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装置及作业机械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742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抑制体型的大型化,并且提高集尘性能。集尘装置40包括如下部件而构成:吸气管53,连接于抽吸部52;气旋部60,使从吸气管53流出的空气回转而将灰尘离心分离;及过滤器部70,收容过滤器72。过滤器部70连接于气旋部60,具有将通过过滤器72的空气排出的排出口74。因此,能够在气旋部60中将顶端工具T的周围的空气与灰尘分离。而且,即使在残存灰尘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过滤器72将残存的灰尘去除。而且,吸气管53与气旋部60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重合的位置,过滤器部70配置于气旋部60的后侧。因此,与将过滤器部70配置于气旋部60的下侧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上下方向上的集尘装置40的体型的大型化。置40的体型的大型化。置40的体型的大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辅助装置及作业机械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辅助装置及作业机械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穿孔工具(作业机械)包括集尘装置(辅助装置)。并且,通过集尘装置抽吸包含在穿孔工具作业时所产生的灰尘的空气,从所述空气中去除灰尘,并存储所述灰尘。更详细而言,在集尘装置的内部设置有过滤器,通过过滤器从抽吸至集尘装置的内部的空气中去除灰尘。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

2015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然而,在所述集尘装置中,存在因过滤器堵塞导致集尘性能降低的可能性。针对于此,通过增大收容过滤器的过滤器室的容积可提高集尘性能,但存在集尘装置的体型大型化的问题。而且,作为将空气与粉尘分离的方法,已知有使包含粉尘的空气回转而通过离心力将空气与粉尘分离的利用所谓气旋方式进行的分离方法。并且,在将气旋方式应用于作业机械的辅助装置的情况下,以下所示方面尚有改善的余地。即,在进行穿孔加工等的作业机械中,有时会根据作业形态而以不同的姿势使用作业机械。例如,有时会以从回转室朝向集尘室的出口朝上的姿势使用作业机械。在所述情况下,在回转室被分离的粉尘未适当地排出至集尘室而残留于回转室,因此存在无法将粉尘与空气良好地分离的可能性。进而,存在混有粉尘的空气流相对于气旋部而流向下游的可能性。即,存在辅助装置中的集尘性能降低的可能性。
[0008]本专利技术考虑到所述事实,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体型的大型化并且提高集尘性能的辅助装置及包括所述辅助装置的作业机械。
[0009]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方式是一种辅助装置,安装于作业机械,从所述作业机械的顶端工具的周围抽吸包含灰尘的空气,并排出已将所述灰尘分离的空气,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抽吸部,具有配置于所述顶端工具的周围的抽吸口;吸气通路部,连接于所述抽吸部,以能够沿着第一方向伸缩的方式构成;气旋部,连接于所述吸气通路部,使从所述吸气通路部流出的空气回转,而将灰尘离心分离;及过滤器部,连接于所述气旋部,内部构成为收容过滤器的过滤器室,具有将通过所述过滤器的空气排出的排出口,所述气旋部及所述吸气通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配置于重合的位置,所述过滤器部配置于所述气旋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其中一侧。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方式的辅助装置中,所述吸气通路部相较于所述过
滤器部而配置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方式的辅助装置中,所述气旋部包括如下部件而构成:气旋筒部,形成为以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气旋轴为中心的筒状,所述第一方向的其中一侧端部被堵塞;气旋入口部,将所述吸气通路部与所述气旋筒部连通,具有引导面,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所述引导面从所述气旋筒部的内周面向所述气旋筒部的切线方向延伸;及气旋出口部,形成于所述气旋筒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其中一侧端部,将所述气旋筒部与所述过滤器部连通。
[001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方式的辅助装置中,所述气旋部具有多个且数量相同的所述气旋筒部、所述气旋入口部、及所述气旋出口部。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方式的辅助装置中,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所述吸气通路部及所述气旋部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配置,所述气旋部具有一对所述气旋筒部,一对气旋筒部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排列配置。
[001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方式的辅助装置中,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吸气通路部的中心配置于一对所述气旋筒部的所述气旋轴之间。
[001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方式的辅助装置中,所述气旋筒部具有:第一筒部,构成所述气旋筒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其中一侧部分,且内径固定;及第二筒部,构成所述气旋筒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部分,所述第一方向的其中一侧端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端部的内径,在所述第一筒部与所述第二筒部之间形成间隙,并且设定为所述第二筒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其中一侧端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筒部的内径。
[0017]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方式的辅助装置中,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所述吸气通路部及所述气旋部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配置,所述过滤器形成为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折叠的褶状,所述气旋出口部相对于所述过滤器而配置于所述第二方向其中一侧,所述排出口相对于所述过滤器而配置于所述第二方向另一侧。
[0018]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方式的辅助装置中,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所述过滤器部与所述气旋部及所述吸气通路部重合。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方式是一种作业机械,包括:马达,具有驱动轴;顶端工具,通过所述驱动轴的旋转来驱动;机构部,通过所述驱动轴的旋转驱动所述顶端工具;壳体,收容所述马达及所述机构部,并且安装所述结构的辅助装置,具有与所述辅助装置的排出口连接的吸气口;及风扇,收容于所述壳体内,通过所述驱动轴的旋转生成从所述辅助装置的抽吸口朝向所述吸气口的空气流。
[0020]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中,所述壳体包括如下部件而构成:本体壳体部,收容所述马达及所述机构部;及把手壳体部,从所述本体壳体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其中一侧端部延伸,具有由作业者握持的把手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过滤器部位于所述气旋部与所述把手部之间。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中,所述本体壳体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002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风扇、所述吸气口、及过滤器部配置于重合的位置。
[002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过滤器部配置于所述风扇与所述机构部之间。
[0024]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方式,能够抑制体型的大型化并且提高集尘性能。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集尘装置安装于锤钻的状态的从右侧观察的侧视图。
[0027][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锤钻及集尘装置的内部的纵剖面图。
[0028][图3](A)是表示图2所示的锤钻的风扇的从后侧观察的后视图,(B)是从(A)的风扇的前侧观察的前视图。
[0029][图4]是图3(B)所示的风扇的侧剖面图(图3(B)的4

