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电流充电枪及与其适配的大电流充电插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891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大电流充电枪及与其适配的大电流充电插口,包括枪体及充电插口,所述枪体包括插接柱,所述充电插口包括导电套筒;所述内护筒朝向枪体的一端内壁设有脱扣挡圈,所述脱扣挡圈背向枪体的一端端面与外圈壁交界处设有锥形的脱扣斜面;所述导电套筒前段设有主弹性槽,前段至中段外壁设有副弹性槽;所述导电套筒中段位置处的相邻副弹性槽之间的各筒壁上开设有缓冲槽,所述导电套筒前端端面与内壁交界处设有与脱扣斜面适配的扩张斜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连接可靠,有效减轻磨损及插拔阻力,同时保证连接可靠性的优点。同时保证连接可靠性的优点。同时保证连接可靠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电流充电枪及与其适配的大电流充电插口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电流充电枪及与其适配的大电流充电插口。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其充电往往需要通过充电枪与车身充电插口的适配来进行充电,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时间往往是硬伤,因此一般会在电池、充电桩上进行创新以此提升充电效率,但是充电枪与车身的充电插口两者处于经常插拔的状态,传统的插接方式由于采用的是公头与母头之间的插接紧配合,从而满足电连接的可靠性,但是过紧的插接配合虽然保证了导体之间的有效电流承载面积,但会导致插拔阻力的增大,对于一些采用家用充电桩的用户而言,每天晚上充电的电量往往难以与快充站比拟,因此几乎每天都会进行一次插拔,插拔次数累积过多后,会导致原本紧配合的公头与母头之间的有效电接触面积变少,进而造成局部接触部位电流增大而造成发热、烧蚀、熔融焊死,容易存在安全隐患,也就导致了前期插拔吃力,后期可靠性降低的问题;而对于一些公共充电桩而言,由于其充电的频率高,其插拔的次数也随之增加,进一步加剧了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可靠,有效减轻磨损及插拔阻力,同时保证连接可靠性的大电流充电枪及与其适配的大电流充电枪及与其适配的大电流充电插口。
[0004]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电流充电枪及与其适配的大电流充电插口,包括枪体及与枪体插接的充电插口,所述枪体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前端的插接座,所述壳体还设有解锁摆杆,所述解锁摆杆朝向插接座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充电插口扣合防脱的锁钩,所述插接座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内设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呈椎台状且锥尖朝向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插口包括用于插入容纳插接座的外护筒,所述外护筒内设有与插接孔插接适配的内护筒,所述内护筒内设有用于与插接柱插接适配的导电套筒;所述内护筒朝向枪体的一端内壁设有可使插接柱穿过的脱扣挡圈,所述脱扣挡圈背向枪体的一端端面与外圈壁交界处设有锥形的脱扣斜面;所述导电套筒前段内壁呈锥形与插接柱外壁适配贴合,所述导电套筒前段设有沿其周向方向均布设置,自前端端面起朝另一端面方向开设的主弹性槽,所述导电套筒还设有沿其周向方向均布设置,开设于前段至中段外壁的副弹性槽,所述副弹性槽位于相邻主弹性槽之间;所述导电套筒中段位置处的相邻副弹性槽之间的各筒壁上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分别自副弹性槽槽壁起往导电套筒断面的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呈扇形开设,逆时针方向开设的缓冲槽位于相邻顺时针方向开设的缓冲槽之间使导电套筒中段筒壁形成径向收扩的弹性变形余量及轴向伸缩的弹性变形余量;所述导电套筒后端设有接线孔;所述导电套筒前端端面与内壁交界处设有与脱扣斜面适配的扩张斜面。
[0005]上述结构中,内护筒用于容纳导电套筒,并有效防止导电套筒外露;导电套筒的主弹性槽可使其前端在插接柱插入时产生退让扩张,但单纯一端退让扩张会导致导电套筒内壁的锥度发生改变导致无法有效与插接柱表面适配,因此设置副弹性槽并配合缓冲槽使导电套筒的中段位置也产生扩张效果,从而保证导电套筒与插接柱相适配的前段能同步收扩,从而始终保持与插接柱外壁的紧密贴合,提高有效接触面积来保证导电电流;由于插接柱与导电套筒内壁是锥面配合,因此在两者插入初期前期不会发生接触和彼此间的摩擦,直到插入到位后两者才迅速接触,故能有效减少彼此间的滑动摩擦,从而提高插拔寿命,由于摩擦只存在两者锥面配合状态下才有,仅在整个插入行程的末段,以及拔出行程的前段才会有一小段的插拔阻力存在,故相比现有整个插拔行程均存在阻力的充电枪,可有效减轻插拔力度;在插入时插接柱与导电套筒紧密接触后,还存有一小段预紧行程,即插接柱推动导电套筒的前段往导电套筒的后段方向移动,并压缩缓冲槽,促使缓冲槽推动导电套筒前段与插接柱插入方向产生彼此相顶的力,保证导电套筒能始终与插接柱紧密结合,同时该预紧行程将导电套筒前段往后段方向推离后,扩张斜面与脱扣斜面分离,迫使导电套筒前端恢复收缩力来包裹插接柱;在拔出初期插接柱与导电套筒紧密接触状态下彼此呈现锥面咬合状态,随着充电枪的拔出,被压缩的缓冲槽复位,导电套筒前段前移使其扩张斜面与脱扣斜面接触,在进一步拔出下,脱扣斜面挤压扩张斜面促使导电套筒前端产生扩张抵消其自身的弹性力,从而松开被咬合的插接柱,实现迅速脱离的目的。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护筒朝向枪体的一端内壁还设有轴向阻挡部,所述脱扣挡圈位于轴向阻挡部背向枪体的一侧。
