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元件及其制备方法、真伪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8434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4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伪元件及其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防伪元件包括:基材;感光信息层,设置在基材的下表面,能够在偏振光的照射下呈现感光信息;沟槽层,设置在感光信息层的下表面,沟槽层上设置有微沟槽,微沟槽内填充有荧光材料,荧光材料能够在荧光的照射下呈现荧光信息;其中,感光信息和荧光信息作为防伪信息,以辨别防伪元件的真伪。以辨别防伪元件的真伪。以辨别防伪元件的真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伪元件及其制备方法、真伪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防伪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伪元件及其制备方法、真伪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的防伪元件通常都是在防伪元件表面设置发光材料,这样在激发光或者无线电波的照射下,发光材料能够发光并产生防伪信息,而这种防伪元件的防伪信息通常都是特定的,不可变化的,这样就降低了被抄袭的难度,同时通过激发光或者无线电波对防伪元件进行照射来产生防伪信息的方式也较为常见,容易被不法分子抄袭。
[0003]因此,为了降低被抄袭的风险,提高防伪元件的隐蔽性,提供一种通过多种方式综合鉴别真伪的防伪元件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防伪元件。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防伪元件的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在于提供一种防伪元件的真伪检测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在于提供一种防伪元件的真伪检测装置。
[0009]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防伪元件,包括:基材;感光信息层,设置在基材的下表面,能够在偏振光的照射下呈现感光信息;沟槽层,设置在感光信息层的下表面,沟槽层上设置有微沟槽,微沟槽内填充有荧光材料,荧光材料能够在荧光的照射下呈现荧光信息;其中,感光信息和荧光信息作为防伪信息,以辨别防伪元件的真伪。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伪元件包括基材、感光信息层和沟槽层,感光信息层设置在基材的下表面,能够在偏振光的照射下呈现感光信息,沟槽层设置在感光信息层的下表面,沟槽层上设置有微沟槽,微沟槽内填充有荧光材料,荧光材料能够在荧光的照射下呈现荧光信息;其中,感光信息和荧光信息作为防伪信息,以辨别防伪元件的真伪。本申请的防伪元件设置了感光信息层和沟槽层,可以使得在偏振光的照射下能够呈现隐藏的感光信息,通过设置了沟槽层,这样就使得在荧光的照射下能够生成荧光信息,感光信息和荧光信息作为防伪信息,也即只有在感光信息和荧光信息均符合预设的正确的信息,才能够确定防伪元件为真,这样就使得本申请能够通过多种方式一起来鉴别防伪元件的真伪,解决了现有的防伪元件只能够通过单一的鉴别方法,导致防伪元件容易被抄袭的问题。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沟槽层也可以设置在基材的下表面,也即沟槽层和感光信息层设置在同一平面,均设置在基材的下方。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防伪元件,还包括:微透镜阵列层,设置在基材的上表面,包括若干阵列排布的微透镜,微透镜能够对感光信息和荧光信息进行放大。
[0012]在该技术方案中,防伪元件还包括微透镜阵列层,设置在基材的上表面,包括若干
阵列排布的微透镜,微透镜能够对感光信息和荧光信息进行放大,这样就能够使得感光信息和荧光信息更容易被观察,以提高防伪元件的检测效率。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防伪元件,还包括:微信息阵列层,与沟槽层并列设置在感光信息层的下表面,微信息阵列层包括涂布胶、银墨、黑墨中的至少一种,涂布胶、银墨、黑墨中的至少一种能够在自然光的照射下呈现微信息。
[0014]在该技术方案中,防伪元件还包括微信息阵列层,与沟槽层并列设置在感光信息层的下表面,微信息阵列层包括涂布胶、银墨、黑墨中的至少一种,这样在自然光的照射下,涂布胶、银墨、黑墨中的至少一种能够呈现微信息,通过设置微信息阵列层,这样在真伪检测过程中,微信息可以作为另一个防伪信息,也即只有在感光信息、荧光信息和微信息都分别符合标准信息的时候,才能确定防伪元件为真,通过三种信息共同判定防伪元件的真伪,这样就大大的增加了防伪元件被抄袭的难度。此外,微信息阵列层不局限于与沟槽层并列设置在感光信息层的下表面,其也可以设置在沟槽层的下方,或者设置在基材的下方,与感光信息层处于同一平面等。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感光信息包括图像信息、数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荧光信息包括图像信息、数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微信息包括图像信息、数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感光信息包括图像信息、数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荧光信息包括图像信息、数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微信息包括图像信息、数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这样就使得防伪信息能够以多种方式被呈现出来,选择其中一种呈现方式作为标准的信息,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防伪元件被抄袭的难度。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感光信息、荧光信息和微信息均包括图像信息时,感光信息和荧光信息与微信息的图像一致或者部分一致,或感光信息和荧光信息与微信息组成一个完整的图像;当感光信息、荧光信息和微信息均包括数字信息时,感光信息与荧光信息成预设倍数关系,微信息与荧光信息成预设倍数关系。
