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抱箍检测用重力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811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抱箍检测用重力模拟装置,包括用于模拟基站主体的立柱,立柱上连接有多个抱箍,所述抱箍上连接有多个传力杆,所述传力杆沿抱箍圆周方向均匀间隔且竖直布置,所述立柱上方设有用于模拟重力抵压于传力杆顶部的抵压组件,所述抵压组件上方还设有用于调节抵压组件抵压力大小的施力装置;工作状态下,施力装置逐渐提高抵压组件对传力杆的抵压力,以检测抱箍的承载力。施力装置在检测时可模拟出抱箍在实际使用时受到的竖向荷载,通过施加力的大小从而检测出抱箍的最大承载力;传力杆的设置则可便于施力装置对抱箍进行作用,相较于施力装置直接作用于抱箍,传力杆的设置会使得检测得结果会更加准确。设置会使得检测得结果会更加准确。设置会使得检测得结果会更加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抱箍检测用重力模拟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抱箍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抱箍检测用重力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5G基础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移动通信网络对容量和覆盖的要求不断提高。5G基站“高频段”的技术特性,决定着基站的间距将越来越小,密度越来越大,需要进一步合理规划站址,降低选址难度,缩短建设工期,有效控制成本。5G信号基站的安装将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乡村马路边的广告牌、路灯杆等现有设施进行安装。此时链式抱箍就能发挥其应用场景广泛的特点,通过调节其链节长短,能适用各种不同规格的灯杆、管塔等设施。
[0003]使用链式抱箍安装5G基站设备已经被广泛应用,链式抱箍使用安全性还受安装及作业环境等外因影响。5G基站和链式抱箍基本都分布在户外环境,遭受各种各样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可能性也不断提升,所以链式抱箍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而对于链式抱箍的检测目前主要是通过其使用的材料,进行物理化学等常规检测。
[0004]而链式抱箍在实际使用中其承载性能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对于其承载性能的检测也是重点检测的指标之一,目前的检测方法与其抗风性能的检测一样都是通过相应的结构标准进行参照试验,然后是用几吨的砝码进行加载后检测,不仅操作繁琐,精度也不够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抱箍检测用重力模拟装置,通过施力装置对于传力杆的抵压可模拟抱箍受到的竖向荷载作用,进而方便检测出抱箍的最大承载力。
[0006]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抱箍检测用重力模拟装置,包括用于模拟基站主体的立柱,立柱上连接有多个抱箍,所述抱箍上连接有多个传力杆,所述传力杆沿抱箍圆周方向均匀间隔且竖直布置,所述立柱上方设有用于模拟重力抵压于传力杆顶部的抵压组件,所述抵压组件上方还设有用于调节抵压组件抵压力大小的施力装置;工作状态下,施力装置逐渐提高抵压组件对传力杆的抵压力,以检测抱箍的承载力。
[0008]传力杆的设置可方便施力装置对抱箍进行施力检测,起到传递力的效果,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若是施力装置直接对抱箍作用,由于抱箍表面不够平整,在作用到抱箍上时,容易出现施力不够均匀甚至不到位的情况出现,从而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准确;而施力装置则能模拟实际应用场景下,抱箍受到的竖向荷载,并可通过逐步提高施加在传力杆上的力,精确得出抱箍的最大承载力。
[0009]作为优选,所述抵压组件包括置于立柱上方水平布置的总盘,所述总盘底面沿径向连接有多根向外延伸的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连接有竖向设置的抵压杆,抵压杆内置有
力传感器,且力传感器一端连接有抵压到传力杆顶部的外伸杆。
[0010]总盘提供了多个连接杆连接的点位,并且水平布置在立柱的上方,从而使得其一侧竖直连接的抵压杆在对传力杆向下作用时,能够沿传力杆的轴向向下抵压传力杆,使得检测的结果更加准确。抵压杆内置的传感器则可直观的监测到施加力的大小变化,以及传力杆承载力大小的变化。
[0011]作为优选,所述抱箍至少设有两个,且呈上下间隔排布;两抱箍分别连接到传力杆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对应位置处。
[0012]抱箍的上下间隔排布,这样才能使得传力杆在被施力装置抵压时,始终保持竖直状态,不会发生歪斜的情况,也使得结构更加稳定。
