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结构、天线模组、芯片与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6938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20
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结构、天线模组、芯片与电子设备,涉及天线技术领域。通过将第一导电件以及第二导电件在第二金属层上分成两个区域间隔设置,这样,当天线单元处于工作状态时,电流路径包括接地层、第二导电件、第二金属层的第二区域、第二金属层的第一区域、第一导电件以及第一金属层。由于电流可以在第二金属层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传输,电流路径呈弯折设置。相较于在相同电流路径的天线结构中,且天线结构的电流路径为直线型时,本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的剖面高度较低,天线结构可以有利于实现薄型化设置。利于实现薄型化设置。利于实现薄型化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结构、天线模组、芯片与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天线
,特别涉及一种天线结构、天线模组、芯片与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面屏等关键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轻薄化、极致的屏占比已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设计也大大压缩了天线排布空间。在这种天线排布紧张的环境,传统天线很难满足多通信频段的性能需求。此外,手机通信频段还将在很长时间内出现3G、4G、5G频段共存的局面,天线数量越来越多,频段覆盖越来越广。基于这些变化,在手机上实现小型化的新型天线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结构、天线模组、芯片与电子设备,该天线结构可以实现小型化设置。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结构。天线结构包括接地层、馈电单元以及天线单元。天线单元包括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第一导电件以及第二导电件。第一金属层与接地层相对设置且彼此间隔。第二金属层位于第一金属层与接地层之间,且与第一金属层与接地层均间隔设置。第二金属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导电件连接于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的第一区域之间。第二导电件连接于接地层与第二金属层的第二区域之间。
[0005]馈电单元位于第二金属层朝向接地层的一侧。馈电单元用于向第二金属层和第一金属层馈电。
[0006]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导电件以及第二导电件在第二金属层上分成两个区域间隔设置,这样,当天线单元处于工作状态时,电流路径包括接地层、第二导电件、第二金属层的第二区域、第二金属层的第一区域、第一导电件以及第一金属层。由于电流可以在第二金属层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传输,电流路径呈弯折设置。相较于在相同电流路径的天线结构中,且天线结构的电流路径为直线型时,本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的剖面高度较低,天线结构可以有利于实现薄型化设置。
[0007]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导电件为多个第一金属柱。第二导电件包括第一金属连接片、多个第二金属柱以及多个第三金属柱。第一金属连接片位于第二金属层与接地层之间。多个第二金属柱连接于第一金属连接片与第二金属层的第二区域之间。多个第三金属柱连接于第一金属连接片与接地层之间。
[0008]可以理解的是,该天线结构可以用于发射和接收毫米波频段的天线。示例性地,天线结构可以支持n257、n258、n259、n260和n261频段,例如,天线结构可以覆盖24.25GHz至43.5GHz的频率范围。
[0009]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三金属柱的直径大于第二金属柱的直径。
[0010]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金属柱的直径较小时,包裹在第二金属柱周边的介质层的
厚度可以做小。当第三金属柱的直径的直径较大时,包裹在第三金属柱周边的介质层的厚度可以做大。这样,在天线结构的成型工艺中,可以将两个厚度不同的介质板(一个介质板设有第二金属柱,另一个介质板设有第三金属柱)通过粘接或者焊接等方式堆叠成一个整体。
[0011]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多个第一金属柱排布成L型或者弧形,第一金属连接片呈L型或者弧形,多个第二金属柱排布成L型或者弧形,以及多个第三金属柱排布成L型或者弧形。
[0012]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金属连接片设置呈L型或者弧形,多个第二金属柱排布成L型或者弧形,以及多个第三金属柱排布成L型或者弧形,从而使得第二金属层、第二金属柱、第三金属柱、第一金属连接片以及接地层围出空间。这样,该空间可以用于设置天线结构的其他部件。一方面,天线结构的空间率较高。另一方面,天线结构可以紧凑设置,从而有利于天线结构的小型化设置。
[0013]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三金属柱在第一金属连接片的投影与第二金属柱在第一金属连接片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这样,电流路径呈一次弯折设置。天线结构较为简单。
[0014]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金属连接片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第二金属柱连接于第一金属连接片的第三区域与第二金属层的第二区域之间。第三金属柱连接于第一金属连接片的第四区域与接地层之间。
[0015]可以理解的是,当天线单元处于工作状态时,电流路径包括接地层、第三金属柱、第一金属连接片的第四区域、第一金属连接片的第三区域、第二金属柱、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柱以及第一金属层。此时,由于电流可以在第一金属连接片的第四区域和第一金属连接片的第三区域之间传输,以及在第二金属层上两个区域之间传输,电流路径呈两次弯折设置。相较于电流路径呈一次弯折设置的方案,本实现方式的天线结构的剖面高度可以做得更低。这样,天线结构的薄型化设置更容易实现。
[0016]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天线单元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天线单元呈2行2列间隔排布。四个天线单元具有中心点。四个天线单元分别为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第三天线单元以及第四天线单元。
[0017]其中,第一天线单元的第二导电件位于第一天线单元的第一导电件远离中心点的一侧。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二导电件位于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一导电件远离中心点的一侧。第三天线单元的第二导电件位于第三天线单元的第一导电件远离中心点的一侧。第四天线单元的第二导电件位于第四天线单元的第一导电件远离中心点的一侧。这样,第一天线单元的第二导电件、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二导电件、第三天线单元的第二导电件和第四天线单元的第二导电件可以围出一个体积较大的空间。
