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改造项目的热回收装置新风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7220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改造项目的热回收装置新风系统,包括排风管、新风管、排风机、热回收装置、送风机、送风管、回风管、调节阀以及旁通管;所述排风机的出口与所述排风管相连接,所述送风机的出口与送风管连接,所述送风管与回风管通过旁通管相连通,所述旁通管上设置有调节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旁通管和手动对开多叶调节阀达到减少室内新风量的目的。除此以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总回风段的总风量为旁通管的新风量加室内回风段的回风量的定量关系,减少了排风量,达到了风量平衡的目的。达到了风量平衡的目的。达到了风量平衡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改造项目的热回收装置新风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新风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改造项目的热回收装置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新风系统由新风机和管道配件组成,通过风机将外界空气导入室内,再通过排风设备利用管道将室内空气排出;新风系统是根据在密闭的室内一侧用专用设备向室内送新风,再从另一侧由专用设备向室外排出,在室内会形成“新风流动场”,从而满足室内新风换气的需要。
[0003]在节能建筑中,新风系统的新风和排风风量平衡控制非常重要。通常要求新风量和排风量相等,以满足最小的建筑物维护结构漏风以及节能的目的。
[0004]一个确定的建筑物所需要的新风量是一定的,而如果要对建筑进行改造,或改变建筑物的用途,其新风量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因此排风量也会变化。目前主要采用更换新的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来适配改造建筑新的新风量及排风量要求。此方法需要重新采购一套新的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大幅增加了改造成本,并且旧的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面临淘汰,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0005]专利文献CN110986245A公开了一种多区域新风量智能调节方法及调节系统,运用MSE方程修正新风比得到实时的关键区新风比,通过传感器测得数据实时计算修正值,同时利用非关键区回风对关键区进行稀释,达到调节新风量的目的。但该方案需要增设传感器与控制器,改造新风系统工程量依然巨大,并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改造项目的热回收装置新风系统。
[000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改造项目的热回收装置新风系统,包括排风管、新风管、排风机、热回收装置、送风机、送风管、回风管、第一阀门以及旁通管;
[0008]所述热回收装置为换热器结构;
[0009]所述排风机的出口与所述排风管相连接,所述排风机的进口与所述热回收装置的第一气流出口连接;所述热回收装置所具有的第一气流入口与所述回风管连接;
[0010]所述送风机的出口与送风管连接,所述送风机的入口与所述热回收装置所具有的第二气流出口连接;所述热回收装置所具有的第二气流入口与所述新风管连接;或,所述送风机的入口与所述新风管连接,所述送风机的出口与所述热回收装置所具有的第二气流入口连接,所述热回收装置所具有的第二气流出口与所述送风管连接;
[0011]所述送风管与回风管通过旁通管相连通,所述旁通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0012]优选的,所述送风管与建筑物室内相连通;所述回风管包括总回风段与室内回风段,所述室内回风段与建筑物内部连通;所述旁通管、室内回风段均与所述总回风段相连
通;所述排风管、新风管均与建筑物室外相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为调节阀。
[0014]优选的,还包括过滤器,所述新风管与第二气流入口之间设置有过滤器。
[0015]优选的,还包括过滤器,所述第一气流入口与所述回风管之间设置有过滤器。
[0016]优选的,还包括第二阀门,所述新风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0017]优选的,还包括第二阀门,排风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0018]优选的,所述第二阀门为电动阀。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为对开多叶调节阀。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通过旁通管和调节阀达到减少室内新风量的目的,并且本技术还能够实现排风量与新风量的相互平衡。
[0022]2、本技术通过第二阀门的设计,实现了在冬季不使用新风系统时,能够减少室内温度损失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4]图1为本技术送风机入口与第二气流出口连接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送风机入口与新风管连接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示出:
[0027]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改造项目的热回收装置新风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排风管1、新风管2、排风机3、热回收装置4、送风机5、送风管6、回风管7、第一阀门8、旁通管9;
[0030]所述热回收装置4为换热器结构,所述排风机3的出口与所述排风管1相连接,所述排风机3的进口与所述热回收装置4的第一气流出口15连接;所述热回收装置4所具有的第一气流入口14与所述回风管7连接;
[0031]如图1所示,所述送风机5的出口与送风管6连接,所述送风机5的入口与所述热回收装置4所具有的第二气流出口17连接;所述热回收装置4所具有的第二气流入口16与所述新风管2连接;或,图2所示,所述送风机5的入口与所述新风管2连接,所述送风机5的出口与所述热回收装置4所具有的第二气流入口16连接,所述热回收装置4所具有的第二气流出口17与所述送风管6连接;
[0032]所述送风管6与回风管7通过旁通管9相连通,所述旁通管9上设置有第一阀门8。
[0033]所述送风管6与建筑物室内相连通;所述回风管7包括总回风段13与室内回风段10,所述室内回风段10与建筑物内部连通;所述旁通管9、室内回风段10均与所述总回风段13相连通;所述排风管1、新风管2均与建筑物室外相连通;所述第一气流为室内回风气流,所述第二气流为新风气流。
[0034]所述第一阀门8为调节阀。所述第一阀门8为对开多叶第一阀门8。
[0035]所述新风管2与第二气流入口16之间设置有过滤器12。所述第一气流入口14与所述回风管7之间设置有过滤器12,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过滤器12为初效过滤器,过滤器12的设置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0036]在一个优选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热回收装置4为转轮式换热器,在此优选例中,采用如下的布置方案:所述送风机5的入口与所述新风管2连接,所述送风机5的出口与所述热回收装置4所具有的第二气流入口16连接,所述热回收装置4所具有的第二气流出口17与所述送风管6连接(即图2的布置方案)。此布置方式将送风机5设置在第二气流入口16前,保证热回收装置4中新风处于正压状态;将排风机3布置在第一气流出口15后(负压段),排风机采用抽吸式布置方式,此布置方式能够防止由于热回收装置4中出现气体相互泄露情况时,导致的排风中的污染物影响新风质量的现象。在此优选例中,所述新风管2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1,所述第二阀门11为常闭电动阀;排风管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改造项目的热回收装置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风管(1)、新风管(2)、排风机(3)、热回收装置(4)、送风机(5)、送风管(6)、回风管(7)、第一阀门(8)以及旁通管(9);所述热回收装置(4)为换热器结构;所述排风机(3)的出口与所述排风管(1)相连接,所述排风机(3)的进口与所述热回收装置(4)的第一气流出口(15)连接;所述热回收装置(4)所具有的第一气流入口(14)与所述回风管(7)连接;所述送风机(5)的出口与送风管(6)连接,所述送风机(5)的入口与所述热回收装置(4)所具有的第二气流出口(17)连接;所述热回收装置(4)所具有的第二气流入口(16)与所述新风管(2)连接;或,所述送风机(5)的入口与所述新风管(2)连接,所述送风机(5)的出口与所述热回收装置(4)所具有的第二气流入口(16)连接,所述热回收装置(4)所具有的第二气流出口(17)与所述送风管(6)连接;所述送风管(6)与回风管(7)通过旁通管(9)相连通,所述旁通管(9)上设置有第一阀门(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改造项目的热回收装置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6)与建筑物室内相连通;所述回风管(7)包括总回风段(13)与室内回风段(1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颜梅周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创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