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从一种记录载体中再现数字音频信号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7053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申请公开了用于从一种记录载体中再现一种音频信号的一种再现装置(1),所说记录载体包含以一种第一格式记录在其上的一种第一数字音频信号(PCM编码音频信号)和以一种第二格式记录在其上的一种第二数字音频信号(MPEG编码多声道音频信号)。该装置包括用于从所说记录载体(4)读取信息信号的一个读出单元(6)、用于将从所说记录载体读出的信息信号解码为解码信息信号的一个解码单元(12)、用于接收选择信号的一个键盘(32)和用于响应所说选择信号传输包含第一数字音频信号或者第二数字音频信号的输出信号的一个输出端(52)。一个输出电路(50)可用于将一个识别信号(位b1)加入所说输出信号,所说识别信号指示所说输出信号包含所说第一数字音频信号或者另一种音频信号。此外,还包括一个静音电路(24),用于响应所说选择信号的产生使由输出电路(50)传输的第一数字音频信号静音以选择所说第二音频信号。所说静音电路从所说选择信号产生时(t↓[0])起将所说输出电路(50)保持在一种静音状态,直至所说识别信号中发生相应变化之后一定时间间隔(t↓[2]-t↓[1])为止。(*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从一种记录载体中再现数字音频信号的一种装置,这种记录载体包含以一种第一格式记录在其上的第一数字音频信号和以一种第二格式记录在其上的第二数字音频信号,该装置包括用于从所说记录载体读取信息信号的读出装置,用于将从记录载体中读出的信息信号声道解码为解码信息信号的解码装置,用于接收选择信号的输入装置,用于响应所说的选择信号产生输出信号的输出装置,所说输出信号包括所说的第一数字音频信号或第二数字音频信号,所说输出装置还将识别信号加入所说输出信号中,所说识别信号指示所说输出信号包含所说第一数字音频信号或另一种音频信号。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再现所说数字音频信号的一种方法。在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一种如篇首段落所定义的装置是一种DVD视频再现装置,如在JEI,1996年12月,题目为“Intriguing DVD technologyopens broad possibilities”,pp.21-25中所述,该文献为在本说明书末尾所列相关文献列表中的D1。DVD视盘包含以一种第一格式,即众所周知的线性PCM格式存储在其上的一种第一数字音频信号。这种第一数字音频信号由立体声音频信号的左信号分量和右信号分量组成。此外,DVD盘包含以一种第二格式,即MPEG编码格式存储在其上的第二数字音频信号。这种第二数字信号可以是多声道形式的,可以包含左信号分量和右信号分量,以及中央信号分量和一个或两个环绕信号分量。这种装置具有用于将音频信号传输到一个外部解码器的一个IEC958输出接口,所说外部解码器包含用于将第二数字音频信号解码为所说信号分量的一个多声道解码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再现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成的这种再现装置还包括静音装置,用于响应所说选择信号使由所说输出装置产生的第一数字音频信号静音以选择所说的第二音频信号,所说静音装置从所说选择信号产生时起将所说输出装置保持在静音状态,直到所说识别信号发生相应变化之后一定时间间隔为止。本专利技术基于以下认识。现有技术再现装置具有再现至少两种数字音频信号的可能性。第一音频信号可以是以线性PCM格式编码的音频信号。当再现这种第一数字音频信号时,将这种音频信号施加到所说输出装置,例如IEC958数字音频接口,也可以施加到一个外部音频解码器装置中。为了将线性PCM音频信号解码,外部装置包括一个D/A转换器。当现有技术的再现装置转换到第二种再现模式中时,其中在第二种模式中再现以MPEG格式编码的音频信号,MPEG编码的音频信号施加到IEC958音频接口。这种外部装置还包括一个MPEG解码器以将这种MPEG格式编码的音频信号解码。当现有技术的再现装置转换到第二再现模式时,IEC958接口上的信息流从线性PCM编码的音频信号改变为MPEG格式编码的音频信号。外部装置必须检测信息流内容的变化。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在这个时间间隔里,D/A转换器接收了它不能解码的信息。结果,该外部装置将输出严重畸变的信号,这种信号可能会损坏与外部装置相连的扬声器。通过在转换过程中使施加到IEC958的音频信号静音,能够避免外部装置产生严重畸变的输出信号。这种静音操作是通过检测所说选择信号并响应该选择信号产生一个静音信号而实现的。此外,在所说识别信号发生相应变化之后的一定时间间隔里仍然保持这种静音状态。在采用IEC958接口的实例中,识别信号为IEC958接口上的声道状态信号的第二位(b1)。这一位标识出接口处于一种‘正常音频模式’或者处于一种‘非音频模式’。