法,包括:
[0016]可选地,当驱动装置进入发射装置的通信范围时,通过标签天线接收第一驱动信号,将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进行解调,获得第一驱动指令;通过第二控制电路处理所述第一驱动指令,获得指令内容,基于所述指令内容驱动电致变色器件。
[0017]可选地,所述通过第二控制电路处理所述第一驱动指令,获得指令内容,通过所述指令内容驱动电致变色器件包括:
[0018]获得传感信息;判断所述传感信息是否满足所述指令内容的驱动条件,其中,所述驱动条件包括驱动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传感信息的阈值;若满足,则通过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基于所述指令内容控制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其中,指令内容包括控制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变色、褪色或停止工作。
[0019]可选地,在所述通过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基于所述指令内容控制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之后,还包括:
[0020]判断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产生的驱动信号是否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驱动电压匹配;若所述驱动信号与所述驱动电压不匹配,则通过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控制信号调理电路,以对所述驱动信号进行电压调节。
[0021]所述基于NFC电子标签的电致变色器件驱动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对的有益效果与所述基于发射器的电致变色器件驱动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NFC的电致变色器件驱动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NFC的电致变色器件驱动系统的驱动电路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NFC的电致变色器件驱动系统的另一种驱动电路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NFC的电致变色器件驱动系统的第三种驱动电路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NFC的电致变色器件驱动系统的第四种驱动电路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发射器的电致变色器件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NFC电子标签的电致变色器件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NFC电子标签的电致变色器件驱动方法步骤S600细化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NFC的电致变色器件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致变色器件、发射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电连接,所述发射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通信连接,所述发射装置包括第一控制电路、信号发生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读写器天线电路,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标签天线电路、NFC电子标签、第二控制电路和信号调理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FC的电致变色器件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FC的电致变色器件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接收线圈、整流电路、第一电解电容和第一电阻,其中,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电连接,负端接地,用于稳定电路电压,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整流电路电连接,另一端接地,用于充当电路负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NFC的电致变色器件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所述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包括双极性晶体管、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双极性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驱动装置的电源电连接,基极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发射极与所述电致变色器件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分别与所述基极和所述集电极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NFC的电致变色器件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包括桥式整流电路、半波整流电路或倍压整流电路;当所述整流电路为所述桥式整流电路时,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接收线圈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端电连接,其中,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由四个整流二极管首尾相连组成;当所述整流电路为所述半波整流电路时,所述半波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接收线圈电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和所述第一电阻电连接,其中,所述半波整流电路包括至少一个整流二极管;当所述整流电路为所述倍压整流电路时,所述整流电路包括第二电解电容、第三电解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正端与所述接收线圈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负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电解电容的正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负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作为所述驱动电路的负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FC的电致变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婷婷闫妍张宇模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