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耀进专利>正文

便携式解剖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865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主要为法医野外作业提供的便携式解剖台,主要结构包括至少两块经折件作用相互铰接的台面和与台面铰接的支腿,其特征是:在一端的台面上安装着头部固定夹(1);在台面的两侧有一对附助支架(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紧凑,便于携带,利用该解剖台法医一人就可完成开颅、开胸、开腹及胸腹缝合的任务。(*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具的改进,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特别适合法医野外作业的解剖台。由于野外作业环境和被解剖对象的特异性所决定,法医的工作条件是十分恶劣的。涉及医用器具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设备多而重,携带不便;无适宜的解剖台,增加了法医的工作疲劳;无可行的辅助器具,完成开颅、开胸、开腹及胸腹缝合工作时增加了法医工作的难度。本技术的主要任务是,设计一种折叠式的,便于携带的解剖台,并通过专用装置的设置,使得一人即可方便地从事开颅、开胸、开腹及胸腹缝合操做;本技术的辅助任务在于,充分利用上述解剖台折叠状态下的有效空间,配置必备的装置以期达到整体携带,减少体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解剖台,包括至少两块经折件作用相互铰接的台面和与台面铰接的支腿,其特征是在一端的台面上安装着头部固定夹,在台面的两侧有一对辅助支架。头部固定夹呈圆弧状,其一端与左台面相铰接,另一端插入左台面上制出的配合槽中,并利用其锯齿齿槽与配合槽一侧的棘爪配合锁定。为了进一步保证头部固定的效果,头部固定夹可由至少三节夹板相互铰接而成。附助支架上有排列的线绳孔,与每一线绳孔相对应,附助支架上固联着线绳卡紧装置该线绳卡紧装置包括卡座和铰接在卡座上的带有锯齿的卡块,在卡块上制有手柄。为了调节解剖台高度,本技术中的左支腿和右支腿均由内腿和套腿构成伸缩式结构,并在支腿上设置了定位装置。为了尽量减少法医携带器具的体积,本技术利用解剖台折叠后尚存的有效空间,在左台面的下端面处安装着一只带有滑道的器械箱。同时,在左台面与中台面的下端面处安装着电池。为了工作的方便,在本技术左台面的下端面处有一只电锯夹。以下结合附图做进一步的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折叠状态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1中A部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3的D-D剖面示意图;附图5是附图1中B部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附图5中E-E剖面示意图;附图7是附图1中C部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附图7中F-E剖面示意图。在上述附图中,1-头部固定夹,2-左台面,3-附助支架,4-线绳卡紧装置,5-照明灯,6-夹板,7-折件,8-水管,9-喷头,10-中台面,11-右台面,12-连腿折件,13-支架,14-定位装置,15-右支腿,16-电池,17-水泵,18-消毒液箱,19-器械箱,20-电锯夹,21-连腿折件,22-左支腿,23-横撑,24-固定件,25-棘爪,26-弹簧,27-拉柄,28-棘爪定位套,29-配合槽,30-销轴,31-卡块,32-手柄,33-线绳,34-卡座,35-线绳孔,36-内腿,37-套腿,37-套腿,38-锯形齿条,39-棘爪,40-销,41-弹簧。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解剖台台面由多块台面组成,例如,由三部分组成,即左台面(2),中台面(10)和右台面〔11〕(当然,由两块台面或四块以上台面组成也是可以的)。各台面间相互铰接。