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铁路用高强韧耐磨热处理钢轨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铁路用钢轨
,尤其涉及一种高速铁路用高强韧耐磨热处理钢轨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速铁路是设计标准等级高、能让列车高速运行的铁路系统。钢轨作为引导列车运行并将车轮载荷传递给道床的关键部件,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高速铁路的行车安全和运行效率。高速铁路上运行的列车,在平直路段高速行驶时,对钢轨冲击和磨损很低,钢轨使用寿命相对较长,而在弯道曲线半径较小的路段行驶时,需要降低车速运行,这时轮轨之间摩擦系数增加,钢轨侧磨相对严重。
[0003]以2800米及以下半径的时速高于200千米的兼顾货运的高速铁路正线区段的钢轨为例,由于高速列车在该曲线路段速度降低,导致钢轨侧磨严重,同时货运列车轴重较大,装满货物在该路段运行会加重钢轨侧磨和表面磨损,又由于货运列车与高速列车反复以不同的方式对钢轨进行反复冲击,轮轨间接触力往复作用,钢轨鱼鳞纹数量和面积显著增加,转化成表面微裂纹,裂纹沿着裂纹源不断向两侧扩展,最后导致钢轨剥离掉块,严重时发生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铁路用高强韧耐磨热处理钢轨,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化学成分组成:C:0.60%~0.90%,Si:0.50%~1.00%,Mn:0.60%~1.90%,P:≤0.025%,S:≤0.015%,Cr:0.10%~0.25%,Sb:0.001%~0.015%,Cu:0.01%~0.10%,V:0.01%~0.20%、Nb:0.01%~0.20%、Ti:0.01%~0.10%中的至少一种,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钢轨抗拉强度1220~1280MPa,屈服强度650~750MPa,延伸率≥11%;轨头表面布氏硬度HBW:365~385,轨头横截面洛氏硬度HRC:A1、B1、C1、D1、E1为37~39,A4、B5、C5、D3、E3为35~36;
‑
20℃断裂韧性最小平均值为32MPa
·
m
1/2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速铁路用高强韧耐磨热处理钢轨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冶炼铁水脱硫预处理,脱氧,炉渣厚度不大于100~150mm;2)精炼脱硫,脱氧,LF精炼20~40min,硫化物粗系和细系长度尺寸均不大于100μm;3)真空脱气VD或RH真空脱气,真空处理时间15~30min,控制氢浓度1.5~2.0ppm、氧浓度15~18ppm;4)连铸铸坯尺寸280~320mm
×
380~410mm,拉速0.4~0.7m/min;5)铸坯加热加热温度1200~1300℃,保温时间1.5~4h;6)钢轨轧制首次大压下轧制:开坯大压下轧制温度为1100~1200℃,轧制后出轧机温度控制在1050~1100℃,制钢轨断面缩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金纪勇,刘鹤,廖德勇,于海鑫,刘祥,李哲,陈玲,李毅,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