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压手柄结构及具有其的盖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808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泄压手柄结构及具有其的盖组件。该泄压手柄结构包括:手柄主体以及与之连接的容阀腔;推阀组件,其包括设于手柄主体内的且与水平面呈夹角的转动部,以及随转动部转动的推动部;推动部伸入所述容阀腔,且用于推动设于所述容阀腔内的排气阀。由此,推阀组件其转动部可以沿水平面转动或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的方式转动,其推动部便可以侧推的方式推动排气阀并使之倾斜,排气阀密封位与盖体密封位之间的密封状态被解除以实现泄压;而且,在推阀组件对排气阀的侧推力撤除时,排气阀密封位与盖体密封位之间被解除的密封状态能迅速复位,从而保证锅体内的微压状态正常。常。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泄压手柄结构及具有其的盖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厨具领域,尤其涉及泄压手柄结构及具有其的盖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微压锅是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烹饪器具,其工作时锅内可以保持1

3Kpa的压力,烹饪出的食物比普通锅具更鲜美。由于微压锅内部的工作压力远远低于压力锅,故其使用起来更加安全。现有的微压锅包括锅体和盖在锅体上带有手柄的密封锅盖,锅盖上开孔安装一个用于泄压的排气阀。微压锅工作完成后,锅内会形成0.3到0.5Kpa的负压,如果不泄掉此负压,锅盖则很难打开,若强行打开锅盖会存在被蒸汽烫伤的风险。
[0003]现有的微压锅泄压通常要么是锅盖打开之前要先开启排气阀,用户一手提着排气阀,另一只手握着手柄提起锅盖,这样需要双手分两步操作,导致开盖非常麻烦;要么是在手柄上设计一键泄压结构,但泄压按键通常会松垮的浮在手柄上表面,即影响美观,按键操作起来又不舒服,用户体验感比较差,或者虽然解决了按键松垮的问题,但是一键泄压结构复杂,零件数量多,且都是采用对排气阀密封部施加作用力,从而顶起或压下排气阀进行泄压,但导致在正常工作时排气阀密封部在上述施加作用力的位置密封不良,从而导致微压锅内部的压力未达到1Kpa的微压标准,实测压力只有0.1

0.2Kpa,此压力不足以使烹饪出的食物更加美味,与普通的锅具没任何区别,从而失去了微压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泄压手柄结构及具有其的盖组件。该手柄结构包括有可施加侧推力于排气阀组件的推阀组件,使排气阀的密封位与盖体密封位之间的密封解除,从而快速泄压。
[0005]具体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泄压手柄结构,其包括:
[0006]手柄主体;
[0007]容阀腔,与所述手柄主体连接;
[0008]推阀组件,其包括设于所述手柄主体内的,且与水平面呈夹角的转动部,以及随转动部转动的推动部;
[0009]所述推动部伸入所述容阀腔,且用于推动设于所述容阀腔内的排气阀。
[0010]由此,推阀组件其转动部可以沿水平面转动或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的方式转动,其推动部便可以侧推的方式推动排气阀并使之倾斜,排气阀密封位与盖体密封位之间的密封状态被解除以实现泄压;而且,在推阀组件对排气阀的侧推力撤除时,排气阀密封位与盖体密封位之间被解除的密封状态能迅速复位,从而保证锅体内的微压状态正常。
[0011]进一步的,上述提及的转动部竖直设置。具体的,该转动部设有转轴安装腔,手柄主体上设有设于该转轴安装腔内的转轴,以保证该转动部的稳定枢转。
[0012]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泄压手柄结构还包括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用于使所述推阀组件的转动后复位。
[0013]进一步的,所述推阀组件还包括有与所述转动部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的按压部,所述手柄主体包括有按压槽,该按压部位于所述按压槽处。
[0014]为便于用户对按压部施加外力,该按压槽尺寸可以略大于该按压部,且按压部表面与按压槽槽口齐平或者稍许伸出于该按压槽。
[0015]作为优选的,本技术提供的泄压手柄结构,其所述手柄主体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转动。
[0016]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推动部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容阀腔或所述手柄主体包括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转动。
[0017]进一步的,所述容阀腔或所述手柄主体设有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于限制所述推阀组件的初始位置。
[0018]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复位件设于按压部与所述手柄主体之间,该弹性复位件为弹簧或弹片。
[0019]弹性复位件在按压部被按压且转动部绕转轴转动时处于被压缩状态,在推动部侧推排气阀泄压后,且按压外力撤除时,蓄能的弹性复位件利用其弹性力推动按压部进而带动推动部快速复位。
[0020]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主体设有上限位部,所述上限位部可与第一连接部的上限位面作用,以限定所述推阀组件转动及复位过程中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的上下相对位置。
[002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盖组件,其包括盖体,以及设于所述盖体上的如前所述的泄压手柄结构。
[0022]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泄压手柄结构及盖组件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3]1)推阀组件具有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的转动部,通过其沿水平面方向的转动或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的转动,以侧推方式推动排气阀并使之进入泄压状态,且在侧推力撤除后,排气阀摆正复位,可有效保证排气阀正常保压和稳压状态下与盖体的密封状态不被破坏,相较于顶起或下压排气阀泄压结构而言,不回导致顶推力或下压力作用位置的密封不良稳定,排气阀的工作性能和状态能得到更好的维持;
[0024]2)推阀组件具有设于手柄主体内的按压部,通过对按压部的一键式施压,便可实现转动部转动进而带动推动部侧推排气阀,简化了微压泄压结构;
[0025]3)通过设于容阀腔或手柄主体的限位部限制推阀组件的转动位置和初始位置,既保证推阀组件具有一定的侧推空间和侧推力,又能实现推阀组件在手柄主体内的稳定转动并防止其与手柄主体的脱离,并且,该泄压手柄结构的整体美观性和使用性更好,有较好的手感;
[0026]4)本技术的盖组件其排气阀受推阀组件的侧推力作用倾斜以泄压,推阀组件可在其自重作用下复位并恢复与盖体之间的密封状态,可保证微压锅微压状态的正常维持。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提供的泄压手柄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所示的泄压手柄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29]图3为图1所示的泄压手柄结构引起第一手柄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图1所示的泄压手柄结构其第一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图1所示的泄压手柄结构其推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图3所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3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所提供的盖组件微压状态示意图;
[0034]图8为图7所提供的盖组件其在泄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9为图8中沿A

A向的剖视示意图。
[0036]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0037]1‑
手柄主体,3

推阀组件,10

第一手柄,12

第二手柄,11

容阀腔,14

排气阀,4

弹性复位件,31

按压部,32

转动部,33

推压部,321

第一连接部,3211

上限位面,211

按压槽,322

第二连接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泄压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主体(1);容阀腔(11),与所述手柄主体(1)连接;推阀组件(3),其包括设于所述手柄主体(1)内的,且与水平面呈夹角的转动部(32),以及随转动部(32)转动的推动部(33);所述推动部(33)伸入所述容阀腔(11),且用于推动设于所述容阀腔(11)内的排气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压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32)竖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泄压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弹性复位件(4),所述弹性复位件(4)用于使所述推阀组件(3)复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泄压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阀组件(3)还包括有与所述转动部(32)通过第一连接部(321)连接的按压部(31),所述手柄主体(1)包括有按压槽(211),该按压部(31)位于所述按压槽(211)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泄压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主体(1)设有第一限位部(22),所述第一限位部(22)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21)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一连接部(321)的转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力陈滔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小熊厨房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