4线剖面图)。
[0030][图5]是从图1所示的集尘装置的右斜前方观察的立体图。
[0031][图6]是表示图2所示的集尘装置的气旋部的从前侧观察的剖面图(图2的6

6线剖面图)。
[0032][图7]是表示图2所示的集尘装置的气旋部的从下侧观察的剖面图(图2的7

7线剖面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辅助装置,安装于作业机械,从所述作业机械的顶端工具的周围抽吸包含灰尘的空气,并排出已将所述灰尘分离的空气,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抽吸部,具有配置于所述顶端工具的周围的抽吸口;吸气通路部,连接于所述抽吸部,以能够沿着第一方向伸缩的方式构成;气旋部,连接于所述吸气通路部,使从所述吸气通路部流出的空气回转,而将灰尘离心分离;及过滤器部,连接于所述气旋部,内部构成为收容过滤器的过滤器室,具有将通过所述过滤器的空气排出的排出口,所述气旋部及所述吸气通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配置于重合的位置,所述过滤器部配置于所述气旋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其中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装置,其中所述吸气通路部相较于所述过滤器部而配置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助装置,其中所述气旋部包括如下部件而构成:气旋筒部,形成为以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气旋轴为中心的筒状,所述第一方向的其中一侧端部被堵塞;气旋入口部,将所述吸气通路部与所述气旋筒部连通,具有引导面,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所述引导面从所述气旋筒部的内周面向所述气旋筒部的切线方向延伸;及气旋出口部,形成于所述气旋筒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其中一侧端部,将所述气旋筒部与所述过滤器部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装置,其中所述气旋部具有多个且数量相同的所述气旋筒部、所述气旋入口部、及所述气旋出口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装置,其中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所述吸气通路部及所述气旋部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配置,所述气旋部具有一对所述气旋筒部,一对气旋筒部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排列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吸气通路部的中心配置于一对所述气旋筒部的所述气旋轴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辅助装置,其中所述气旋筒部具有:第一筒部,构成所述气旋筒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其中一侧部分,且内径固定;及第二筒部,构成所述气旋筒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部分,所述第一方向的其中一侧端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端部的内径,在所述第一筒部与所述第二筒部之间形成间隙,并且设定为所述第二筒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其中一侧端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筒部的内径。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辅助装置,其中沿着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上寛之一桥直人高桥勇树
申请(专利权)人:工机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