[0007]上述结构中,充电插口一般为注塑生产,轴向阻挡部用于阻挡脱扣挡圈,同时减少导电套筒外露的可能,单独设置的脱扣挡圈可采用更耐磨的材料制作;在不考虑使用寿命的情况下,轴向阻挡部也可以直接替换成脱扣挡圈。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脱扣挡圈与内护筒内壁过盈配合。
[0009]上述结构中,过盈配合的脱扣挡圈可避免其在内护筒内发生位移。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脱扣挡圈为陶瓷圈或聚四氟乙烯圈。
[0011]上述结构中,脱扣挡圈优选为聚四氟乙烯圈,利用其自身的自润性来提高脱扣斜面与扩张斜面的滑动顺畅性,同时其耐磨性也有效得到保证,也减少了扩张斜面的磨损,实现了无油润滑。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柱插入导电套筒时在与导电套筒前段内壁锥面贴合后在主弹性槽、副弹性槽及缓冲槽的退让下径向扩张形成包覆预紧力,同时导电套筒前段在插接力作用下使开设有缓冲槽的中段变形后退促使扩张斜面与脱扣斜面分离,导电套筒在缓冲槽的轴向推挤下与插接柱紧密贴合,此时解锁摆杆的锁钩与充电插口扣合锁定;拔出时解锁摆杆解锁,枪体外拔时插接柱带动与其锥面紧密配合的导电套筒往脱扣挡圈方向移动,此时导电套筒设有缓冲槽的中段变形伸长使扩张斜面与脱扣斜面相抵,在轴向力的作用下脱扣斜面推动扩张斜面使导电套筒前端产生径向扩张松开插接柱。
[0013]上述结构中,主弹性槽、副弹性槽均为导电套筒提供径向扩缩而设置,而缓冲槽的设置既能为相邻副弹性槽之间的导电套筒筒壁提供径向扩缩,也能为导电套筒前段提供轴向伸缩,从而满足了插拔需求。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柱为两根或三根,所述导电套筒数量与插接柱等
数设置。
[0015]上述结构中,插接柱还可根据需要设置更多根数。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座还设有接地公插及数据公插;所述外护筒内设有与接地公插适配的接地母插及与数据公插适配的数据母插。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设有彼此连通的主腔室及电缆室,所述壳体顶部设有控制槽,所述控制槽内设有与解锁摆杆联动的电子锁。
[0018]上述结构中,电子锁用于控制解锁摆杆的锁定与解锁。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电套筒后段外壁设有轴向挡圈,所述充电插口后端设有与内护筒同心设置的阶梯孔,所述轴向挡圈与阶梯孔孔底适配,所述阶梯孔孔口处设有与其螺纹配合,将轴向挡圈压于阶梯孔内的紧固环。
[0020]上述结构中,导电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电流充电枪及与其适配的大电流充电插口,包括枪体及与枪体插接的充电插口,所述枪体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前端的插接座,所述壳体还设有解锁摆杆,所述解锁摆杆朝向插接座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充电插口扣合防脱的锁钩,所述插接座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内设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呈椎台状且锥尖朝向充电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插口包括用于插入容纳插接座的外护筒,所述外护筒内设有与插接孔插接适配的内护筒,所述内护筒内设有用于与插接柱插接适配的导电套筒;所述内护筒朝向枪体的一端内壁设有可使插接柱穿过的脱扣挡圈,所述脱扣挡圈背向枪体的一端端面与外圈壁交界处设有锥形的脱扣斜面;所述导电套筒前段内壁呈锥形与插接柱外壁适配贴合,所述导电套筒前段设有沿其周向方向均布设置,自前端端面起朝另一端面方向开设的主弹性槽,所述导电套筒还设有沿其周向方向均布设置,开设于前段至中段外壁的副弹性槽,所述副弹性槽位于相邻主弹性槽之间;所述导电套筒中段位置处的相邻副弹性槽之间的各筒壁上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分别自副弹性槽槽壁起往导电套筒断面的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呈扇形开设,逆时针方向开设的缓冲槽位于相邻顺时针方向开设的缓冲槽之间使导电套筒中段筒壁形成径向收扩的弹性变形余量及轴向伸缩的弹性变形余量;所述导电套筒后端设有接线孔;所述导电套筒前端端面与内壁交界处设有与脱扣斜面适配的扩张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充电枪及与其适配的大电流充电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筒朝向枪体的一端内壁还设有轴向阻挡部,所述脱扣挡圈位于轴向阻挡部背向枪体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电流充电枪及与其适配的大电流充电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挡圈与内护筒内壁过盈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大电流充电枪及与其适配的大电流充电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挡圈为陶瓷圈或聚四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刘飞黄智生徐海胜郭丁峰谢阿冬卢岳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金龙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