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780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33
一种躺椅,包括椅座、扶手、椅背及脚踏,前述的扶手为两个并设于椅座两侧,前述的椅背设于椅座的后侧并位于扶手之间,前述的脚踏位于椅座的前侧并低于椅座的高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能翻转地设于前述椅座的后侧,所述的脚踏相对椅座能伸展地设于椅座的前侧。通过脚踏和靠背的调节可以实现多种坐姿和躺姿的变换,以满足多种需求,大大拓展了适用性。大大拓展了适用性。大大拓展了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躺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椅子,尤其涉及一种能坐又能躺的躺椅。

技术介绍

[0002]躺椅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可供人坐躺休息的一种座椅,使用场合可以是房间内、阳台或海边度假休闲场所,且随着躺椅的使用范围增加,其使用功能也越来越多。相关的文献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921096882.0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可遮阳的方便收纳的多功能折叠躺椅》(授权公告号为CN 210169452U);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 202021491329.X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折叠躺椅》(授权公告号为CN 212574527U)。
[0003]躺椅在使用的过程中,椅背和椅座的位置角度调节比较受限,这样坐姿和躺姿难以做到兼顾,影响其应用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坐姿和躺姿兼顾的躺椅。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躺椅,包括椅座、扶手、椅背及脚踏,前述的扶手为两个并设于椅座两侧,前述的椅背设于椅座的后侧并位于扶手之间,前述的脚踏位于椅座的前侧并低于椅座的高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能翻转地设于前述椅座的后侧,所述的脚踏相对椅座能伸展地设于椅座的前侧。
[0006]进一步,所述的躺椅至少具有如下三种位置状态:
[0007]处于第一位置状态下,前述的椅背与椅座呈第一角度,前述的脚踏靠近椅座;
[0008]处于第二位置状态下,前述的椅背向后翻转而与椅座呈第二角度,前述的脚踏远离椅座而向外伸展;
[0009]处于第三位置状态下,前述的椅背继续向后翻转而与椅座呈第三角度,前述的脚踏保持向外伸展;
[0010]前述的第一角度、第二角度和第三角度依次递增。
[0011]作为优选,所述椅座和椅背之间设有角度调节机构,该角度调节机构可以包括包括
[0012]第一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的椅座连接,另一端具有容纳腔;
[0013]第二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的椅背连接,另一端形成转动部,该转动部的圆周方向具有棘齿并通过转轴能转动地设于前述第一连接件的容纳腔内;
[0014]锁舌,弹性地设于前述第一连接件的容纳腔内并与前述棘齿配合而限位第二连接件;以及
[0015]压板,设于前述第二连接件的转动部上并能随转动部一起转动,该压板转动的状态下能抵靠前述的锁舌进而使锁舌解除对棘齿的限位。
[0016]所述压板具有末端部,末端部越过锁舌后,压板解除对锁舌的抵靠,这样椅背能打
开到最大角度。
[0017]进一步,所述的锁舌通过轴销能转动地设于第一连接件的容纳腔内,该轴销上套设有一扭簧而使锁舌具有弹性。
[0018]进一步,所述椅座的底部设有两条弧形的支撑条。支撑条能使躺椅前后摇动,提高舒适性。
[0019]作为优选,所述的脚踏通过两个连杆机构分别与各自的支撑条连接,每个连杆机构包括
[0020]连接片,设于支撑条一侧;
[0021]第一连杆,底端与前述连接片的前端活动连接,顶端与脚踏底部的前端活动连接;
[0022]导向片,设于脚踏底部的后端并具有导向孔;以及
[0023]第二连杆,底端与前述连接片的后端活动连接,顶端能导向地设于导向片的导向孔内。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脚踏和靠背的调节可以实现多种坐姿和躺姿的变换,以满足多种需求,大大拓展了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实施例第一种状态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另一视角示意图。
[0027]图3为实施例第二种状态示意图。
