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乐奇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户外的一体化安全型废气焚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782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户外的一体化安全型废气焚烧炉,包括:炉体外壳、下沉式炉膛、主换热器、尾气罩、燃烧机、废气风机、废气控制阀组及围蔽区;下沉式炉膛、主换热器及尾气罩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下沉式炉膛包括上区间及下区间,主换热器包括炉体外壳与换热管之间的空隙所形成的壳程流道及主换热器的换热管内所形成的管程流道,主换热器壳程流道的出气口及主换热器管程流道的进气口分别与上区间相通,在炉体外壳上设有壳程进气口,尾气罩与主换热器管程流道出气口相通,尾气罩的尾气口与外部烟囱相通。其具有适用于放置在户外露天使用,并在高温运行中突发停电的情况下仍保持安全性的有机废气焚烧炉等优点。有机废气焚烧炉等优点。有机废气焚烧炉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户外的一体化安全型废气焚烧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气焚烧炉,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放置于户外的一体化并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有机废气焚烧炉,属于环保
和装备制造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废气焚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涉及易燃气体和有害气体,很多用户基于安全因素考虑会将其放置于室外,这样还可以避免废气焚烧设备的壳体散热造成室内温度升高,目前企业使用的工业有机废气的焚烧设备大部分都是放置在车间外或厂房的楼顶。
[0003]放置在户外使用的设备会受到日晒雨淋,会加速设备器件老化,雨水的侵蚀容易导致电器发生短路产生故障和危险。
[0004]基于政府对于在原厂房设计规划以外的新增建筑物有所限制,包括未经审批建于厂区走火通道和楼顶的工房和雨棚都属于违建物,不少企业因此受限只能将废气焚烧设备放置在露天的环境中,废气焚烧设备的电器及控制器件受日晒雨淋很容易产生问题。
[0005]之前也有废气焚烧设备制造厂家将一些比较敏感的器件汇集在一个或多个柜子或箱子里再通过管线与设备主体连接,这种做法既影响了设备的观感,也增加了管线的投入,而且这种非一体化的设计大幅增加了设备在现场安装连接的工作量。
[0006]再有,当废气焚烧炉在运行中突发停电,如果没有备用电力,焚烧炉的风机无法运行散热,高温的炉膛以及蓄热材料高温热气会通过燃烧机和废气入口等方向倒灌和传热,时间一长就很容易烧毁燃烧机和废气入口上的器件,甚至会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户外的一体化安全型废气焚烧炉,一种适用于放置在户外露天使用,并在高温运行中突发停电的情况下仍保持安全性的有机废气焚烧炉,该焚烧炉为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美观,现场安装简单便捷。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适用于户外的一体化安全型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外壳、下沉式炉膛、主换热器及尾气罩;所述的下沉式炉膛、主换热器及尾气罩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且下沉式炉膛及主换热器位于炉体外壳中,下沉式炉膛包括上区间及下区间,所述的下区间位于主换热器底部的水平线下方,所述的主换热器包括炉体外壳与换热管之间的空隙所形成的壳程流道及主换热器的换热管内所形成的管程流道,主换热器壳程流道的出气口及主换热器管程流道的进气口分别与上区间相通,在炉体外壳上设有壳程进气口,所述的尾气罩与主换热器管程流道出气口相通,所述的尾气罩的尾气口与外部烟囱相通;燃烧机;所述的燃烧机连接有燃烧控制系统和助燃风机,所述的燃烧机其燃烧口位于下区间;废气风机及废气控制阀组;所述的废气风机的出气口通过壳程进气口与主换热器
壳程流道的进气口相通,废气风机的进气口与废气控制阀组相通;围蔽区;所述的围蔽区设于炉体外壳的下部且位于主换热器的下方,所述的燃烧机、燃烧控制系统、助燃风机、废气控制阀组、废气风机、壳程进气口均设置在围蔽区间内。
[0009]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尾气热风换热器及热风机,所述的尾气热风换热器安装在炉体外壳中并位于主换热器与尾气罩之间从而使主换热器管程流道出气口出来的气体通过尾气热风换热器进入尾气罩中,在炉体外壳上设有热风进口及热风出口,所述的热风机的出气口通过热风进口与尾气热风换热器的进气口连通,热风风机安装在围蔽区间内。
[0010]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水盘管换热器,所述的水盘管换热器安装在尾气罩的进气口处。
[0011]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壳体由金属材料所构成的密封腔体并内设隔热耐火材料。
[0012]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主换热器是列管式换热器,所述的燃烧机是燃气燃烧机。
[0013]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燃烧机分别与燃烧控制系统和助燃风机相互连接,所述的燃烧控制系统由燃气压力和流量监测及控制器件组成;所述的助燃风机的出风管道上设有常开风阀。
[0014]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废气控制阀组包括有废气切换阀和常开新风阀。