[0018]另外,馈电单元位于第一天线单元的第二导电件、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二导电件、第三天线单元的第二导电件和第四天线单元的第二导电件所围成的空间。这样,一方面,天线结构的空间率较高。另一方面,天线结构可以紧凑设置,从而有利于天线结构的小型化设置。
[0019]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第三天线单元以及第四天线单元呈中心对称结构。
[0020]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馈电单元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馈电枝节以及第二馈电枝
节。第一馈电枝节的一端位于第一天线单元的第二金属层朝向接地层的一侧。第一馈电枝节的另一端位于第四天线单元的第二金属层朝向接地层的一侧。第一馈电枝节用于向第一天线单元的第二金属层、第一天线单元的第一金属层、第四天线单元的第二金属层以及第四天线单元的第一金属层馈电。第二馈电枝节的一端位于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二金属层朝向接地层的一侧。第二馈电枝节的另一端位于第三天线单元的第二金属层朝向接地层的一侧。第二馈电枝节用于向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二金属层、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一金属层、第三天线单元的第二金属层以及第三天线单元的第一金属层馈电。
[0021]可以理解的是,馈电单元可以向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第三天线单元以及第四天线单元同时馈电。
[0022]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第三天线单元以及第四天线单元均为对称结构。第一天线单元的对称面、第二天线单元的对称面、第三天线单元的对称面以及第四天线单元的对称面均经过中心点。第一馈电枝节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天线单元的对称面和第四天线单元的对称面。第二馈电枝节的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地层、馈电单元以及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包括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第一导电件以及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接地层相对设置且彼此间隔,所述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接地层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接地层均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导电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第一区域之间,所述第二导电件连接于所述接地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第二区域之间;所述馈电单元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朝向所述接地层的一侧,所述馈电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金属层和所述第一金属层馈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为多个第一金属柱;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第一金属连接片、多个第二金属柱以及多个第三金属柱,所述第一金属连接片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与所述接地层之间,多个所述第二金属柱连接于所述第一金属连接片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第二区域之间,多个所述第三金属柱连接于所述第一金属连接片与所述接地层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金属柱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金属柱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金属柱排布成L型或者弧形,所述第一金属连接片呈L型或者弧形,多个所述第二金属柱排布成L型或者弧形,以及多个所述第三金属柱排布成L型或者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金属柱在所述第一金属连接片的投影与所述第二金属柱在所述第一金属连接片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连接片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所述第二金属柱连接于所述第一金属连接片的第三区域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第二区域之间,所述第三金属柱连接于所述第一金属连接片的第四区域与所述接地层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天线单元呈2行2列间隔排布,四个所述天线单元具有中心点,四个所述天线单元分别为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第三天线单元以及第四天线单元;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第二导电件位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第一导电件远离所述中心点的一侧,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二导电件位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一导电件远离所述中心点的一侧,所述第三天线单元的第二导电件位于所述第三天线单元的第一导电件远离所述中心点的一侧,所述第四天线单元的第二导电件位于所述第四天线单元的第一导电件远离所述中心点的一侧;所述馈电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三天线单元的第二导电件和所述第四天线单元的第二导电件所围成的空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所述第二天线单元、所述第三天线单元以及所述第四天线单元呈中心对称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单元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馈电枝节以及第二馈电枝节;所述第一馈电枝节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第二金属层朝向所述接地层的一
侧,所述第一馈电枝节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四天线单元的第二金属层朝向所述接地层的一侧,所述第一馈电枝节用于向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天线单元的第一金属层、所述第四天线单元的第二金属层以及所述第四天线单元的第一金属层馈电;所述第二馈电枝节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二金属层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羽吴有全侯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