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879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3
提供一种电连接构造,其具备具有第一连接端子(82)的第一连接器(80)、以及具有第二连接端子(52)的第二连接器(50),通过使第一连接器相对于第二连接器插拔,使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抵接/分离,对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电连接进行连接/接触,第一连接器向第二连接器插拔的方向和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的抵接/分离方向不同,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根据接受第一连接器的插入载荷的第二连接器的移动而电连接,能够提供不利用紧固构件进行紧固就能够简单且可靠地连接、并且能够减少在电接点部分进行插拔时因电接点部彼此的摩擦引起的磨损从而减少电连接损失的电连接构造。接构造。接构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连接构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可装卸的电连接构造。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例如,在PCU(动力控制单元)与电池连接器的连接、马达与PCU的连接方法等装卸式的电连接构造中,采用利用螺栓等的紧固构件将设于一侧的圆形端子连接于另一侧的接受端子的手法。然而,在该手法中,相对于多个螺栓紧固部位进行螺栓紧固很费功夫,成本变大。
[0003]为了解决该课题,作为不利用紧固构件进行紧固就在上述这种电气部件彼此电连接构造中应用了磁铁来作为简单且可靠连接的手法的电连接构造,公开了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构造。
[0004]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具有电连接部分的端子的一对连接器分别配置磁铁以得到吸附力的构成。根据该构成,能够实现可靠的连接和可靠的连接维持,但另一方面,在插拔电接点部的端子时,电接点部因磨损而致其接触电阻逐渐变大,可能产生电连接损失。另外,由于使电接点部分和磁铁部分的配置远离,所以磁铁的吸附力不作用于电接点部分的连接自身,从电接点部分的连接这个观点来看,考虑有磁力的力没有充分作用这样的课题。
[0005]在专利文献2中,同样公开了利用磁铁辅助连接器的嵌合的构成,但在解除连接器彼此的嵌合时,必须要抵抗基于磁力的吸引力来拔出,因此操作性很差,另外用很强的力来拔出可能会在端子部产生很大的摩擦。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016471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

23735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而提出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不利用紧固构件进行紧固就能够简单且可靠连接、并且能够减少在插拔连接器时因电接点部彼此的摩擦引起的磨损从而能够减少电连接损失的电连接构造。
[001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0012]具有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连接器;以及
[0013]具有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二连接器,
[0014]所述第一连接器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器插拔,使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抵接/分离,对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电连接进行连接/解除,
[0015]所述第一连接器向所述第二连接器插拔的方向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抵接/分离方向不同,
[0016]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根据接受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插入载荷的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移动而电连接。
[0017]根据上述构成,通过第一连接器相对于第二连接器插拔,使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抵接/分离,对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电连接进行连接/解除,第一连接器向第二插拔连接器方向与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的抵接/分离方向不同,因此,不用利用紧固构件进行紧固就能够简单且可靠连接、并且能够减少在插拔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时因作为电接点部的连接端子彼此的摩擦引起的磨损,从而能够减少电连接损失。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器具备限制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移动的移动限制构件、以及摆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移动限制构件的第二连接器构件,
[0019]所述第二连接器构件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二连接端子配置部、以及向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配置部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配置面侧突出且接受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载荷的臂部,
[0020]所述第二连接器构件利用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配置部与所述臂部相交的位置的支承部摆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移动限制构件,
[0021]当所述第一连接器处于被所述移动限制构件限制移动的状态时,利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载荷使所述第二连接器构件转动,来将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50)电连接。
[0022]根据所述构成,基于第一连接器的载荷作用于第二连接器构件的臂部,使第二连接器构件转动,将第一连接器的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器的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减少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彼此的摩擦来减少磨损,能够更减少电连接损失。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连接的状态下向第二连接器侧突出的凸部,
[0024]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连接的状态下与所述凸部卡合的凹部,
[0025]所述凸部在从处于连接状态的所述第二连接器拔出所述第一连接器时,使所述第二连接器构件向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分离的方向转动。
[0026]根据所述构成,在从第二连接器拔出第一连接器时,利用第一连接器构件的凸部使第二连接器构件向使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分离的方向转动,因此,能够使作为电接点部分的电极的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不摩擦就开放,能够减少第一连接端子以及第二连接端子的磨损。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器具备第一磁性吸引构件,
[0028]所述第二连接器具备第二磁性吸引构件,
[0029]所述第一磁性吸引构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吸引构件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时生成磁场并且彼此吸引,
[0030]所述第一磁性吸引构件设于第一连接端子配置部,
[0031]所述第二磁性吸引构件设于第二连接端子配置部。
[0032]根据所述构成,在设有连接端子的端子配置部设置磁性吸引构件,因此,在连接端子附近向将连接端子彼此连接的方向作用磁力,能够更可靠地达成电连接。
[003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端子配置为夹设所述第一磁性吸引构件之间,
[0034]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配置为夹设所述第二磁性吸引构件之间。
[0035]根据所述构成,以有助于连接端子彼此面接触的方式作用磁力,因此,连接端子电极不会部分连接而能够可靠地电连接。
[003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具备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器位于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相反一侧的第三磁性吸引构件,所述第三磁性吸引构件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未连接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二磁性吸引构件彼此吸合。
[0037]根据所述构成,在从第二连接器拔出第一连接器时,能够将第二连接器构件维持为开放状态。
[003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在第二连接器的背面侧具有防止过度旋转的过度旋转防止构造。
[0039]根据所述构成,在将第一连接器插入至第二连接器时,能够将第二连接器构件维持在能够旋转的适当的位置。
[004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器设于控制装置,所述第二连接器为与电池连接的连接器。
[0041]根据所述构成,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将控制装置和连接于电池的连接器电连接。
[0042]专利技术效果
[004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构造,不用利用紧固构件进行紧固就能够简单且可靠地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第一连接端子(82)的第一连接器(80);以及具有第二连接端子(52)的第二连接器(50),通过将所述第一连接器(80)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器(50)插拔,使所述第一连接端子(82)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52)抵接/分离,对所述第一连接器(80)与所述第二连接器(50)的电连接进行连接/解除,所述第一连接器(80)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器(50)插拔的方向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82)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52)的抵接/分离方向不同,所述第一连接器(80)和所述第二连接器(50)根据接受所述第一连接器(80)的插入载荷的所述第二连接器(50)的移动而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50)具备限制所述第一连接器(80)的移动的移动限制构件(41)、以及摆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移动限制构件(41)的第二连接器构件(51),所述第二连接器构件(51)具有配置有所述第二连接端子(52)的第二连接端子配置部(51a)、以及在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配置部(51a)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子(52)的配置面侧突出且接受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器(80)的载荷的臂部(51b),所述第二连接器构件(51)利用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端子配置部(51a)与所述臂部(51b)相交的位置的支承部(55)摆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移动限制构件(41),当所述第一连接器(80)处于被所述移动限制构件(41)限制移动的状态时,利用所述第一连接器(80)的载荷使所述第二连接器构件(51)转动,来将所述第一连接器(80)和所述第二连接器(50)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80)具有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子(82)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52)连接的状态下向第二连接器(50)侧突出的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田浩志三入督司藤久保诚秋政谦至野口健二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