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万凤云专利>正文

带刮匙的一次性使用流产吸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780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刮匙的一次性使用流产吸引管,其设有吸引导管,前端为一弧形探头,探头里侧导管的壁上设有由浅到深的椭圆形吸孔,吸孔前端是一倒立形刮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在导管壁上设有由浅到深的椭圆形吸孔,并形成倒立形的刮匙,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同时完成刮、吸两个操作过程,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创伤面和手术感染机会。(*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带刮匙的一次性使用流产吸引管
技术介绍
我们知道,一次性使用流产吸引管是流产手术中必用的医疗器械,其一般为吸引导管,尾端连接负压吸引器的软管,前端为一弧形探头,探头弧形处内侧有一吸孔。手术时,还要配备流产用子宫刮匙等器械。这样,手术过程中,至少有两种器械需要反复使用或同时使用,在患者身上穿进拔出,不仅增加了医生的劳动强度,延长了手术时间,更主要的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增大了创伤面和手术感染的机会。迄今为止,市场上还没有带刮匙的一次性使用流产吸引管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同时完成刮、吸两个操作过程,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创伤面和手术感染机会的带刮匙的一次性使用流产吸引管。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刮匙的一次性使用流产吸引管,其设有吸引导管,前端为一弧形探头,其特征是探头里侧导管的壁上设有由浅到深的椭圆形吸孔,吸孔前端是一倒立形刮匙。本技术为进一步方便使用,导管的壁上相对地设有两个椭圆形吸孔和倒立形刮匙。本技术由于在导管壁上设有由浅到深的椭圆形吸孔,并形成倒立形的刮匙,对照现有技术,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同时完成刮、吸两个操作过程,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创伤面和手术感染机会。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管,2.探头,3.吸孔,4.刮匙。具体实施方式从图1中可以看出,一种带刮匙的一次性使用流产吸引管,其设有吸引导管1,前端为一弧形探头2。使用时,吸引导管1的尾端连接负压吸引器的软管,通过负压吸引器吸引出子宫内的液体组织。本技术的特点是探头2里侧导管1的壁上设有由浅到深的椭圆形吸孔3,前端是一倒立形刮匙4。这样,倒立形刮匙4可以接触到子宫壁上的胚胎组织,并可刮除下来,通过导管1的吸孔3抽出体外。本技术为进一步方便使用,导管1的壁上相对地设有两个椭圆形吸孔3和倒立形刮匙4。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同时完成刮、吸两个操作过程,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创伤面和手术感染机会。权利要求1.一种带刮匙的一次性使用流产吸引管,其设有吸引导管,前端为一弧形探头,其特征是探头里侧导管的壁上设有由浅到深的椭圆形吸孔,吸孔前端是一倒立形刮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刮匙的一次性使用流产吸引管,其特征是导管的壁上相对地设有两个椭圆形吸孔和倒立形刮匙。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刮匙的一次性使用流产吸引管,其设有吸引导管,前端为一弧形探头,探头里侧导管的壁上设有由浅到深的椭圆形吸孔,吸孔前端是一倒立形刮匙。本技术由于在导管壁上设有由浅到深的椭圆形吸孔,并形成倒立形的刮匙,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同时完成刮、吸两个操作过程,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创伤面和手术感染机会。文档编号A61B17/42GK2607959SQ03214740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16日专利技术者万凤云 申请人:万凤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刮匙的一次性使用流产吸引管,其设有吸引导管,前端为一弧形探头,其特征是:探头里侧导管的壁上设有由浅到深的椭圆形吸孔,吸孔前端是一倒立形刮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凤云
申请(专利权)人:万凤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