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器元件的高效相变冷却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8915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器元件的高效相变冷却热管理系统,属于增材制造领域;包括壳体、金属骨架和相变材料;其中,壳体为中空壳体结构;金属骨架均匀设置在壳体的内腔中,实现将壳体内腔分成多个隔断;相变材料填充在金属骨架围成的隔断中;金属骨架为曲面薄壁结构;金属骨架采用CuCrZr、CuCrNb、AlSi10Mg或AlMgScZr粉末作为原材料;相变材料采用固体铵盐、石蜡或膨胀石墨/石蜡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极小曲面金属骨架+相变材料的高效相变冷却结构,并采用增材制造的方式实现金属骨架的制造,解决了目前波纹加芯型相变冷却热管理系统导热效率较低、温度均匀性较差的问题。温度均匀性较差的问题。温度均匀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rimitive的曲面晶格基体函数表达式为:
[0013]f(x,y,z)=cos(x)+cos(y)+cos(z)
[0014]所述Schwarz Diamond的曲面晶格基体函数表达式为:
[0015]f(x,y,z)=sin(x)*sin(y)*sin(z)+sin(x)*cos(y)*cos(z)+cos(x)*sin(y)*cos(z)+co
[0016]s(x)*cos(y)*sin(z)
[0017]所述Gyroid的曲面晶格基体函数表达式为:
[0018]f(x,y,z)=cos(x)*sin(y)+cos(y)*sin(z)+cos(z)*sin(x)
[0019]所述IWP的曲面晶格基体函数表达式为:
[0020]f(x,y,z)=2*(cos(x)*cos(y)+cos(y)*cos(z)+cos(z)*cos(x))

(cos(2*x)+cos(2*y
[0021])+cos(2*z))
[0022]所述Neovius的曲面晶格基体函数表达式为:
[0023]f(x,y,z)=3*(cos(x)+cos(y)+cos(z))+4*cos(x)*cos(y)*cos(z)
[0024]所述Lidinoid的曲面晶格基体函数表达式为:
[0025]f(x,y,z)=0.5*(sin(x)*cos(y)*sin(z)+sin(y)*cos(z)*sin(x)+sin(z)*cos(x)*sin(y)
[0026])

0.5*(cos(x)*cos(y)+cos(y)*cos(z)+cos(z)*cos(x))+0.15。
[0027]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电器元件的高效相变冷却热管理系统,所述相变材料采用固体铵盐、石蜡或膨胀石墨/石蜡复合材料。
[0028]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电器元件的高效相变冷却热管理系统,将相变材料进行加热处理,使相变材料从固态相变为液态,在液态状态下,将相变材料填充至金属骨架围成的隔断中。
[0029]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电器元件的高效相变冷却热管理系统,高效相变冷却热管理系统的导热效率提高20%以上;同时提高控温一致性。
[003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0031](1)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极小曲面金属晶格骨架+内部填充相变材料的热管理系统;
[0032](2)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金属骨架+相变材料”热管理系统,可以实现高效相变冷却效果,较传统波纹夹芯型骨架,导热效率提高20%以上;同时提高控温一致性;
[0033](3)本专利技术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实现了极小曲面金属晶格骨架的整体制造,产品可靠性高,生产流程短。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高效相变冷却热管理系统示意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不同隐式函数下金属骨架曲面晶格基体的胞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3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器元件的高效相变冷却热管理系统,采用极小曲面金属
骨架+相变材料的高效相变冷却结构,并采用增材制造的方式实现金属骨架的制造,解决了目前波纹加芯型相变冷却热管理系统导热效率较低、温度均匀性较差的问题。
[0038]高效相变冷却热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金属骨架2和相变材料3;其中,壳体1为中空壳体结构;金属骨架2均匀设置在壳体1的内腔中,实现将壳体1内腔分成多个隔断;相变材料3填充在金属骨架2围成的隔断中。
[0039]金属骨架2为曲面薄壁结构;金属骨架2采用CuCrZr、CuCrNb、AlSi10Mg或AlMgScZr粉末作为原材料,成形结束后对产品进行热处理、线切割、吹砂处理。金属骨架2粉末的粒径为0.01

