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士义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紧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973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紧固装置,包括紧固组件和调节固定组件,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第一弧形板体、第一转动柱、第二弧形板体、第二转动柱、第一螺纹杆和六角螺母;所述第一弧形板体共设置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弧形板体相邻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紧固组件的设置,方便将脚手架进行增强固定,方便将二个脚手架进行多角度拼接安装,此时转动圆形杆体带动第二锥形齿轮在第一锥形齿轮上进行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二螺纹杆在内螺纹管体内转动,从而使第二螺纹杆带动内螺纹管体推动橡胶垫与第三弧形板体移动至脚手架处,达到根据脚手架的粗细进行快速调节固定的目的,使用范围广,操作简单与实用性强。操作简单与实用性强。操作简单与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紧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紧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脚手架通槽使用紧固装置将其进行固定;
[0003]现有的脚手架在通过脚手架进行固定时,由于脚手架杆体的粗细无法固定,从而造成紧固装置无法适应不同脚手架杆体的粗细进行固定,并且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处理,从而造成无法快速进行固定,造成操作繁琐,为此,提出一种建筑紧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建筑紧固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0005]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紧固装置,包括紧固组件和调节固定组件,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第一弧形板体、第一转动柱、第二弧形板体、第二转动柱、第一螺纹杆和六角螺母;
[0006]所述第一弧形板体共设置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弧形板体相邻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弧形板体相斥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一通孔的内侧壁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内侧顶壁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紧固组件的内侧壁安装有调节固定组件;
[0007]所述调节固定组件包括橡胶垫、第三弧形板体、第二螺纹杆、内螺纹管体、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和圆形杆体;
[0008]所述圆形凹槽的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一侧,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外侧顶壁啮合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外侧壁,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上表面安装于所述圆形杆体的底端,所述圆形杆体的外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侧壁,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另一侧安装于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所述第一通孔的内侧壁贴合于所述内螺纹管体的外侧壁,所述内螺纹管体的内侧壁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壁,所述内螺纹管体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三弧形板体的一侧,所述第三弧形板体的另一侧安装于所述橡胶垫的一侧。
[0009]进一步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弧形板体相斥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通槽,一个所述第二通槽的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柱的两端,另一个所述第二通槽的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柱的两端,所述第一转动柱的外侧壁安装于所述第二弧形板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弧形板体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二转动柱的外侧壁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壁贴合于所述第一通槽的内侧壁,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于所述六角螺母的内侧壁。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内侧壁相互对称开设有四个滑槽,所述滑槽的内
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所述滑槽的一侧安装于所述内螺纹管体的外侧壁。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圆形杆体的顶端安装有圆形把手。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板体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侧壁贴合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远离所述定位槽的一侧安装于所述第三弧形板体的一侧。
[00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蝴蝶内螺纹旋钮。
[0014]本技术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15]本技术通过紧固组件的设置,方便将脚手架进行增强固定,方便将二个脚手架进行多角度拼接安装,此时转动圆形杆体带动第二锥形齿轮在第一锥形齿轮上进行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二螺纹杆在内螺纹管体内转动,从而使第二螺纹杆带动内螺纹管体推动橡胶垫与第三弧形板体移动至脚手架处,达到根据脚手架的粗细进行快速调节固定的目的,使用范围广,操作简单与实用性强。
[0016]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图2的A区放大结构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图2的B区放大结构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俯视的内部结构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图5的C区放大结构图;
[0024]图7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图;
[0025]图8为本技术的转动立体结构图。
[0026]附图标记:1、紧固组件;101、第一弧形板体;102、第一转动柱;103、第二弧形板体;104、第二转动柱;105、第一螺纹杆;106、六角螺母;2、调节固定组件;201、橡胶垫;202、第三弧形板体;203、第二螺纹杆;204、内螺纹管体;205、第一锥形齿轮;206、第二锥形齿轮;207、圆形杆体;3、第一通孔;4、圆形凹槽;5、第二通孔;6、圆形把手;7、滑槽;8、滑块;9、蝴蝶内螺纹旋钮;10、第一通槽;11、第二通槽;12、定位槽;13、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9]如图1

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紧固装置,包括紧固组件1和调节固定组件2,紧固组件1包括第一弧形板体101、第一转动柱102、第二弧形板体103、第二转动柱104、第一螺纹杆105和六角螺母106;
[0030]第一弧形板体101共设置两个,两个第一弧形板体101相邻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两个第一弧形板体101相斥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3,两个第一通孔3的内侧壁开设有圆形凹槽4,圆形凹槽4的内侧顶壁开设有第二通孔5,紧固组件1的内侧壁安装有调节固定组件2;
[0031]调节固定组件2包括橡胶垫201、第三弧形板体202、第二螺纹杆203、内螺纹管体204、第一锥形齿轮205、第二锥形齿轮206和圆形杆体207;
[0032]圆形凹槽4的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一锥形齿轮205的一侧,第一锥形齿轮205的外侧顶壁啮合于第二锥形齿轮206的外侧壁,第二锥形齿轮206的上表面安装于圆形杆体207的底端,圆形杆体207的外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二通孔5的内侧壁,第一锥形齿轮205的另一侧安装于第二螺纹杆203的一端,第一通孔3的内侧壁贴合于内螺纹管体204的外侧壁,内螺纹管体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紧固装置,包括紧固组件(1)和调节固定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1)包括第一弧形板体(101)、第一转动柱(102)、第二弧形板体(103)、第二转动柱(104)、第一螺纹杆(105)和六角螺母(106);所述第一弧形板体(101)共设置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弧形板体(101)相邻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弧形板体(101)相斥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3),两个第一通孔(3)的内侧壁开设有圆形凹槽(4),所述圆形凹槽(4)的内侧顶壁开设有第二通孔(5),所述紧固组件(1)的内侧壁安装有调节固定组件(2);所述调节固定组件(2)包括橡胶垫(201)、第三弧形板体(202)、第二螺纹杆(203)、内螺纹管体(204)、第一锥形齿轮(205)、第二锥形齿轮(206)和圆形杆体(207);所述圆形凹槽(4)的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05)的一侧,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05)的外侧顶壁啮合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206)的外侧壁,所述第二锥形齿轮(206)的上表面安装于所述圆形杆体(207)的底端,所述圆形杆体(207)的外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5)的内侧壁,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05)的另一侧安装于所述第二螺纹杆(203)的一端,所述第一通孔(3)的内侧壁贴合于所述内螺纹管体(204)的外侧壁,所述内螺纹管体(204)的内侧壁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杆(203)的外侧壁,所述内螺纹管体(204)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三弧形板体(202)的一侧,所述第三弧形板体(202)的另一侧安装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义
申请(专利权)人:张士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