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热负荷的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920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热负荷的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历史数据;其中,历史数据包括:空调历史运行数据、当地气象参数、空间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换气特性参数、待评估建筑空间内空气蓄热容量的第一特性参数、建筑围护结构及物体蓄热容量的第二特性参数;实时获取空调的能量输出数据;基于能量输出数据和历史数据确定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数据;基于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数据分析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的时间特征。该方式中,可以通过待评估建筑空间内空调采集的数据直接检测、分析建筑的热负荷,具有很高的及时性,可以更好地获取人员、设备发热、照明发热等负荷在时间维度的特征。在时间维度的特征。在时间维度的特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热负荷的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负荷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热负荷的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对于室内人员、设备发热、照明等内热源产生的热负荷,一般是通过统计人数及对应设备、照明的台数及功率间接计算获取的。这种间接计算获取的方法需要大量的实时检测的传感器获取相关数据,同时还会由于传热的延时具有较大的滞后性,滞后时间难以获取,致使这些数据难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热负荷的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通过建筑内空调采集的数据直接检测、分析建筑的热负荷,具有很高的及时性,可以更好地获取人员、设备发热、照明发热等负荷在时间维度的特征。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热负荷的分析方法,方法包括:获取待评估建筑空间的历史数据;其中,历史数据包括:空调历史运行数据、当地气象参数、空间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换气特性参数、待评估建筑空间内空气蓄热容量的第一特性参数、建筑围护结构及物体蓄热容量的第二特性参数;实时获取待评估建筑空间内空调的能量输出数据;其中,能量输出数据包括待评估建筑空间内空调在不同时刻的输出冷量或热量的平均值;基于能量输出数据和历史数据确定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数据;其中,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数据表征待评估建筑空间中人员、设备、照明在不同时刻的热负荷;基于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数据分析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的时间特征。
[0005]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空调历史运行数据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空调每台内机的制冷量或制热量、空调每台内机的运行状态、每台室内机检测的室内环境温度、每台室内机的检测的室内湿度、室外机检测的室外环境温度、室外机检测的室外湿度或室内围护结构表面温度;当地气象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表征是否下雨的参数、当地风速、辐照值或室外湿度。
[0006]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至少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空间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换气特性参数:通过热流密度计采集空间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基于新风机风量或设计换热次数确定换气特性参数;通过大数据拟合的数值或运行采集系统数据确定空间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换气特性参数。
[0007]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至少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待评估建筑空间内空气蓄热容量的第一特性参数:基于待评估建筑空间的室内空间尺寸和待评估建筑空间内空调的作用范围确定建筑空间内空气蓄热容量的第一特性参数;或者,从历史数据中确定多个样本数据,对样本数据进行第一拟合得到建筑空间内空气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第一关系,基于第一关系确定建筑空间内空气蓄热容量的第一特性参数。
[0008]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至少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建筑围护结构及物体蓄热容量的第二特性参数:基于待评估建筑空间的墙体蓄热容量和墙体体积确定建筑围护结构及物体蓄热容量的第二特性参数;或者,从历史数据中确定多个样本数据,对样本数据进行第二拟合得到建筑围护结构及物体的吸热量时间变化的第二关系,基于第二关系确定建筑围护结构及物体蓄热容量的第二特性参数。
[0009]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基于能量输出数据和历史数据确定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数据的步骤,包括:基于历史数据计算围护结构传热的实时热负荷、换气的实时热负荷、墙体实时蓄热量、室内空气实时蓄热量;将能量输出数据减去围护结构传热的实时热负荷、换气的实时热负荷、墙体实时蓄热量、室内空气实时蓄热量,得到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数据。
[0010]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以下算式确定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数据: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通过以下算式确定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数据:其中,Q
inheat,i
为i时刻的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数据,Q
HVAC,i
为i时刻的能量输出数据,为i时刻的换气的实时热负荷,KA(T
in,i