[0013]作为优选,所述抱箍上连接有多个传力杆是指:传力杆于圆周面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弧形夹片,两弧形夹片通过螺栓将传力杆紧固夹持于两弧形夹片之间;抱箍圆周面上沿其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有支杆,所述支杆端部与其中一个弧形夹片固定连接。
[0014]通过弧形夹片的夹持和螺栓的紧固,不仅方便安装拆卸,另一方面在连接时,弧形夹片与传力杆的接触面积更大,产生的摩擦力也更大,当传力杆受到向下的力时,也不会发生脱落的现象。
[0015]作为优选,所述施力装置包括架设在立柱顶部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立柱顶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上设有电机,电机输出端连接有向下延伸的丝杆,总盘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丝母,丝杆与丝母配合连接。
[0016]施力装置主要是通过丝杆和丝母的配合,进而使得总盘可沿着立柱轴向上下移动,在向下动作时,可带动抵压杆一起动作,产生抵压的效果,模拟实际应用环境中抱箍可能产生的竖向荷载。
[0017]作为优选,所述外伸杆底部连接有垫片,垫片的底面面积大于传力杆的横截面积。
[0018]垫片的面积设置得更大一方面便于对准传立杆的顶端,另一方面也便于增大与传力杆的接触面积,使得抵压的时候更加稳定,若是垫片面积较小,则在向下抵压时容易出现脱离的现象。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施力装置在检测时可模拟出抱箍在实际使用时受到的竖向荷载,通过施加力的大小从而检测出抱箍的最大承载力;传力杆的设置则可便于施力装置对抱箍进行作用,相较于施力装置直接作用于抱箍,传力杆的设置会使得检测得结果会更加准确;
[0021]2、抵压组件中水平设置的总盘以及抵压杆,可在施力装置对总盘施力后,总盘带动抵压杆抵压到传力杆上,使得抵压时始终保持竖直向下的施力动作,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中重力模拟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中施力装置和抵压组件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5]附图说明:1、抱箍;101、支杆;2、立柱;3、传力杆;9、抵压组件;901、总盘;902、连接杆;903、抵压杆;904、外伸杆;905、垫片;10、施力装置;1001、连接架;1002、电机;1003、丝杆;1004、丝母;11、弧形夹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0027]本实施例中,具体公开了一种抱箍检测用重力模拟装置,如图1

3所示,其具体结构包括用于模拟基站主体的立柱2,立柱2上连接有多个抱箍1,所述抱箍1上连接有多个传力杆3,所述传力杆3沿抱箍1圆周方向均匀间隔且竖直布置,所述立柱2上方设有用于模拟重力抵压于传力杆3顶部的抵压组件9,所述抵压组件9上方还设有用于调节抵压组件9抵压力大小的施力装置10;工作状态下,施力装置10逐渐提高抵压组件9对传力杆3的抵压力,以检测抱箍1的承载力。
[0028]在对抱箍1进行检测时,由于抱箍1自身结构的特点,施力装置10不容易直接对抱箍1进行作用,并且抱箍1需要连接到基站塔体上检测其承载性能,若是单独对其进行检测则毫无意义,因此设置了模拟基站塔体的立柱2,在检测时,先将抱箍1连接到立柱2的圆周面上,然后将传力杆3均匀间隔连接在抱箍1的圆周面上,这样通过传力杆3将施力装置10施加的力传递给抱箍1可间接得到抱箍1的承载性能。在实际检测时,采用逐步加压的方式,可精确测得抱箍1的承载力。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抱箍检测用重力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模拟基站主体的立柱(2),立柱(2)上连接有多个抱箍(1),所述抱箍(1)上连接有多个传力杆(3),所述传力杆(3)沿抱箍(1)圆周方向均匀间隔且竖直布置,所述立柱(2)上方设有用于模拟重力抵压于传力杆(3)顶部的抵压组件(9),所述抵压组件(9)上方还设有用于调节抵压组件(9)抵压力大小的施力装置(10);工作状态下,施力装置(10)逐渐提高抵压组件(9)对传力杆(3)的抵压力,以检测抱箍(1)的承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箍检测用重力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组件(9)包括置于立柱(2)上方水平布置的总盘(901),所述总盘(901)底面沿径向连接有多根向外延伸的连接杆(902),连接杆(902)的端部连接有竖向设置的抵压杆(903),抵压杆(903)内置有力传感器,且力传感器一端连接有抵压到传力杆(3)顶部的外伸杆(9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抱箍检测用重力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1)至少设有两个,且呈上下间隔排布;两抱箍(1)分别连接到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勇傅俊磊马再生胡玥郑勇军何卫东杨恒方军范志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