[0028]图4为图3另一视角示意图。
[0029]图5为角度调节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0030]图6为图5的分解图。
[0031]图7为实施例第三种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躺椅包括椅座1、扶手3、椅背2及脚踏4,扶手3为两个并设于椅座1两侧,椅背2设于椅座1的后侧并位于扶手3之间,脚踏4位于椅座1的前侧并低于椅座1的高度,椅座1的底部设有两条弧形的支撑条5。椅背2能翻转地设于椅座1的后侧,脚踏4相对椅座1能伸展地设于椅座1的前侧。
[0034]结合图5和图6所示,椅座1和椅背2之间设有角度调节机构7,该角度调节机构7包括第一连接件71、第二连接件72、锁舌74及压板73。
[0035]第一连接件71一端与椅座1连接,另一端具有容纳腔711;第二连接件72一端与椅背2连接,另一端形成转动部721,该转动部721的圆周方向具有棘齿722并通过转轴75能转动地设于第一连接件71的容纳腔711内。
[0036]锁舌74弹性地设于第一连接件71的容纳腔711内并与棘齿722配合而限位第二连接件72;锁舌74通过轴销77能转动地设于第一连接件71的容纳腔711内,该轴销77上套设有一扭簧76而使锁舌74具有弹性。
[0037]压板73设于第二连接件72的转动部721上并能随转动部721一起转动,该锁舌73转
动的状态下能抵靠锁舌74进而使锁舌74解除对棘齿722的限位。
[0038]压板73具有末端部731,末端部731越过锁舌后,压板73解除对锁舌74的抵靠。这样椅背能打开到最大角度。
[0039]初始状态下,锁舌与棘齿配合,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定位,进而,椅背和椅座的角度固定;需要调整椅背和椅座角度减小时,向前扳动椅背,椅背带动第二连接件和压板转动,压板抵靠锁舌,使锁舌解除对棘齿的限位。调整到合适交底后,放开椅背,锁舌在扭簧作用下复位,卡住棘齿。
[0040]需要调整椅背和椅座角度增大时,压板的末端越过锁舌后,可以将椅背和椅座的角度调整大最大,然后按照角度减小时的操作调整到合适的角度。
[0041]结合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脚踏4通过两个连杆机构6分别与各自的支撑条5连接,每个连杆机构6包括连接片63、第一连杆61、导向片64及第二连杆62,连接片63设于支撑条5一侧;第一连杆61底端与连接片63的前端活动连接,顶端与脚踏4底部的侧板41前端活动连接;导向片64设于脚踏4底部侧板41的内侧后端并具有导向孔65;第二连杆62底端与连接片63的后端活动连接,顶端能导向地设于导向片64的导向孔65内。
[0042]躺椅至少具有如下三种位置状态:
[0043]如图1和图2所示,处于第一位置状态下,椅背2与椅座1呈第一角度,脚踏4靠近椅座1,这时比较适合坐姿。
[0044]如图3和图4所示,处于第二位置状态下,椅背2向后翻转而与椅座1呈第二角度,脚踏4远离椅座1而向外伸展;这时兼顾躺姿和坐姿。
[0045]如图7所示,处于第三位置状态下,椅背2继续向后翻转而与椅座1呈第三角度,脚踏4保持向外伸展,这时比较适合躺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躺椅,包括椅座(1)、扶手(3)、椅背(2)及脚踏(4),前述的扶手(3)为两个并设于椅座(1)两侧,前述的椅背(2)设于椅座(1)的后侧并位于扶手(3)之间,前述的脚踏(4)位于椅座(1)的前侧并低于椅座(1)的高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2)能翻转地设于前述椅座(1)的后侧,所述的脚踏(4)相对椅座(1)能伸展地设于椅座(1)的前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躺椅至少具有如下三种位置状态:处于第一位置状态下,前述的椅背(2)与椅座(1)呈第一角度,前述的脚踏(4)靠近椅座(1);处于第二位置状态下,前述的椅背(2)向后翻转而与椅座(1)呈第二角度,前述的脚踏(4)远离椅座(1)而向外伸展;处于第三位置状态下,前述的椅背(2)继续向后翻转而与椅座(1)呈第三角度,前述的脚踏(4)保持向外伸展;前述的第一角度、第二角度和第三角度依次递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1)和椅背(2)之间设有角度调节机构(7),该角度调节机构(7)包括第一连接件(71),一端与所述的椅座(1)连接,另一端具有容纳腔(711);第二连接件(72),一端与所述的椅背(2)连接,另一端形成转动部(721),该转动部(721)的圆周方向具有棘齿(722)并通过转轴(75)能转动地设于前述第一连接件(71)的容纳腔(711)内;锁舌(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忠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圣美休闲家居用品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