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塔梁索协同施工的外倾塔斜拉桥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结构施工及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塔梁索协同施工的外倾塔斜拉桥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交通及基建行业的发展,大跨度桥梁尤其是斜拉桥越来越普遍,斜拉桥主塔形式也趋于多样化,其中不乏外倾索塔。外倾混凝土索塔在施工过程中属于大悬臂结构,在索塔及模板自重作用下,塔跟内侧拉应力过大,塔跟容易开裂结构不安全,且索塔封顶时,塔顶横向偏移量太大,对后续索鞍安装定位、斜拉索张拉等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0003]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在在塔跟部设置竖向预应力,或者对于外倾双塔肢呈Y形塔结构时,在主塔施工过程中设置几道主动横撑拉杆。但是塔跟结构复杂,钢筋布置密集,设置塔跟竖向预应力操作难度大,一般不采用该方法;而主动横撑拉杆的设置和张拉的工序繁琐,临时结构也会增加额外费用,高空张拉作业风险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在不增加临时设施成本的基础上,解决外倾塔跟内侧拉应力过大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梁索协同施工的外倾塔斜拉桥的施工方法,外倾塔包括承台(1)、下塔柱(2)和外倾上塔柱(3);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外倾上塔柱(3)从下至上进行分段、并定义每段上连接的斜拉索(4)数量;外倾上塔柱(3)的拉应力与所有斜拉索(4)的压应力之和小于等于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S2:对承台(1)、下塔柱(2)、和主梁0#块进行施工;S3:对Y形上塔柱(3)无索段和主梁(5)无索段进行施工;S4:按照S1的分段要求,分节段自下而上的对外倾上塔柱(3)进行施工,每一段外倾上塔柱(3)施工完成后,将该段外倾上塔柱(3)通过斜拉索(4)与主梁(5)的对应节连接;每根斜拉索(4)的一端与外倾上塔柱(3)固定,另一端与一节主梁(5)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梁索协同施工的外倾塔斜拉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对所述外倾上塔柱(3)进行分段、以及定义每段上连接的斜拉索(4)数量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定义第i段外倾上塔柱(3)的拉应力为第i段外倾上塔柱(3)上的斜拉索(4)数量为k,每道斜拉索(4)的压应力为j代表斜拉索(4)的序号;k道斜拉索(4)的压应力之和的计算公式为:施工全过程中,每段外倾上塔柱(3)的拉应力之和,与每段外倾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美玲,李泽露,姜志刚,王文洋,彭旭民,陈锋,任虹昌,王克兵,唐家睿,李华鹏,庞文晋,刘秀岭,陈忠宇,王云,王俊文,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城发路桥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