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角可降解镁笼椎体扩开成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脊柱外科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弯角可降解镁笼椎体扩开成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脊柱手术从传统的开放,手术逐步转向微创技术治疗,方法是经皮椎体内注射骨水泥(KMC)到病变椎体,以增加椎体强度,提高脊柱的稳定性,消除或减轻腰部疼痛,预防椎体再骨折的发生,该手术具有创伤小,不需开刀,可减少患者痛苦,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在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治疗上取得突破性的意义,近年来,各种脊柱植入物不断问世,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应用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有利于减少传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导致的并发症;
[0003]经专利检索发现,公开号为CN112790853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二次注射机构的脊柱骨水泥注射器,该装置设置有二次注射机构,使得推动机构内部的骨水泥液体被推出,从而使得该设备能够在手术过程中检测骨水泥浓度,防止骨水泥在手术过程中凝固,影响手术进行;
[0004]但经调研得知,现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角可降解镁笼椎体扩开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储料笼部,其包括有初始状态和展开状态,其展开后形成一中空的球形壳体;塑性部,安装在储料笼部的中间位置,可发生形变对储料笼部进行挤压动作,将初始状态的储料笼部切换至展开状态;移动部,所述移动部和塑性部相接,其用于带动塑性部进行移动,且所述移动部和塑性部相接的一端呈弧形弯曲;导向部,安装在移动部内部,用以对移动部的移动路由进行限制;充气部,设置在移动部上,且所述充气部和塑性部相连,用于对塑性部提供挤压动作时所需的动能;所述塑性部、充气部、移动部组成一镁笼椎体扩开成形器,所述储料笼部装配在镁笼椎体扩开成形器的头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角可降解镁笼椎体扩开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笼部包括有一骨水泥储料笼罩(11),所述骨水泥储料笼罩(11)的材质为镁,所述骨水泥储料笼罩(11)初始状态为一管状结构,其展开状态为一中空的球形壳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弯角可降解镁笼椎体扩开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性部包括有第一硬质管头(6)和第二硬质管头(7),所述第一硬质管头(6)和第二硬质管头(7)均呈管状结构,所述第一硬质管头(6)和第二硬质管头(7)之间设置有塑性挤压囊体(8),所述骨水泥储料笼罩(11)装配在第一硬质管头(6)、第二硬质管头(7)和塑性挤压囊体(8)的外侧,且所述骨水泥储料笼罩(11)的一个端头位于第一硬质管头(6)的外侧,所述骨水泥储料笼罩(11)的另一个端头位于第二硬质管头(7)的外侧,所述第一硬质管头(6)和第二硬质管头(7)为硬质材料,所述塑性挤压囊体(8)为柔性材料,所述第二硬质管头(7)内部远离第一硬质管头(6)的位置设置有气体封堵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弯角可降解镁笼椎体扩开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包括有管端连接部(1)、软管连通部(3)、弯管连接部(4)和自适应导丝部(5),所述管端连接部(1)、塑形充气部(2)和弯管连接部(4)依次相接,所述软管连通部(3)为一软管,所述弯管连接部(4)为一硬质弯管,所述弯管连接部(4)远离软管连通部(3)的一端和第一硬质管头(6)相接,所述管端连接部(1)、软管连通部(3)和弯管连接部(4)内部开设有与第一硬质管头(6)连通的管腔,所述自适应导丝部(5)为一金属软丝,所述自适应导丝部(5)通过管腔延伸至移动部和塑性部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弯角可降解镁笼椎体扩开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部包括有一塑形充气部(2),所述塑形充气部(2)为一中空的管状结构,其内部开设有充气口,且所述塑形充气部(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管端连接部(1)上,所述充气口和管腔相接,形成一个与第一硬质管头(6)相接的充气通道。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弯角可降解镁笼椎体扩开成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诺恒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