在‘正常音频模式’,在接口上产生的音频信号为线性PCM编码的音频信号,这种信号可以用外部装置中的标准D/A转换器解码,当在接口上产生非线性PCM编码音频信号,例如MPEG编码信号时,接口处于‘非音频模式’。上述的一定时间间隔的长度与外部装置检测所说识别信号变化所需时间间隔有关。从以下在附图描述中对于实施例的阐述可以明确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在所说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再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与一个外部解码器相连,和图2表示一些时序图。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成的一种再现装置1的组合,该装置通过一个IEC958接口总线2与一个外部音频解码器装置3相连。在本例中,再现装置1为用于从DVD视盘4中再现信息的一个DVD播放机。再现装置1包括一个读出单元6,所说读出单元6包括一个读头(未示出),例如一个光学读头,用于从盘4中读出信息和将从盘4中读出的信息传送到一个输出端8。输出端8与一个多路分解器12的输入端10相连,该多路分解器具有两个输出端14和16。输出端14与一个视频解码器20的输入端18相连,输出端16与一个音频解码器24的输入端22相连。视频解码器20的输出端26构成装置1的视频输出端。音频解码器24具有两个输出端28和30,它们构成装置1的立体声音频输出端。装置1还包括用于由使用者向该装置输入指令的按键32。按键32与一个中央处理器36的输入端34相连。处理器36的输入/输出端38分别与读出单元6、多路分解器12、视频解码器20和音频解码器24相应的控制输入/输出端40、42、44和46相连。音频解码器24的另一个输出端48与一个输出单元50相连,以根据IEC958音频接口格式将音频信号传输到一个输出端52。装置1读出记录在盘4中的信息,并将从盘4中读出的信息传输到所说多路分解器12。在多路分解器中,进行某些声道解码,以便获得声道解码信息。此外,多路分解器12从声道解码信息中获得视频信号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到输出端14,以备在视频解码器20中进一步处理,并且从声道解码信息中获得音频信号信息,和将这些信息传输到输出端16,以备在音频解码器24中进一步处理。中央处理器36响应由使用者借助按键32作出的选择产生用于音频解码器24的一个控制信号,该信号能够使音频解码器24从音频信号信息中选择线性PCM编码信号或者MPEG编码音频信号,并将所选择的音频信号传输到输出端28和30。当选择线性PCM编码音频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时,音频解码器24从施加到其输入端22的信息中检索这种PCM音频信号,并将这些PCM音频信号传输到解码器24中的一个D/A转换器(未示出)。结果,一个立体声音频信号传输到装置1的输出端28、30。当选择MPEG编码音频信号时,音频解码器24从施加到其输入端22的信号中检索对应于MPEG编码的多声道音频信号的信息,并从中获得一种兼容的立体声信号,将这种信号传输到输出端28、30。因此应当指出,在本例中,为了经济上的原因,装置1没有配备多声道输出端,从而不能将多声道音频信号从这样一个输出端传输。为了能够再现这种多声道音频信号,需要将一个外部多声道音频解码器,例如解码器3,与装置1相连。在图1中是通过将装置1借助于IEC958音频接口2与解码器3相连而实现的。IEC958音频接口的结构和格式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有关IEC标准958可以参见相关文献列表中的D2。此外,还可参见相关文献列表中的文献D3,即WO 97/133339,该专利与美国专利申请no.08/724390(PHN15.503)同族,以及相关文献列表中的文献D4,PCT国际专利申请no.IB96/1267(PHN15.603),这篇文献公开了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从一种记录载体中再现一种数字音频信号的装置,所说记录载体包含以一种第一格式记录在其上的一种第一数字音频信号和以一种第二格式记录在其上的一种第二数字音频信号,该装置包括: 用于从所说记录载体读取信息信号的读出装置, 用于将从记录载体中读出的信息信号声道解码为解码信息信号的解码装置, 用于接收选择信号的输入装置, 用于响应所说的选择信号产生输出信号的输出装置,所说输出信号包括所说的第一数字音频信号或第二数字音频信号,所说输出装置还将识别信号加入所说输出信号中,所说识别信号指示所说输出信号包含所说第一数字音频信号或另一种音频信号, 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静音装置,用于响应所说选择信号使由所说输出装置产生的第一数字音频信号静音以选择所说的第二音频信号,所说静音装置从所说选择信号产生时起将所说输出装置保持在静音状态,直到所说识别信号发生相应变化之后一定时间间隔为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范斯特恩布鲁格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