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建筑体系的钢构件热桥阻断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875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建筑体系的钢构件热桥阻断构造,包括下构件、上构件,所述上构件与下构件之间设置有阻断部,所述阻断部具有至少一个隔热单元,所述上构件与下构件通过连接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阻断部有效的阻断钢柱位置的热桥,设置连接件固定上构件、下构件与阻断部,使保温材料更好的安装、固定在钢构件连接处。构件连接处。构件连接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建筑体系的钢构件热桥阻断构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体系的钢构件热桥阻断构造。

技术介绍

[0002]被动式建筑是依靠被动收集起来的热量来使房屋本身保持一个舒适的内部生活空间,在收集热量有限的前提下,确保热量尽可能少的散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楼层和墙角处的钢构件有较好的热传导性,同时由于秋冬季节室内外温差较大,冷热空气频繁接触,易产生热桥效应。做好此位置的热阻断构造措施,可以极大的降低建筑整体的能量负荷,进一步保证被动式近零能耗建筑的运行与维护。目前在出屋面钢柱或者外钢悬挑钢梁的常规做法为使用保温材料包裹钢构件,使钢构件的保温材料与建筑主体的保温材料形成一个闭合圈,难以固定在钢构件上,施工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钢结构建筑体系的钢构件热桥阻断构造。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件、配合部将隔热保温材料固定在钢构件上,对钢构件进行保温,在达到阻断钢柱位置热桥效果的同时方便固定安装,降低了施工难度。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钢结构建筑体系的钢构件热桥阻断构造,包括下构件、上构件,所述上构件与下构件之间设置有阻断部,所述阻断部具有至少一个隔热单元,所述上构件与下构件通过连接件连接。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断部包括高强度隔热垫块、真空绝热板、隔热垫片,所述高强度隔热垫块的数量为多组,所述高强度隔热垫块之间留有空腔,空腔中填充有真空绝热板。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构件包括上立柱、上端板,所述上立柱的一端连接有上端板,所述下构件包括下立柱、下端板,所述下立柱的一端连接有下端板。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为螺栓,所述上端板与下端板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穿过连接孔,所述连接件配合有螺母。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孔内包裹有隔热垫片。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贯穿上端板、下端板、高强度隔热垫块与真空绝热板。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多组,所述连接件设置在上端板、下端板的四角位置,所述连接孔的数量与连接件的数量配合。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端板的上部与下端板的下部均设置有加劲肋,所述加劲肋的一侧与端板连接,所述加劲肋的另一侧与立柱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劲肋的形状为三角形。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劲肋的数量为多组。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阻断部有效的阻断钢柱位置的热桥,设置连接件固定上构件、下构件与阻断部,使保温材料更好的安装、固定在钢构件连接处。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高强度隔热垫块、真空绝热板、隔热垫片,阻断钢构件热传导,隔热垫块环绕包裹真空绝热板,并与真空绝热板共同作用,避免室内钢构件与室外钢构件之间的热传导,有效的阻断钢构件连接位置的热桥,同时通过设置隔热垫片阻断热量通过连接件传递,更好的避免了热桥效应的产生。
[0018]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端板与下端板,增加钢构件与保温材料接触面积,方便固定两钢构件与阻断部。
[0019]4.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连接件设置为螺栓,螺栓穿过连接孔通过螺母连接两钢构件,固定牢固且方便维护。
[0020]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件贯穿阻断部将保温材料固定牢固,避免保温材料发生对钢柱的相对位移,影响阻隔热桥的效果。
[0021]6.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八组配合部与四组连接件使上构件、下构件、阻断部连接更加牢固。
[0022]7.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三角形加劲肋,增加局部稳定型和抗扭矩性,提高节点强度和刚度,三角形加劲肋能将翼缘力更均匀地传递给螺栓,减少翘力。同时,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从而增强加劲肋板焊接节点的牢固性,因此有着稳固、坚定、耐压以及不易形变的特点,增加节点刚度。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的A

A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1的B

B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的下端板的俯视示意图。
[0027]图中:1、下构件;11、下立柱;12、下端板;2、上构件;21、上立柱;22、上端板;3、阻断部;31、高强度隔热垫块;32、真空绝热板;33、隔热垫片;4、连接件;5、连接孔;6、加劲肋。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9]如图1

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30]一种钢结构建筑体系的钢构件热桥阻断构造,包括下构件1、上构件2,上构件2与下构件1之间设置有阻断部3,阻断部3具有至少一个隔热单元,上构件2与下构件1通过连接件4连接。阻断部3有效的阻断钢柱位置的热桥,连接件4固定上构件2、下构件1与阻断部3,使保温材料更好的安装、固定在钢构件连接处。
[0031]本实施例中,阻断部3包括高强度隔热垫块31、真空绝热板32、隔热垫片33,高强度
隔热垫块31的数量为多组,高强度隔热垫块31之间留有空腔,空腔中填充有真空绝热板32。通过设置高强度隔热垫块31、真空绝热板32、隔热垫片33,阻断两钢构件之间的热传导,高强度隔热垫块31环绕包裹真空绝热板32,并与真空绝热板32共同作用,避免室内钢构件与室外钢构件之间的热传导。
[0032]本实施例中,上构件2包括上立柱21、上端板22,上立柱21的一端连接有上端板22,下构件1包括下立柱11、下端板12,下立柱11的一端连接有下端板12。上端板22与下端板12,增加钢构件与保温材料接触面积,方便固定两钢构件与阻断部3。
[0033]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为螺栓,上端板22与下端板12上设置有连接孔5,连接件4穿过连接孔5,连接件4配合有螺母。两钢构件之间通过螺栓与螺母紧固,固定牢固且方便维护。
[0034]本实施例中,连接孔5内包裹有隔热垫片33。隔热垫片33阻断热量通过连接件4传递,更好的避免了热桥效应的产生。
[0035]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贯穿上端板22、下端板12、高强度隔热垫块31与真空绝热板32。通过设置连接件4贯穿阻断部3将保温材料固定牢固,避免保温材料发生对立柱的相对位移,影响阻隔热桥的效果。
[0036]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的数量为多组,连接件4设置在上端板22、下端板12的四角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建筑体系的钢构件热桥阻断构造,包括下构件(1)、上构件(2),所述上构件(2)与下构件(1)之间设置有阻断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部(3)具有至少一个隔热单元,所述上构件(2)与下构件(1)通过连接件(4)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体系的钢构件热桥阻断构造,其特征是,所述阻断部(3)包括高强度隔热垫块(31)、真空绝热板(32)、隔热垫片(33),所述高强度隔热垫块(31)的数量为多组,所述高强度隔热垫块(31)之间留有空腔,空腔中填充有真空绝热板(3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体系的钢构件热桥阻断构造,其特征是,所述上构件(2)包括上立柱(21)、上端板(22),所述上立柱(21)的一端连接有上端板(22),所述下构件(1)包括下立柱(11)、下端板(12),所述下立柱(11)的一端连接有下端板(1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体系的钢构件热桥阻断构造,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4)为螺栓,所述上端板(22)与下端板(12)上设置有连接孔(5),所述连接件(4)穿过连接孔(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彤穆立春王中才史林侠冯超孙超郭付东王示李剑谢吉瑞胡蓝皓刘胜怀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