[0015]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炉体外壳上设有密封板,所述的密封板位于炉膛和主换热器所对应的炉体外壳表面。
[0016]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围蔽区间上安装有百叶窗、废气管接口、压缩空气接口、天然气接口、电器接线箱及热风出气口,所述的废气管接口与废气控制阀组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的压缩空气接口及天然气接口分别与燃烧控制系统连接。
[001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一种适用于放置在户外露天使用,并在高温运行中突发停电的情况下仍保持安全性的有机废气焚烧炉,该焚烧炉为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美观,现场安装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0018]附图1为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实施例1的外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实施例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实施例3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
[0020]在本专利技术描述中,术语
ꢀ“
上”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要求本专利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1]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一种适用于户外的一体化安全型废气焚烧炉,包括:炉体外壳1、下沉式炉膛2、主换热器3及尾气罩4;所述的下沉式炉膛2、主换热器3及尾气罩4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且下沉式炉膛2及主换热器3位于炉体外壳1中,下沉式炉膛2包括上区间21及下区间22,所述的下区间22位于主换热器3底部的水平线下方,所述的主换热器3包括炉体外壳1与换热管之间的空隙所形成的壳程流道及主换热器3的换热管内所形成的管程流道,主换热器3壳程流道的出气口及主换热器3管程流道的进气口分别与上区间21相通,在炉体外壳1上设有壳程进气口1a,所述的尾气罩4与主换热器3管程流道出气口相通,所述的尾气罩4的尾气口41与外部烟囱相通;燃烧机6;所述的燃烧机6连接有燃烧控制系统61和助燃风机62,所述的燃烧机6其燃烧口位于下区间22;废气风机71及废气控制阀组72;所述的废气风机71的出气口通过壳程进气口1a与主换热器3壳程流道的进气口相通,废气风机71的进气口与废气控制阀组72相通;围蔽区5;所述的围蔽区5设于炉体外壳1的下部且位于主换热器3的下方,所述的燃烧机6、燃烧控制系统61、助燃风机62、废气控制阀组72、废气风机71、壳程进气口1a均设置在围蔽区间5内。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1由金属材料所构成的密封腔体并内设隔热耐火材料。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主换热器3是列管式换热器,所述的燃烧机6是燃气燃烧机。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燃烧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户外的一体化安全型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包括:炉体外壳(1)、下沉式炉膛(2)、主换热器(3)及尾气罩(4);所述的下沉式炉膛(2)、主换热器(3)及尾气罩(4)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且下沉式炉膛(2)及主换热器(3)位于炉体外壳(1)中,下沉式炉膛(2)包括上区间(21)及下区间(22),所述的下区间(22)位于主换热器(3)底部的水平线下方,所述的主换热器(3)包括炉体外壳(1)与换热管之间的空隙所形成的壳程流道及主换热器(3)的换热管内所形成的管程流道,主换热器(3)壳程流道的出气口及主换热器(3)管程流道的进气口分别与上区间(21)相通,在炉体外壳(1)上设有壳程进气口(1a),所述的尾气罩(4)与主换热器(3)管程流道出气口相通,所述的尾气罩(4)的尾气口(41)与外部烟囱相通;燃烧机(6);所述的燃烧机(6)连接有燃烧控制系统(61)和助燃风机(62),所述的燃烧机(6)其燃烧口位于下区间(22);废气风机(71)及废气控制阀组(72);所述的废气风机(71)的出气口通过壳程进气口(1a)与主换热器(3)壳程流道的进气口相通,废气风机(71)的进气口与废气控制阀组(72)相通;以及围蔽区(5);所述的围蔽区(5)设于炉体外壳(1)的下部且位于主换热器(3)的下方,所述的燃烧机(6)、燃烧控制系统(61)、助燃风机(62)、废气控制阀组(72)、废气风机(71)、壳程进气口(1a)均设置在围蔽区间(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户外的一体化安全型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尾气热风换热器(31)及热风机(8),所述的尾气热风换热器(31)安装在炉体外壳(1)中并位于主换热器(3)与尾气罩(4)之间从而使主换热器(3)管程流道出气口出来的气体通过尾气热风换热器(31)进入尾气罩(4)中,在炉体外壳(1)上设有热风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道明
申请(专利权)人:陈乐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