T
out,i
)为i时刻的围护结构传热的实时热负荷,C
m,wall
(T
wall,i

T
wall,i
‑1)为i时刻的墙体实时蓄热量,C
m,air
(T
air,i

T
air,i
‑1)为i时刻的室内空气实时蓄热量;其中,ρ为空气密度,F为换气特性参数,Δh
i
为i时刻的室内外空气的平均焓差,KA为空间围护结构传热系数,T
in,i
为i时刻的室内环境温度,T
out,i
为i时刻的室外环境温度,C
m,wall
为第二特性参数,T
wall,i
为i时刻的室内围护结构表面温度,T
wall,i
‑1为i

1时刻的室内围护结构表面温度,C
m,air
为第一特性参数,T
air,i
为i时刻的空气温度,T
air,i
‑1为i

1时刻的空气温度。
[0011]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基于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数据分析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的时间特征的步骤,包括:基于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数据分析待评估建筑空间的人员、设备、照明随时间变化的特征。
[001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建筑热负荷的分析装置,装置包括:历史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历史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评估建筑空间的历史数据;其中,历史数据包括:空调历史运行数据、当地气象参数、空间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换气特性参数、待评估建筑空间内空气蓄热容量的第一特性参数、建筑围护结构及物体蓄热容量的第二特性参数;能量输出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待评估建筑空间内空调的能量输出数据;其中,能量输出数据包括待评估建筑空间内空调在不同时刻的输出冷量或热量的平均值;热负荷数据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能量输出数据和历史数据确定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数据;其中,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数据表征待评估建筑空间中人员、设备、照明在不同时刻的热负荷;时间特征分析模块,用于基于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数据分析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的时间特征。
[001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该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建筑热负荷的分析方法。
[0014]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
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实现上述建筑热负荷的分析方法。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热负荷的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建筑内空调采集的数据直接检测、分析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具有很高的及时性,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热负荷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评估建筑空间的历史数据;其中,所述历史数据包括:空调历史运行数据、当地气象参数、空间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换气特性参数、待评估建筑空间内空气蓄热容量的第一特性参数、建筑围护结构及物体蓄热容量的第二特性参数;实时获取所述待评估建筑空间内空调的能量输出数据;其中,所述能量输出数据包括所述待评估建筑空间内空调在不同时刻的输出冷量或热量的平均值;基于所述能量输出数据和所述历史数据确定所述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数据;其中,所述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数据表征所述待评估建筑空间中人员、设备、照明在不同时刻的热负荷;基于所述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数据分析所述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的时间特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历史运行数据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空调每台内机的制冷量或制热量、空调每台内机的运行状态、每台室内机检测的室内环境温度、每台室内机的检测的室内湿度、室外机检测的室外环境温度、室外机检测的室外湿度或室内围护结构表面温度;所述当地气象参数至少包括以下之一:表征是否下雨的参数、当地风速、辐照值或室外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所述空间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所述换气特性参数:通过热流密度计采集所述空间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基于新风机风量或设计换热次数确定所述换气特性参数;通过大数据拟合的数值或运行采集系统数据确定所述空间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所述换气特性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待评估建筑空间内空气蓄热容量的第一特性参数:基于待评估建筑空间的室内空间尺寸和所述待评估建筑空间内空调的作用范围确定待评估建筑空间内空气蓄热容量的第一特性参数;或者,从所述历史数据中确定多个样本数据,对样本数据进行第一拟合得到建筑空间内空气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第一关系,基于所述第一关系确定建筑空间内空气蓄热容量的第一特性参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建筑围护结构及物体蓄热容量的第二特性参数:基于待评估建筑空间的墙体蓄热容量和墙体体积确定建筑围护结构及物体蓄热容量的第二特性参数;或者,从所述历史数据中确定多个样本数据,对样本数据进行第二拟合得到建筑围护结构及物体的吸热量时间变化的第二关系,基于所述第二关系确定建筑围护结构及物体蓄热容量的第二特性参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能量输出数据和所述历史数据确定所述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数据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历史数据计算围护结构传热的实时热负荷、换气的实时热负荷、墙体实时蓄热量、室内空气实时蓄热量;将所述能量输出数据减去所述围护结构传热的实时热负荷、所述换气的实时热负荷、所述墙体实时蓄热量、所述室内空气实时蓄热量,得到所述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数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算式确定所述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数据:其中,Q
inheat,i
为i时刻的所述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数据,Q
HVAC,i
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春元李斌魏子清丁云霄李斯琪姬学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