为了减化结构,在附图1所示结构中左台面〔2〕与中台面〔10〕用局部横截面为“L”型的折件〔7〕相互铰接以保证展开台体后,使用状态下的台面整体刚性。中台面〔10〕和右台面〔11〕间采用连腿折件〔12〕铰接,展开后配以支架〔13〕固定的结构。右支腿〔15〕与连腿折件〔12〕相固联。左支腿〔22〕与连腿折件〔21〕相固联,并经连腿折件〔21〕与左台面〔2〕相铰接,展开后配以固定件〔24〕进行定位。为了增加台体的稳定性,左支腿间和右支腿间可加横撑〔23〕。本技术折叠后的形状参见附图2。为了减轻法医工作中的疲劳,本技术中支腿〔15〕和〔22〕采用了可伸缩的结构形式,以调整解剖台面的高度。由附图7、附图8可知,该结构包括与连腿折件固联的内腿〔36〕套装在内腿〔36〕外的套腿〔37〕及内腿〔36〕与套腿〔37〕的定位装置〔14〕,其中,定位装置〔14〕可采用多种形式,例如,内腿〔36〕与套腿〔37〕上间隔一定尺寸制出定位孔,并配以定位插销的结构形式,内腿〔36〕与套腿〔37〕上制出相互配合的外螺纹与内螺纹并套装锁定螺母的结构形式等等。在附图中所展的结构则是由与内腿〔36〕固联的锯形齿条〔38〕、经销〔40〕铰接在套腿〔37〕上并与锯形齿条〔38〕配合的棘爪〔39〕、以及弹簧〔41〕构成的,在棘爪〔39〕的尾端是一按柄。该结构的优点是解剖台提升迅速、定位可靠,调整方便。在本技术左台面〔2〕的顶端安装着头部固定夹〔1〕。头部固定夹〔1〕的一端经过一只取放自如的销轴铰接在左台面〔2〕上,其另一端穿过左台面〔2〕上的配合槽〔29〕后被固定在左台面〔2〕上。头部固定夹〔1〕与左台面〔2〕间的固定方式很多,如在头部固定夹〔1〕穿过配合槽〔29〕的一端加工出螺纹,配之以锁紧螺母,或者如附图3所示结构,或采用锁紧螺钉旋入配合槽〔29〕的侧壁,并压紧头部固定夹〔1〕的插入端等等。其中附图3所示结构具有夹紧迅速、可靠;松开方便自如的特点。该结构包括在头部固定夹〔1〕插入配合槽〔29〕一端加工出的锯形齿;与配合槽〔29〕相对应的固联在左台面〔2〕上的棘爪定位套〔28〕;安装在棘爪定位套〔28〕中的,一端以其楔面与头部固定夹〔1〕上锯形齿齿槽配合,另一端探出棘爪定位套〔28〕外,并配以拉柄〔27〕的棘爪〔25〕;以及套装在棘爪〔25〕上的弹簧〔26〕。工作中,将被解剖者头部置于头部固定夹〔1〕之下,手按头部固定夹〔1〕下压,经棘爪〔25〕与头部固定夹〔1〕的锯形齿配合便完成头部的固定,打开时,只须利用拉柄〔27〕拉动棘爪〔25〕后移,然后上提头部固定夹〔1〕即可。附助支架〔3〕的作用是帮助法医完成胸、腹部的打开与缝合,利用附助支架〔3〕上的安装孔及台面两侧的安装孔配合,根据被解剖对象的身材与解剖部位的不同,可将附助支架〔3〕方便地固定在左台面〔2〕或中台面〔10〕的恰当位置上。而在不工作状态下,附助支架〔3〕则可如附图2所示向下安装以便于携带和其他解剖任务的顺行。附助支架〔3〕上制有一排线绳孔〔35〕,与线绳孔相对应,在附助支架〔3〕上固联着一排卡座〔34〕,卡座〔34〕呈“U”型。线绳孔〔35〕位于卡座〔34〕的“U”型槽槽底内侧;带有手柄〔32〕的卡块〔31〕位于卡座〔34〕的U型槽内,并经销轴〔30〕作用铰接在卡座〔34〕的两侧壁上。卡块〔31〕的上端与附助支架〔3〕的探出部分保留一定距离,以保证卡块〔31〕带手柄〔32〕一端能够向上扳起。卡块〔31〕的底面,即与线绳〔33〕接触面上制有锯形齿,卡块〔31〕与销轴〔30〕的配合孔偏向卡块的前端,该结构形式可防止拉紧后的线绳〔33〕自动松开。在开胸或开腹工作中,线绳〔33〕的一端连接止血钳的尾部,另一端穿过线绳孔〔35〕,沿卡座〔34〕的槽底内侧引出。法医将止血钳夹紧在被解剖部位上,手拉线绳〔33〕将相位部位拉开,在卡座〔34〕的槽底和卡块〔31〕作用下,线绳〔33〕被锁紧,依次操作,一人即可完成开胸或开腹作业。需要松开时,只须提起手柄〔32〕反向拉动线绳〔33〕即可。对于胸、腹部的缝合作业,只要将夹在刀口一侧胸腹部的止血钳尾端线绳,穿过其相对的另一侧边附助支架〔3〕上的线绳孔〔35〕中拉紧即可。除上述结构外,在本技术中的左台面〔2〕的下端面上有两条滑道,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便携式解剖台,包括至少两块经折件作用相互铰接的台面和与台面铰接的支腿,其特征是:在一端的合面上安装着头部固定夹[1],在台面的两侧有一对附助支架[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进高文臣丁维忠
申请(专利权)人:王耀进高文臣丁维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