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冲击聚酯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7003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耐冲击聚酯材料,其包含:聚酯树脂基材及分散于聚酯树脂基材中的增韧剂与相容剂。增韧剂为聚烯烃弹性体(POE)。兼容剂经配置辅助提升增韧剂与聚酯树脂基材之间的兼容性。兼容剂为聚烯烃弹性体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O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冲击聚酯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酯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耐冲击聚酯材料。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升聚酯材料的耐冲击强度,现有技术大部分是采用直接聚合法或添加改质法。
[0003]直接聚合法是于组成物中导入多元醇等长碳链段,并且直接聚合聚酯弹性体。然而,直接聚合法的制造成本较高,并且制造出来的材料刚性较低,该材料无法兼具韧性及刚性的需求。
[0004]添加改质法是在聚酯材料中添加改质剂,例如:以压克力弹性体或聚酯弹性体作为耐冲击改质剂。然而,该些弹性体的本质韧性较低,因此,该些弹性体对于聚酯材料的耐冲击强度的提升效果有限。大量添加该些弹性体虽然能提升耐冲击强度,但是其会提升制造成本。
[0005]于是,本专利技术人有感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科学原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冲击聚酯材料。
[0007]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冲击聚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冲击聚酯材料包括:一聚酯树脂基材;一增韧剂,其分散于所述聚酯树脂基材中;其中,所述增韧剂为聚烯烃弹性体;以及一兼容剂,其分散于所述聚酯树脂基材中,并且所述兼容剂经配置辅助提升所述增韧剂与所述聚酯树脂基材之间的兼容性;其中,所述兼容剂为聚烯烃弹性体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及聚烯烃弹性体接枝马来酸酐的至少其中之一;其中,所述兼容剂经配置辅助所述增韧剂以介于0.5微米至1.5微米之间的粒径尺寸分散至所述聚酯树脂基材中,以使得所述耐冲击聚酯材料具有不小于20kg

cm/cm的一耐冲击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击聚酯材料,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耐冲击聚酯材料的总重为100wt.%,所述聚酯树脂基材的含量范围是介于70wt.%至95wt.%之间,所述增韧剂的含量范围是介于5wt.%至15wt.%之间,并且所述兼容剂的含量范围是介于2wt.%至15wt.%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冲击聚酯材料,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耐冲击聚酯材料的总重为100wt.%,所述聚酯树脂基材的含量范围是介于70wt.%至90wt.%之间,所述增韧剂的含量范围是介于7wt.%至10wt.%之间,并且所述兼容剂的含量范围是介于2wt.%至5wt.%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冲击聚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的所述含量范围不小于所述兼容剂的所述含量范围,并且所述增韧剂与所述兼容剂的重量比例范围是介于1:1至4: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击聚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冲击聚酯材料进一步包括:分散于所述聚酯树脂基材中的一抗氧化剂及一滑剂;其中,基于所述耐冲击聚酯材料的总重为100wt.%,所述抗氧化剂的含量范围是介于0.1wt.%至1.0wt.%之间,并且所述滑剂的含量范围是介于0.1wt.%至1.0wt.%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击聚酯材料,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德超曹俊哲刘岳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