[0018]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感光信息、荧光信息和微信息均包括图像信息时,感光信息和荧光信息与微信息的图像一致或者部分一致,也就是说,当采用偏振光、紫外光和自然光共同照射防伪元件的时候,感光信息和荧光信息与微信息所呈现出来的图像一致或者部分一致,例如,感光信息和荧光信息与微信息的图像都是一个相同的狮子,或者都包含相同的狮子头等,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使得感光信息和荧光信息与微信息组成一个完整的图像,例如共同组成一个狮子。当感光信息、荧光信息和微信息均包括数字信息时,感光信息与荧光信息成预设倍数关系,微信息与荧光信息成预设倍数关系,通过将感光信息、荧光信息和微信息设置成倍数的关系,能够进一步增加防伪元件被抄袭的难度。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感光信息层包括:光取向层,设置在基材的下表面,由光敏取向材料组成,光取向层上的光敏取向材料分子,包括多组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一取向分子和多组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取向分子,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且每一组第一取向分子和第二取向分子对应设置;图像反射层,设置在光取向层的下表面,由向列相液晶材料组成,图像反射层上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分子的排布方式与光取向层上的光敏取向材料分子的排布方式相同,依次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偏振光的照射下,图像反射层能够依次反射出不同的感光信息。
[0020]在该技术方案中,感光信息层包括光取向层,设置在基材的下表面,由光敏取向材料组成,光取向层上的光敏取向材料分子在带有微图形阵列的掩模版的遮盖下,依次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偏振紫外曝光对光敏取向材料分子进行双方向照射,光敏取向材料分子能够沿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排布,包括多组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一取向分子和多组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取向分子,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且每一组第一取向分子和第二取向分子对应设置;图像反射层设置在光取向层的下表面,由向列相液晶材料组成,图像反射层上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分子的排布方式与光取向层上的光敏取向材料分子的排布方式相同,这样依次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偏振光的照射下,图像反射层能够依次反射出不同的感光信息。
[00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感光信息层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感光信息层,设置在所述基材的下表面,能够在偏振光的照射下呈现感光信息;沟槽层,设置在所述感光信息层的下表面,所述沟槽层上设置有微沟槽,所述微沟槽内填充有荧光材料,所述荧光材料能够在荧光的照射下呈现荧光信息;其中,所述感光信息和所述荧光信息作为防伪信息,以辨别所述防伪元件的真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透镜阵列层,设置在所述基材的上表面,包括若干阵列排布的微透镜,所述微透镜能够对所述感光信息和所述荧光信息进行放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信息阵列层,与所述沟槽层并列设置在所述感光信息层的下表面,所述微信息阵列层包括涂布胶、银墨、黑墨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涂布胶、银墨、黑墨中的至少一种能够在自然光的照射下呈现微信息,所述微信息也作为防伪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信息包括图像信息、数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荧光信息包括图像信息、数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微信息包括图像信息、数字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感光信息、所述荧光信息和所述微信息均包括图像信息时,所述感光信息、所述荧光信息与所述微信息的图像一致或者部分一致,或所述感光信息、所述荧光信息与所述微信息组成一个完整的图像;当所述感光信息、所述荧光信息和所述微信息均包括数字信息时,所述感光信息与所述荧光信息成预设倍数关系,所述微信息与所述荧光信息成预设倍数关系。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信息层包括:光取向层,设置在所述基材的下表面,由光敏取向材料组成,所述光取向层上的光敏取向材料分子,包括多组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一取向分子和多组沿第二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取向分子,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且每一组第一取向分子和第二取向分子对应设置;图像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光取向层的下表面,由向列相液晶材料组成,所述图像反射层上的向列相液晶材料分子的排布方式与所述光取向层上的光敏取向材料分子的排布方式相同,依次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偏振光的照射下,所述图像反射层能够依次反射出不同的感光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伪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信息层还包括:随角变色层,设置在所述图像反射层的下表面,由胆甾相液晶材料组成,能够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反射不同波长的光。8.一种防伪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伪元件,所述防伪元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所述基材下方涂布光敏取向材料,通过光刻、印刷或喷墨打印的方式在掩模版上产生遮光区域和漏光区域,从而形成带有微图形阵列的掩模版,在带有微图形阵列的掩模版的遮盖下,依次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偏振紫外曝光对光敏取向材料分子进行双方向
照射,或使用偏振紫外激光、偏振紫外光投影的方式对光敏取向材料分子进行双方向照射,使光敏取向材料分子沿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排布,干燥后形成光取向层;在所述光取向层下方涂布向列相液晶材料,向列相液晶材料分子在光敏取向材料分子的促进下进行与所述光敏取向材料分子相同的排布方式进行排布,干燥固化后形成所述图像反射层;其中,所述感光信息层包括所述光取向层和所述图像反射层;通过印刷或者涂布的方式,在所述感光信息层的下表面施加胶料,固化形成胶层,然后采用光刻或者纳米压印的方式在胶层表面形成微沟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陈庚古克陈韡林旷野董亚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