0.06mm,呈正态分布;成型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为280

360W;扫描速度为600

900mm/s;层厚为0.03

0.04mm;扫描间距为0.06

0.08mm;层间相位角为23
°

[0040]金属骨架2上设置有三维连通孔隙,相变材料3实现从三维连通孔隙中穿过。
[0041]金属骨架2的制作方法为:
[0042]通过隐式函数建立金属骨架2的曲面晶格基体;再对曲面晶格基体加厚,形成金属骨架2。建立金属骨架2的曲面晶格基体的隐式函数包括Schwarz Primitive、Schwarz Diamond、Gyroid、IWP、Neovius和Lidinoid。
[0043]Schwarz Primitive的曲面晶格基体函数表达式为:
[0044]f(x,y,z)=cos(x)+cos(y)+cos(z)
[0045]所述Schwarz Diamond的曲面晶格基体函数表达式为:
[0046]f(x,y,z)=sin(x)*sin(y)*sin(z)+sin(x)*cos(y)*cos(z)+cos(x)*sin(y)*cos(z)+co
[0047]s(x)*cos(y)*sin(z)
[0048]所述Gyroid的曲面晶格基体函数表达式为:
[0049]f(x,y,z)=cos(x)*sin(y)+cos(y)*sin(z)+cos(z)*sin(x)
[0050]所述IWP的曲面晶格基体函数表达式为:
[0051]f(x,y,z)=2*(cos(x)*cos(y)+cos(y)*cos(z)+cos(z)*cos(x))

(cos(2*x)+cos(2*y
[0052])+cos(2*z))
[0053]所述Neovius的曲面晶格基体函数表达式为:
[0054]f(x,y,z)=3*(cos(x)+cos(y)+cos(z))+4*cos(x)*cos(y)*cos(z)
[0055]所述Lidinoid的曲面晶格基体函数表达式为:
[0056]f(x,y,z)=0.5*(sin(x)*cos(y)*sin(z)+sin(y)*cos(z)*sin(x)+sin(z)*cos(x)*sin(y)
[0057])

0.5*(cos(x)*cos(y)+cos(y)*cos(z)+cos(z)*cos(x))+0.15。
[0058]不同隐式函数下金属骨架曲面晶格基体的胞元如图2所示。
[0059]相变材料3采用固体铵盐、石蜡或膨胀石墨/石蜡复合材料。
[0060]将相变材料3进行加热处理,使相变材料3从固态相变为液态,在液态状态下,将相变材料3填充至金属骨架2围成的隔断中。
[0061]高效相变冷却热管理系统的导热效率提高20%以上;同时提高控温一致性。
[0062]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器元件的高效相变冷却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金属骨架(2)和相变材料(3);其中,壳体(1)为中空壳体结构;金属骨架(2)均匀设置在壳体(1)的内腔中,实现将壳体(1)内腔分成多个隔断;相变材料(3)填充在金属骨架(2)围成的隔断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器元件的高效相变冷却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骨架(2)为曲面薄壁结构;金属骨架(2)采用CuCrZr、CuCrNb、AlSi10Mg或AlMgScZr粉末作为原材料,成形结束后对产品进行热处理、线切割、吹砂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器元件的高效相变冷却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骨架(2)粉末的粒径为0.01

0.06mm,呈正态分布;成型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为280

360W;扫描速度为600

900mm/s;层厚为0.03

0.04mm;扫描间距为0.06

0.08mm;层间相位角为23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器元件的高效相变冷却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骨架(2)上设置有三维连通孔隙,相变材料(3)实现从三维连通孔隙中穿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器元件的高效相变冷却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金属骨架(2)的制作方法为:通过隐式函数建立金属骨架(2)的曲面晶格基体;再对曲面晶格基体加厚,形成金属骨架(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器元件的高效相变冷却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建立金属骨架(2)的曲面晶格基体的隐式函数包括Schwarz Primitive、Schwarz Diamond、Gyroid、IWP、Neovius和Lidinoid。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器元件的高效相变冷却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chwarz Primitive的曲面晶格基体函数表达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晓康陈金存陈帅罗志伟潘瑶巩萌萌严振宇倪江涛亢涛涛崔保伟黄超王华宾张龙飞马丽翠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